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30

那些园


人通常会有计划.
人生通常充满变化.

清华园
这是一个很中西合璧的地方.
有很伦敦学术气息的楼层.
也有西洋墙体中国雕檐的建筑.

从清华园门牌王里网,看不到建筑,只是一片青葱草地.
远远地,才依稀瞅见躲远的楼.
走进了才发现,那群融贯中西的建筑,翩翩站立在两旁.
谦逊,专注,沉默.

寻找着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却醒觉已经过了开花的季节.
留下的只是片片荷叶,条条垂柳.
顺着蜿蜒的堤道,寻找当年今日的影子.

翻看自己仅仅知道的几所名校,发觉大多都有着一段历史痕迹.
不在于这段历史有多久,而在于保留了多少关于那段历史的东西.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崇尚破旧立新.
于是,大批的过去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新生的,幼年的印记.
对于无论是已有的人,还是后来这说,新刷的粉白墙壁,都是呆板幼稚的.

擦去历史,便是擦去长久以来的特质个性.
无论这属于历史的性格是好是坏,它给依附在它之上的人一种归属感.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术底蕴,文化气息这些东西,不是口头上就能传承的.
大多数人毕竟是物质的.
没有年长的砖石存在,便不会对那些可见的以及不可见的东西产生尊重.

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缺乏的是宗教式的瞻仰.

圆明园
故宫的御花园只不过是一种设计上的敷衍.
圆明园才是真正体现皇族奢华的园林场所.

尽管,游走在园中,你能看到的基本上只有青草花木.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圆明园的风采.

泥土掩盖了曾经的砖地,石桥也被新铺的铁红漆面桥所压抑.
但这些都无伤于圆明园的王者之气.

破落,荒芜,杂草丛生.
将圆明园打扮成一个没落贵族.
没有华衣锦服,却难抹去那天生的贵气.

从仿制的微缩全景图来看,圆明园更像是一座座的小岛所组成.
环水,中心湖,巨幅湖海,这些便是圆明园的基本风格.

穿插其中的小桥和错落的土坡假山,可以想象,当年花草繁盛之时,景观的花明柳暗.

遍地的绿荫和时有时无的风影树声,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
某种形式上的自由,释放.

虽然,圆明园里已经没了昔日的宫殿楼宇.
但这于我来说,或许是更好的一件事情.
本来便不太欣赏那些红漆黑瓦绿横梁,没了倒是干净.
满眼的园林,倒也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

只是,看到那遗址上,光秃秃的楼台走道.
往日的立柱雕栏,如今只在地上留了个圈空.
有些唏嘘.
只能在地形欺负中,循迹历史.
感受那本就虚无的感受.
平添一点叹息.

外来者烧了圆明园,烧了那些属于中国记忆的木质建筑.
却留下了属于他们记忆的石块.

西洋建筑群或许是如今圆明园能抚摸到往日墙壁的地方.
甚至于,这座中国园林瑰宝,给人的印象依然是那座倒塌颓废的石制拱门.

人印象中的中国瑰宝,确是西洋风格的拱门.
西洋人烧毁了属于中国的一切,却留下了带有他们印迹的东西.

木头上的钻研,终究抵不过石头的雕琢.
如同当年的长枪比不上火枪一样.
艺术品抵不过兵器.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深层文化差异使然.
中国人于技术之于艺术.
西洋的于技术之于实用.

炫技与实用的区别.
特权荣誉与平等社会思想的差异.

某种程度上说,遗址上的石头,是文化对抗中,胜利方的丰碑.

2009-08-26

保持爱你


冲着叶念琛这个名字,在这么一个日子看了一部这么应景的片子.

少不了地要跟前几部做点比较.
比较的结果自然是有差异.

不得不说,叶导当年对爱情的描述确实让人惊艳.
开了些不大不小,却引人思考的结局玩笑.
当然,也正因为这种手法,才让他区别于众人.

一旦成为风格,人便很难抛弃所谓风格,走新的路线.
<<保持爱你>>便是如此一个例子.

只是,展现上,让人觉得生硬了许多.
有为风格而风格的影子.

