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3

浅谈用户价值模型

  某天被某叫去谈了某些事情.
  大体是什么打算云云.
  然后又说到了某部门以后要做的计划之类的.
  其中一个是所谓用户价值模型.

  听到这个词其实不只一次了.
 
  早前也想过,但没定论以及具体的实践还不好着手.

  最简单的衡量标准莫过于ARPU了.
  
  ARPU的问题在于,对于social game或者类似的用户流失很常见的领域来说,这提取有效用户数.
  当然,DAU/DMU可以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
  但即便以这两个为基础,还是避免不了每个月可能N%的用户是属于"新陈代谢"的.

  当然,如果用户的付费行为跟游戏时间经历无关,上面这个问题意义不大.

  所以,对于要不要修正用户基数的计算方式以使ARPU更精确,这需要看下首次用户的首次付费时间跟注册时间的关系分布.

  ARPU的另一个问题是,revenue的取舍.
  取所有历史数据当然最简单,但也比较没意义.
  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对于如果实际revenue衰减的话,可能在ARPU上反映不出来.
  
  所以通常的做法都是采用一定周期内的revenue来计算.
  
  这样的话,周期长短选择就需要些考虑了.
  毕竟,这个个消费周期的长短有关.
  比如一件商品可能固定在一个时期内没有多少销售,那么将这段时期作为一个独立计算周期来考虑的话,意义就不是很明显了.

  所以,ARPU的计算周期也应该是跟消费方式有所联系的.

  但是,很多时候,消费行为是无固定模式的.
  如何解决呢?

  其实换个角度,借鉴下AMPU的某些思路也许就可以解决.

  ARPU的目的是衡量用户revenue的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对于包含付费和非付费用户的系统来说,其实讲述的就是将付费用户的revenue"分配"到非付费用户身上.
  于是,通过对于ARPU的计算就归结到:
  对于任意时间段t,可以有total revenue Revenue(t).
  而根据付费记录历史和用户创建/活跃时间,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T时段内的paid比率P.
  即ARPU=Revenue(t) * Paid

  从这个指标等式的两个因素可以看出,
  如果能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付费比的话,提高单价是简单快捷的提高ARPU的方式.

  当然,提高单价也许可能会影响付费比.
 
  但如果用户对价格的sensitive是可以衡量的话.
  假设销售价格p跟数量Amount的关系为Amount=Trade(p),
  价格对付费比Paid的影响为Paid=Sensitive(p)

  于是ARPU就可以修正为:
  ARPU=(Amount*p)*Sensitive(p) = Trade(p)*p*Sensitive(p) 
  
  从这里,如果有数据表明付费行为跟商品定价有关的话.
  那么可以很直接地从上面等式可以有
  ARPU=Function(p)
  即ARPU跟价格直接相关.

  那么Function应该是大致是怎样一条曲线呢?
  考虑
  Amount=Trade(p),价格和数量关系.以及 
  Paid=Sensitive(p),价格对付费欲望的影响.

  假设,对于这两个等式的认识都是常识性的.即价格提高消费数量增多,消费欲望降低.
  于是曲线Function(p)的趋势就取决于,是Sensitive占主导呢还是Trade占主导.

  对于Sensitive的取样,也许可以对销售物品价格和付费人数的关系做个计算.
  对于Trade的取样,也许可以对销售品价格和付费次数的关系做个计算.

  但最终ARPU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它支持纯粹考虑直接的revenue.
  它没办法衡量非付费用户,甚至付费用户本身的价值.
  它只是一个平均观测.

  那么,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用户价值参考呢?
  对于付费用户,相对简单,可以直接对其群体套用ARPU.
  但是对于非付费用户也许就要花些时间.

  比如,一个用户也许不直接付费,但是通过它的渠道过来的可能付费用户占了相当一部分.
  但是因为它没有直接的付费计算,所以价值被低估了.
  
  再比如,有些用户也许不付费,渠道也不怎么样,但是可能扩散性很好,或者活跃度很高,对于这类用户又该如何评价呢?

