2023-06-29

出狮表

起笔想写些什么,又忽然纠结是用在新加坡还是来新加坡,亦或者去新加坡.

毕竟人在机场午夜,或者说凌晨梦回.
加上浦东机场,也难说得上是在新加坡.

来自然也谈不上.

一则现在算回国.
二则来到底是一种归来.

作为一个下南洋打黑工的,也难说得上又什么归属感.

至于去,虽然说属于过去式.
毕竟也已经工作一个月了.

但换个角度,面对终究是个假期,还是要工作回去的.
这么一看的话,倒也大差不差.

啰嗦这么多,大抵还是对于在新工作这事还是相对来说难以界定的一个事情.

前两天前司的一个小朋友也来问,现在去新加坡到底还值不值得.
或者说还有没必要的问题.

就像忽然而起的润潮,劝退也似乎是一时之间风起云涌的.

用某tg群的某bot发言,凡问新加坡有什么好,统一回复就是税低.

这个总结在现在看来倒是不失幽默而精准.
就像谈及一个人时用可爱而不是漂亮来形容.

初来乍到不适应的除了贴近咖喱味的singlish之外,还有就是跟国内习惯的一些差异.

比如吃穿用行习惯了的牌子,到了自然也得重新挑.

一则是市场定位不同.
二来也是渠道习惯不一样.

国内生活久了自然有顺手的购买渠道和方式.
到了新的地方虽然说是预期中的,但到底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虽然说也不是没有一些大型的连锁超商/品牌之类的,但相对于国内屈指可数的近垄断性渠道来说,还是相差甚远的.

这个大抵就是经济体量的问题了.

包括常说的,西方一些国家对于大众劳动者来说容易生存和有尊严.
表象是工作不分尊卑贵贱,而实际可能在于市场规模不足以激发工业化替代.

就像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寡民自然可以有工匠.
市场不大需求有限,自然没有什么特别迫切的竞争压力.

而对于城邦之间的贸易而言,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卷这个词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容量量级大小差距的问题.

但说新加坡没有这种垄断性存在的话,倒也说不上.

像本地的DBS银行,以及肉眼可见的各个大小商家绑定DBS推出的优势.
像Singtel和DBS的联动,yuu/PAssion等交错勾连.

似乎在那种手工业者能尊严生活的背景下,也有着这种财团联盟的巨型阴影.

就像套用一个著名meme.
带上面具是自由贸易国际港,摘下面具看清楚则是一个政府主导的金融集团.

有时候你把常见的这些岛内著名企业域名换成gov.sg结尾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所以在这种光怪陆离之中,很难不会考虑PR的价值问题.

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去了国立博物馆.
然后终于意识到作为外国人不是PR/Citizen的话,还是得自己掏钱看展的.

虽然在深圳的时候也不确定是否有类似区别对待.

想想,大概是没有的.
记得某次南山博物馆看展排队后面的就是一对日本夫妇拿着护照就行.

回过头来到不是批评这种对于外国人收费的行为.
毕竟理论上来说,也确实属于财政建设资源投入.

作为本国常驻纳税人来说,倒也合情合理.
虽然还是把EP等排除在外.

但至少从倾向上来说,这种人为的金字塔供养模式还是多少不是那么让人舒服的设计.

虽然从历史上来说,新加坡作为一个中介国家加上殖民背景里固有的阶级分化逻辑,有这种划分继承也算正常.
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传承.

这是社会文化层面的一些理解.

另外一些文化上的感受就是所谓的inclusive和diversity.

不管历史上多民族或者说多种族的来由问题.
在实际融入到这种political right环境中的一个感受就是,各个族群所能共存的前提其实是一个交集.

一个特征就是饮食方面的,尤其作为某种程度上的伊斯兰国度.
不同族群的不管是宗教上的禁忌还是单纯的考虑到口味习惯问题,在讲究多样性的一个社会结构里,总是只能存在有限的几种交集的.

而如果要突破这种单调性的话,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显得奇怪的文化杂交.

不管是饮食结构还是表达方式生活习惯.

虽然说国内也存在名族交融问题.
但总体来说还是单一汉族占了社会的相当部分.

即使是这样,也存在着各种地域之间的咸甜之争.

而要做到那种理论上的兼容并包政治正确的话,实际上也是不太可能和现实的.
一个可能极端但make sense的反例就是,这对不赞同的diversity/inclusive的minority来说也是一种歧视.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属于一种可爱属性.
华而不实,且倾向性严重.

更现实一点的可能是考虑种群划分,而不是把种群划分打上有色眼镜.

毕竟从人类历史角度来说,聚集变迁是基本交融形式.
如果不能群聚,那么自然是不能构成合适的生产关系的.

然后谈谈经济上的.

由于一些有的没得原因,开的是HSBC的卡.

虽然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开DBS更为主流一些.
毕竟网点多,也算是国企.

但对接relocation的agent建议下卡快的话还是汇丰快些.

后来看了下开户流程也确实大致跟agent的说法一致,所以就本着能用就行的原则只开了HSBC.

之所以说大致跟agent一致,是因为看了看官方的程序,基本IPA下来之后就可以开始办理了.
不用等EP看下来.
毕竟关键的住址证明也主要还是靠employment certification,而不是EP本身.
或者说只是可选项之一.

一个题外话也是关于这几个agent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relocation的基本是没提供什么实质性帮助的.
包括开卡也只是转了一个HSBC的人来.

其他的类似找房和本地熟悉都是自己动手.
虽然说是自己说可以自己搞定,但也主要还是看对方工商银行般的态度使然.

所以反过来想,西方这种引见式中介能作为一个比较正式甚至必要的职业,多多少少也还是前面说的阶层设计使然.

当然,换个角度来评价的话,就是国内算是比较草莽.

至于怎么评价,自然是每个人价值观倾向的问题了.

自然的,也不是完全没有超出预期的东西.

比如这边的condo的配套设施的标准.
基本是标配游泳池健身房等.

虽然说实际成熟度有差异.
但至少算是一个standard产品了.

再就是像租房之类的透明度,基本实地跟照片没什么差异或者差异不大.
也算促成交易标准化的一方面优势吧.

还有一点值得说的就是房屋的保养度问题.

尽管有些楼龄可能有个50-60年,但除了风格和固有布局这类先天条件之外,本身的保养倒还是可以的.

往广了说也是殖民经济的一种后果.
私有产权带来的财产保值内在驱动.

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可能更多的不是产权问题,而是预期持有周期的问题.
多多少少属于对待一种短线临时资产的处理方式.

当然,实际更多的可能还社交公寓经营管理关系的法律保障追责等制度性问题.

所以本质上来说,还是阶级设计带来的准入隔离衍生的效益性收益问题.

归根到底,新加坡的问题还是制度和体量的问题.

作为一个国家,这种限制就像天赋跟家境的比拼一样.
你不能说天赋在家境面前没用.
但你也不能说就有用.

而对于个体来说,不管是什么社会身份地位.
上限总超不过一个国家.

当然,具体到个人,不过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而已.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