也或许是受到邓丽欣的影响.
总觉得她走不了气质路线.
荧幕内外的表现注定只能给人脾气小姐的形象,很难将之于文静之类的词汇勾连.
喊"你走啊,我不想见到你"的一幕,你才恍惚看到了她应表现得一面.
其他时候,真的只是在看戏.
看演习的人演习.

整部片子,缺乏投入感.
即便有,也被邓小姐立马拉回现实.

铁三角,铁三角.
并不意味着即使缺了一角,也能依然坚挺.
少了边的三角,只能摇晃.
很难给人信心.

也或许正是对于片子本身的不太满意,所以才少见暑期宣传.
尽管选择在暑假上档,但宣传势力方面不能不说弱了很多.
与<<非常完美>>相比,宣传差不不是一个数量级.

或许是因为这是一部港产片.
有着自己的特色,不畏惧成为小众.
只在于有人欣赏.
这是文化和制度使然.
商业和艺术结合又独立的神奇土地.

总地来说,这是一部乏善可陈的片子.
只是还不到烂片的程度.

也或许,是有些审美疲劳了.
爱情三部曲给人的惊喜过于强烈,于是抱的期望过高罢了.
却望了,它带来的本只是惊喜.

所谓惊喜,前提在于你不熟知.
人的好奇很多时候总能战胜其他感官.

当播放条快到结尾的时候,心里盘算的已经不是剧情,而是时间.
等待导演什么时候将那个早准备好的伏笔个发掘出来.

看叶念琛的作品,更多的时候是在于看那最后的一段.
在于一种调侃而发人思考的爱情定义.

一种在铺成了华丽的爱情剧幕之后,忽然把舞台后面的杂乱展现的一种快感.
一种略带黑色味道的讽刺调侃.
一种不着边际的插科打诨.

叶氏爱情的思想在于,你看到的爱情都是戏.
不管是萤幕上,还是现实中.
演绎,某种程度上是爱情的动词化替代品.
如同小孩子扮家家酒.
有模有样.
但本质是扮演.
目的是找人打发时间.

所不同的在于,时间的长短.

2009-08-23

印象北京

地铁


坐地铁需要安检.
这于我是不可理喻的.
但却又是实在发生的.

首都城市似乎处处存在着小心翼翼的影子.
也或许,地铁与北京来说,并不是一个主流的交通工具.
不然,流动频繁的人潮,也许安检也有些力不从心.
又或许,这深埋地下的轨道,附着的是不可告人,或者惊天动地的东西.
否则,如此的过度思量,实在有些让人费解.

也许,这是就业而岗位.
也许太多人没事做,总不太好.
这和有人售票的公车也许是一个道理.

也或许,这是在炫耀着首都二字.
如同出闸口的指引人员.
北京欢迎你,也许是这一现象的原始驱动力.
也许有人会认同.

但当听到地铁报站员饱含热情的官腔调调的时候,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热心和好客流为公式和形式之后,没人会觉得享受.
如同你看到某些行业的职业微笑之后,背后升起的凉意.

天安门广场


这是一片可以用辽阔来形容的地方.
如同许多时候,北京展现给人的一面一样.
宽和广,是首都试图展现给人的一种气度.
而这和居住环境的狭小是相得益彰的.

没有平白无故的多,也不会有不可名状的少.

尽管这称为广场,但更多的是东西大街所穿插.
遥望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只是已经被建筑架所围绕.
有些东西也许试图永恒.
而这代价是需要维护的不断的修缮.

所以,所谓流芳百世,其实是人所不断修缮的结果.
最初如何,也许只有最初的人能知道.

望着那孤单矗立的碑石,流行于人潮中.
忽然想起,若干年前的某些事件,这里也聚集着一群年轻人.

以前不明白,广场上聚集满了学生,是如何一个景象.
而如今,在身处人潮,却依然能让广场显得宏伟.
才忽然意识到,当年聚集的人,是如何一个数量级.
忽然有些感慨.

因为发现路标上的文字分明暗示着,广场西边那宏伟的建筑就是人民大会堂.
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地方,却和一个曾经让人民流血的地方如此相近.
这是不胜唏嘘的巧合.