  这个其实可以参考adsense或者之类的思路.
  付费用户的每一次付费行为其实就算是一次点击,于是,对于其他非付费用户来说,就是参考content provider,或者campaign什么的.

  但是问题还是在于,如何把付费用户的付费行为转换为非付费用户的"广告分成".

  换句话说,就是付费行为跟非付费用户的相关度有多大?
  这么衡量这个相关度?

  一个简单但未必有效的方案就是.
  加入某个付费用户有n个好友,一次付费m的话,那么可以简单的对每个好友增减n/m的rank.
  这样的话,理论上,每个用户都会得到相应的价值rank.
  
  这样的话,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有很多付费好友的用户来说,它的rank很高.
  但它未必是有价值的用户.
  比如,它可以是故意加很多付费用户.
  或者它是一个沉默/不活跃/流失用户.
  这时候,即便它没有任何行动,rank也可能很高.

  如何过滤掉和谐噪音呢?

  可以考虑加入活跃度和交互亲密性来过滤掉.
  即在上面的rank的基础上,乘以有活跃度和亲密性生成的weight.

  随着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活跃度和亲密性如何量化.
  还有就是,能否把两者合并一下,变成一个普适的参考量.

  这是一个问题.
  
  对于合并普适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可以转化为对行为的rank.
  参考下诸如豆瓣等的recommended就有大概模式.
  即,每一个行为都会得到一个rank.

  但,
  但是,
  如何定量?

  回到那个问题,要过滤的是那些实际跟付费用户没关系的人的rank.
  那么,什么是有关系的人呢?
   
  1.有相互访问行为.
  2.共同好友有显著重叠.

  这样的话,就简单多了.
  一共同好友所占的比例为基数,然后通过对访问行为通过类似facebook的like算法可以得到一个应该比较合理的weight,于是,算rank和用户价值就很直接明了了.

  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共同好友衍生出来的其他一些东西.
  诸如social graph,不同游戏里同一帮好友的付费情况,交互情况等.
  以及,到底这个整个用户的graph是"联通"的还是..."移动"的...
  即,所谓的"6度"具体到某个特定群体是怎样的展现..

  诸如此类,不一而述  

2011-02-20

对错之间

  想谈谈最近的一些事情.
  但落笔时又感觉无从下手.

  第一件是关于微博打拐.
  
  开始是持赞成态度的.
  毕竟,这于人人自危无暇顾及他人的社会现状来说,总算是一线善意.
  
  后来,打拐打出问题来了.
  随手拍的随意性,和纯主观的鉴定盲目,开始了冤假错案的闹剧.
 
  于是有人出来指责了,说这中廉价爱心是伪善云云.
  基本观点就是应该打倒之.
  
  诚然,随手拍有随手拍的自由,但也确实,这需要尊重他人的意愿.
  毕竟,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人生侵害,它多多少少会对当事人造成社会影响.
  它跟纯粹的随手拍是有区别的.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算是一种新闻采访的摄影.

  然后是衍生出的关于乞讨,自由,社会公平等的"争论".
  这相对无意义和过于扩大化了,按下不表.

  最初的问题是,对于这种廉价的伪善,该不该支持?

  第二件事情是今天网瘾战争的作者@corndog在微博对语录体的一些评击行为.
  大体原因是说,由于一些机会,潜入了解过网络推手的团队运作方式,发现语录体的微博帐号是有预谋的蓄养.
  导火线算是那条烧伤儿童转发即捐款的微博.

  对于这类转发即如何如何的言论,相信有一定经验的网民都能自行识别.
  然而事实是,很多人转发了.
  且不论其相信不相信.
  但这已然是为这舆论添砖加瓦.

  也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确实是出于善意转发.
  因为一个转发成本并不高.
  即便转发了,于他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然后就像,@cordog的做法固然也有其道理,但是否过激呢?

  第三件事情是20号的茉莉花行动.

  像这类行为艺术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像之前的黄丝带,若干次的快闪行动.

  twitter很多人都参加过.
  包括那些这次嘲笑茉莉花是无厘头的人.

