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2

奇怪的物价水平

去了趟香港回来,有一点想不明白.

以游客身份感受的话,大陆跟香港的实际经济换算比例应该是在1:4到1:5左右.
这个大概是从食住行方面的一些价格对比得出.

结合两方面的房价比较的话,大概也是这个水平.

所以把这个差异理解为地租溢价的话,也应该算是合理的.
毕竟劳动力和服务业等都有相当一部分跟土地价格挂钩.

但是转向百货零售行业考虑的话,却是几乎同等水平.
尤其是大型零售和百货市场.

这个按照地租的方式理解的话,应该也是存在有对应程度的溢价的.
尤其是零售百货的直接利润来源应当是销售收入.

但是奇怪的是,在这里却似乎没有反映出来.
尤其如果考虑到一些税收方面的因素的话,香港的这部分物价水平比内地低地多.

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在内地现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物价变为当前的1/4.

以商品的制造成本来说,两方面应该是没什么差异的.
毕竟有些货源以及生产制造方面并不是一个私有的东西.

以运输成本来说的话,应该也差不多.
尤其香港本身有部分是从大陆进口过去的.
在运输成本上,应该不存在太大的差异.

而且,如果是运输成本存在差异导致的话,以内地的辽阔程度,应该是各地的价格水平存在比较大幅的波动才是.

至于税收方面,部分原因同运输.
以及,即使是以进口产品对比大陆的国产产品,大陆也至多是30%-40%的价格溢价,即使少部分高关税的也达不到400%的价格溢价.
更重要的是,如果是考虑内地自产自销的部分,这个因素是完全不存在的.

而反过来,对香港考虑出口退税等因素的话,也至多只会有30%-40%的折价.
离应有的4倍价格也相去甚远.

所以以商品库存成本来看的话,两地应该都是差不多的.
而且考虑地租的话,香港可能应该还略高才对.

那么,要么就是内地零售百货有着可能比香港同行业高4倍的利润率.
要么就是香港零售百货业有办法豁免地租带来的成本问题,使之不影响价格.

如果是前者的话,那就意味着让各种品类的消费品同时增加400%的利润率.
而且是全国范围内的.

就像是一个需求未饱和的垄断/寡头市场一样.

或者是存在一个行政性的市场干预手段,使物价水平维持在这个水平.

而不管是哪种,标的是4倍,这个刚好是其他物价水平比例的数值就显得太多巧合了.

如果说是香港方面有着零售百货豁免地租影响的手段的话.

一种是政府财政或者税收相关的政策扶持.
以维持相对低的百货物价水平.

这个隐含的意思就是大陆的百货物价水平相对于收入所占的百分比才是正常水平.

2013年统计公报提到城市恩格尔系数是35%,即食物类支出占总支出的35%.

而另一份数据显示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8310.8.
消费类支出13320.4.
其中食品烟酒和生活用品支出分别是4126.7和806.5,相加差不多占总支出的37%,基本和恩格尔系数吻合.

于是,2013年的日用百货支占收入比重大概是27%左右.

也就是说香港政府认为27%的日常支出水平太高,应该维持在6.75%左右.

另一种,如果不是政府主导的,那么应该是百货业自身能够豁免地租的影响.
也就是要么地产对百货有优惠,或者直接百货零售是地产的下层组织,使得地租可以不产生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每个存活下来的零售百货都有着同样的地租优惠.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应该存在这一定程度的零售品牌跟地产商绑定/从属的情况.

因为零售百货商必须依托于地产商的地租优惠才能在现有的行业利润水平里存活下来.
也就是说,在争取优惠的时候,地产有建立排他关系的资本.
并且,存在一个地产商让利地租的动机,使得这个交易能够完成.

或者,相对于其他销售实体来说,百货贡献的地租收入还是可观的.
但是这个跟普遍的寸土寸金的认识不太温和.

于是,如果这个成立的话.
应该存在一个还没想到的理由使得地产的地租豁免能带来比地租更高价值的东西.

所以,要么是35%的恩格尔系数是个奇怪的数字.
要么就是零售对地产有着比地租更高的奇怪的收入贡献.

总之,这是个很奇怪的物价水平.













聊聊卡布里尼

最近看了部片叫卡布里尼,算是可能这段时间来比较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故事也不算复杂,就是一个意大利修女去美国传教,建立慈善性质医院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很一般的西方普世价值主旋律. 但是如果换一套叙事手法,比如共产国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广厦千万间的角度来看的话,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