权力的舞台


曾经以为皇帝如何风光,如何威风,以至于多少人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也要做一做.
然而,进了故宫之后,才发觉,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皇帝.

帝王属于野心者,所以没有野心的即使出生帝王家,做了皇帝也是不甚开心的.
像李煜这样的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龙椅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对野心家来说,它带来的是权倾天下的控制欲的满足.

穿过太和门,你所仰望的便是传说中的权利制高点.
说仰望,这并不夸张.

俯视满城尽带黄金甲也许不能让人动容.
但是,从黄金甲中,你只能抬头仰望.
这便是权力.

太和殿的三级阶梯便是权力的舞台.
也正因为为了彰显这种优越感,才在进了太和门之后,来如此一个高度逆转.
分明在暗示着,殿上与殿下的距离不是一点,而是颇有距离感的三级阶梯.

太和殿所处位置的高度和广度,正是有意地诠释着权倾天下这个词.

也正是它展现给人的这一面,让人对那其实不大的殿堂产生了幻想.
距离,永远是用于保持神秘河威严的好东西.

当你绕过这有意展现的一面之后,会发现它的背面其实很普通.
甚至跟最普通的奴仆的背面的差距也不大.
而也当你绕过之后,你才发觉,权倾天下的不是这些红砖黄琉璃,而是那无休止的空洞.

权倾者需要足够的空旷来维持孤独.
如<<英雄>>中的秦王.
需要用那种孤立来保护自己.

如果用不大来形容太和殿的话,那么中和殿绝对只能用小来形容.

印象中,通常是臣子到齐之后,皇帝才出现.
而实际,也许是因为皇帝躲在中和殿里,等着正式上朝.

因为太和殿实在太宽太耀眼.
于是,很少人能看到狭小的中和殿里,一身龙袍在等待的影响.

穿过保和殿,是同样很小,只大一点的保和殿.
这便是中国读书人梦寐以求想到的一个地方.
一个能成功名的地方.
一个进行科举殿试的地方.

在用空气和红墙堆出的权势里,权利变得光芒万丈.
俯首之间,便是万民敬仰.

而那等气派,其实是仰视和遥望给慕权者开的一个玩笑.
背后的单薄,不值一笑.

女人与后宫


后宫里仍需遥望那权力的中心.
而高度差依然存在,尽管比外头少了些许.

但是,那遥望的距离,也让努力营造的权势场失了态.

也许,权势本就是展示给外人看的.
于后宫,只是距离.
将权力后面的人性隔离地越远越好.

乾清昆宁,帝后的寝居也不过是个炕头和些不大的床.
两边的十二宫也不过是类似四合院的雕红版.

更多着墨的依然是那高高的红墙,齐整的地砖,规矩的布局.
环廊里的雕栏,花俏的顶纹.
皇室的优越不在于床的大小,而在于外人如何看得精致.

毕竟,门内只有自己能看,而门外确是所有人能看的.

而床的设置于皇帝来说,也有些多余.
于是,连洞房所处的宫寝也不外是多了双喜刺绣的炕头.

而皇帝身边那些苦命的女人们,似乎更懂得如何享受.

也许,精致生活从来就是女人的天性.
陈展的雕铭镂刻的东西,大多是出于这后宫妃嫔的宫殿.

某种程度上来说,故宫是女人们雕琢生活的场所,和皇帝炫耀天下的地方.
换句话说,故宫其实是女人的地盘.
九五之尊不外是用以典当门面的工具罢了.

御花园


园这个字用得很巧妙.
因为你无从猜测它的规模.

实际上,虽然标注的很多地方带着亭字,里面有着成为斋的房子.
给我的印象却依然是环廊跟四合院的组合.

所谓的亭不外是缺了墙的屋子.
斋只是少了勾栏雕砌的宫殿罢了.

御花园也许称为花御园更为合适.
因为能供人活动的空间其实不多.

奇淫巧技


皇族只区别于平民的原因在于,它拥有多少奇淫巧技是东西.

传统中国的手工艺在于精致和极致.
讲究的是手感和神韵.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艺术品受人推崇的原因.

而贵族们更是深明此道.