  确实,这次茉莉花的宣言很网络风格,很无厘头.
  但是它被有意无意地跟中东局势联系起来,被冠以了"革命"的后缀.

  于是,当被号召的时候,许多人顾虑了.
  当真的把"革命"两个字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些谈论民主民生的人谨慎了.

  尤其是当局同时也作出以为是革命的态度,去部署媒体,部署戒严的时候.
  民主人士们顾虑了.

  虽然口头上还在称之为"无厘头的后现代解构主义革命",但谁有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

  这三件事情,归结到最后也许就是,什么是对的.

  无论是打拐还是转发还是茉莉花,不管是哪一方,都有其所以为的善存在.
  不同的只是立场,或者眼界.

  而争端的焦点也在于不同眼界所带来的不同理解,产生的不同观点.
  
  人总很难避免伪善.
  尤其是在伪善的成本相当低廉的情况下.
  
  它的消极点在于,它可能本身不是一种善,而是一种居高临下或者类似的东西.
  而积极的一点在于,它表明,在伪善的成本/损益相对较低的时候,交换是可以发生的.

  前两件事情的伪在于,结果对于"行善"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它是伪的.

  而能够明确批判其伪的人,在于他们回去追溯消息的真实性和考虑假如"行善"所造成的影响.

  也就是区别在于,思考的广度和取舍.

  茉莉花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对于有优越感的人说,很容易鄙视,或者感到无奈.
  因为这些行为也许于他们来说很简单.
  
  但对别人也许不是.

  于是有了对打拐的质疑.
  对转发的炮轰.
  对茉莉花的哭笑不得.

  想说的其实很简单.

  谁都会犯错.
  面对正在犯错的人,别想着试图告诉他这样是错的.
  而是让他继续.
  然后让他直面错误的结果.

  只有自己.
  才能说服自己.   

2011-02-13

挠还是不挠

  趁着周末,把豆瓣上想看列表里的 黑天鹅 看完了.
  总的来说,确实不错.
  看完顺手给了少有的5星.

  虽然从剧情上说,开始没多久就大概猜到发展模式了.
  毕竟,nina老妈的行为,以及周围人对nina的评价,加上 黑天鹅 以及天鹅湖的故事描述,发展的思路很容易想到.

  不过毕竟这不是悬疑片,悬念还在其次.

  看片的时候,偶然会想起海上钢琴师.

  多少是因为钢琴和芭蕾在某些sense上是相同的.

  好电影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你能够通过导演的镜头,看清楚一些东西.
  比如海上钢琴师对弹奏动作的描写,以及通过特意安排的场景解说音乐的手段,尤其是那段钢丝冒烟的经典镜头.
  无一不是借助镜头,借助别人的眼睛,学习欣赏.

  黑天鹅让人愉悦的一点在于,对各个排练桥段肢体动作的特写.

  尤其是借助nina本人心里的细微变化,眼睛,眼神的所视来表达.

  从本质上说,黑天鹅不过是天鹅湖的一种另类演绎罢了.
  通过nina本人的挣扎,来代喻黑天鹅桥段.

  总的来说,算是演绎出了这种纠结状态.
  
  影片后期,nina的幻觉正式白天鹅那种担忧和不甘.
  以及怯懦的具象化.

  对于 失去 ,这种感情的表现,在最后真正上台表演的时候,算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至少个人在看的时候是提心掉胆.

  作为一名芭蕾演员,年轻有限.
  如同nina离家出走前对母亲所表达的那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碌碌无为的恐惧,以及对多年期望目标的向往.
  
  nina的悲伤的抓伤印象之一便是这种渴望:
  止不住的痒,却又不能挠.

  这里想起来红楼梦的陈晓旭.
  也算是一种痴狂.

  其实仔细想想,背上那个痒能发掘的东西貌似挺多.
  比如夜归宿之后,对着镜子拔出羽毛,明显隐喻的是黑天鹅翅膀.

  不过对于最后在化妆间黑化的表现有些失望.

  最初以为会是长出翅膀,可惜没有.
  然后因为只有一处的痒,以为在表现人物纠结的高潮和黑化的时候,会出现黑白两双翅膀的镜头.
  可惜没有.
  多少有些小失落.

  影片另一个不太好的点是对于nina母亲的描写.
  同样是nina离家前的那句对"龙套"的话语.
  
  这句话说的应该是nina母亲年轻时候应该也是芭蕾演员.
  而且从人物的身形气质,以及对女儿芭蕾生命的关注,似乎也可以佐证.
 
  但是房间里的画怎么解释呢?
  说她其实是个画家?
  也说得通.

  在nina某次路过她房间看到她边画边哭的镜头,联系她对nina说不要学自己为了某些东西放弃理想的话.
  似乎可以认为她其实是画家.

  另外,全剧对她母亲的性格刻画其实很游离.

  nina的白天鹅气质跟nina母亲严格到近乎变态的家教有关.
  从影片中前期来看,nina对swan queue的紧张一部分也是来与母亲期望的压力.

  甚至一度因为黑天鹅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是
  nina在母亲严厉家教所训练出来的外在表现的白天鹅性格,而实际上是堕落的糜烂的黑天鹅.
  但是看到中前期就基本可以否定这个思路了.

  于是,影片无意表现她妈妈如白雪公主的恶毒母后般的剧情.
  那么,这样对于她母亲严厉家教的描写就有些过分了.

  从主旨上说,黑天鹅所要描述的应该是类似于陈晓旭的"入戏太深",和对艺术执着的沉迷/入魔.
  如果是这样,对她母亲的描写到使nina产生焦虑就可以结束了.

  也许是导演本身的摇摆,所以后期改变结局吧?

  这点从nina对于性的需求的压抑也可以看出.
  前期似乎基本是在说一个外人看来的白天鹅是如何养成的.
  以及白天鹅心里对这种压抑无法发泄的情感.

  后来笔锋一转,就到了对失去表演机会担忧产生的焦虑,以及一系列幻觉.
  这难免有些跳跃.

  如果从结局往前看的话,尤其是把nina最后那句perfect作为影片注脚的话.
  那么对她母亲以及性压抑的描写就显得有些多余.

  还有一点就是背上的痒.
  除了前面所说的隐喻外,也许还对应着nina对于角色担忧的外在来源.
  
  由于害怕皮肤问题而失去角色?
  尤其是她妈妈说,不要去挠.
  深层的意思就是,忍住,不要以为这些小事破坏了良好机会.
  而生理上的煎熬,比如彻夜难免,带毛手套等,则作为对心理上纠结的外在神经质描写.
  
  还有个可以挖掘以下的就是谢幕的方式,从高处坠落.
  如同nina本人的命运一般,在最辉煌的时候陨落,而且别人并不知道她其实已经消失/死去.
  
  一生的追求,换来一次的演出.

  一个题外话是,本来以为nina的教练是使她成为黑天鹅的引导者.
  因为教练本人的名声加上nina的性压抑.
  可惜不是,也是一个遗憾.

  nina心中的黑天鹅引导者其实是自己对艺术的追求.

  即是一种升华,同时也是一种毁灭.
  
  总得来说,这部片子虽然有些游移不定,但大致算是一个好片,在豆瓣打分的话四星是可以打的.

  至于为什么打了五星.
  只是因为看完没想太多,光顾着喊精彩了.

  无他
  如此而已.    

2011-02-08

五分之一的书评

  年过完了,生活又一次回归.
  或者说,其实是偏离.

  毕竟,假期结束从来都不是一件能令人愉快的事情.

  在机场无聊,翻了几本书,找到个可看到.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大概是这个名字.

  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也或许可以说是毛泽东本纪.
  翻了50几页,基本上是谈论毛泽东,尤其是50,60年代的事情.

  这本书的观点是,毛是一个哲学家.
  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说中国的社会主义不过是其哲学观的一种现实演练.

  从早期革命时期对黑格尔和马恩列斯的崇拜,到后来国内造神运动之后,的自我追求.
  泱泱大国,不过是它的一种理想演练罢了.

  说毛是个文化人,其实并不尽然.
  至少,也许他自己不见得愿意贴上这个标签.
  
  对于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时期,只是不同的工具.
  这个在所谓的百花齐放时代,以及之后的文革可见一斑.
  
  这本书有趣的地方是,对于中国国体政体的关于毛的一些材料.

  其实毛从一开始便无视所谓民主.
  即便是45年时期的国共合作提出的所谓联合政府观点,也不过是一时的权衡.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年轻时候的毛泽东是位伟人.
  能够审时度势,懂得取舍.

  这或许也是能让蒋公剿匪不力的原因.
  
  只不过后来个人崇拜过头了.
  于是,便自我观点地绝对化了.
  
  一个人达到权利颠峰之后就是所谓的帝王,就是所谓的万岁,就是所谓的绝对真理.
  这大概是多数中国人都难以逃脱的一个宿命约束.
 
  于是,随着年纪增长以及功勋,帝国的不断壮大.
  毛开始摆脱苏联的社会主义影响,开始摆脱既定的哲学观念.
  开始创造自己的哲学世界.

  诸如对主观能动性的强调,对矛盾对立统一的诠释等等.
  这某种程度上说,后来的大跃进和文革正是这些哲学观念的试验场.

  所伟大之处便在于,弹指间灰飞烟灭.
  摆弄960万平方公里于手掌间.

  当然,毕竟他不是个完人.
  如同他自己经常"自谦"的说法,他是个粗人.

  革命能成功,社会主义能引导人民归附,如他所说的,民主集中制使然.

  在他的解读下,民主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修饰词.
  另一方面,这也是他对对立统一的一种理解性运用.

  所谓民主集中制,是在集中前提下的民主.
  哲学上的咬文嚼字,于是便有了一定的放权和收紧.

  随着他个人不断的哲学上观念的挣扎,中国现代史如波纹搬发展.
  时而鼓励下放,时而又收紧.

  到底,他不是一个哲学家,更不是一个学者.

  用今天的话说,大抵是个民间科学家的水准.
  毕竟不是科班出身.
  没有系统和本质的按部就班.

  于是,仅凭这或可称为悟性的东西,从封建走向了新民主,再到所谓的共和.

  反观建国后的种种,其实就是他老人家的一篇习作.
  不断的尝试,不断的修正,然后不断地失败.

  年轻时候的经历让他觉得,知识分子不必是从学校出来的.
  甚至于,以他自身的履历来说,知识分子自然是要上山下乡而来的.

  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一方面是对知识分子的需求,一方面又是对知识分子的提防.
  需要他们,而又需要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指示分子.

  "百花齐放"时期所招致的知识分子对其无知的批判,更是让这位时值神话时期的先生恼怒.
  于是,十年浩劫和各种功臣的生死也就不难理解.

  一个观点是,文革的"不问世事",一方面即是借此报复,一方面其实也是源于道家的无为想法.
  所谓的退居二线,用哲学领导.

  对于毛的所作所为,其实正如他所终结的,唯一真理便是对立统一.
  他本身便是个矛盾的存在.
  确切点说,他是个阴晴不定,波动反复的矛盾存在.

  某种程度上说,是奇特的中国历史环境造就了这个覆手中国大半个实际的神话存在.
  而反过来,这些矛盾的所为,也打造了一个更加奇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凌驾于之上的党政军组织结构.

  所以,纵观来说,这奇特的西朝,其实从百年前就开始酝酿了.
  只不过,让他如此"奇幻"的原因在于,这么一个矛盾对立统一的人物,建立构架了一个如此有特色的中国.

  毛泽东.
  在一个奇怪时代,设计了一个奇怪社会.  

聊聊卡布里尼

最近看了部片叫卡布里尼,算是可能这段时间来比较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故事也不算复杂,就是一个意大利修女去美国传教,建立慈善性质医院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很一般的西方普世价值主旋律. 但是如果换一套叙事手法,比如共产国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广厦千万间的角度来看的话,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