珍品之于珍品,在于它首先是手工制的.
也就意味着,出出生开始,它便是独一无二的.

人的精准性决定的艺术品的不可重复性.
而技艺的熟巧程度,又额外地让这种不可重复性变得更加稀奇.

于是,九龙壁所面对的许多陈列品便成为了贵族炫耀的另一个资本.

中国人对奇淫巧技的喜好是从古而有的的天性.
这也是为什么标准很难在中国得到贯彻的文化根源.
标新立异有时是好事.
除非它成为天性的一部分.

当人可以求独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需要时刻地反常规.
即使,常规是正确的.

在这些金雕细琢的背后,是贵族们对天下展示他们的特权.

而在特权内部,也无法存在着永远的品级.
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等级制度,延伸到穿着用品等方面.
以另类的奇淫巧技区别着,炫耀着.

于是,不管工艺品收集的目的何在,手工业制造者都只是权力展示时候的一个赔偿工具.
而在等级制度中,工艺品只不过成了衡量"成王败寇"的一种另类标准罢了.

如同官帽后面的红缨.
插什么,看的是你的地位.
限制你收藏什么的因素不在于财力和能力,而在于地位.

为名所累


皇帝是如此.
故宫是如此.
北京是如此.
很多都是如此.

2009-08-15

浅谈Social Game


Social Game,作为SNS中比较有地位的一块,多少还是有有些内容可谈的.
而在众多的social game中,不得不提的有两个,一是好友买卖,一是开心农场.

两个如此简单的游戏,却能吸引大批SNS用户的青睐,甚至于,有些人是因为这两个游戏才接触SNS的.
这或许是SNS的魔力.
确切地说,是SNS中N所代表的魅力所在.

之前谈twitter的时候也提过一点,那就是,无论是对于用户还是提供商来说,network是SNS的核心.
于用户来说,N意味着各种资源的聚合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对于提供商而言,N的价值在于,信息聚合过程中,影响力中心的产生.

但,这些跟social game流行的因素关系不大.

考察好友买卖和开心农场,可以发现一些相通的地方.

作为一个social game,玩法必须简单.
理由很明确,SNS用户不是游戏用户,social game始终只是SNS的衍生品.
所谓喧宾夺主,这是social game不能做,也不应做的事情.
过度复杂的social game,不敢说不会成功,至少,他已经脱离的SNS的范畴,而加入web game的领域.

social game之为social game是因为它是SNS的附属品,一旦脱离SNS,便需要另一种发展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
social game玩法可以很简单的理由在于,它生存的土壤不是依靠游戏的可玩性本身.

这是个很奇怪的概念.
一个带游戏标签的东西,却不标榜可玩性.这似乎是个悖论.

再看看好友买卖和开心农场,你会发现,如果除开用户间的相互交互过程的话,两款游戏会显得惊人的苍白.
但是,一旦依附于用户,依附于用户之间的相互交互,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互相推演,两款游戏变得异常流行.
其根源在于,social game娱乐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SNS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不同社会关系的交叉试探,构成了游戏的主要内容.
用户间如何联系或者说如何相互骚扰的方式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么一种方式存在就行了.

所以,一个能够成功的social game,除了需要简单之外,自然,需要能利用social,能最大限度地榨取sns里的N的价值.

补充一点的是,social game需要简单的另一个理由也是跟N有关.
前面说过,SNS存在的意义不是游戏,而是network.
也就是说,用户在SNS中的目的在于如何维系和建立相应的network.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使用SNS的单词时间不会太长.
因为通常来说,在SNS里,人的目的很明确,要么是建立关系,要么是维护关系,再就是关系的解除.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是SNS用户的单次使用时间是比较短的.
投射到social game的信息就是,以用户使用SNS的心态出发的话,一款太过于复杂的social game也就意味着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去维护.
对于用户来说,这种潜意识的长时使用暗示跟自己的初衷是违背的,因而会变得较为不愿意去尝试和了解.

一个social除了能跟SNS结合密切,同时玩法简单之外,还需要一点额外的东西.

这一块是关于人性的挖掘.
毕竟这是一个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东西.
社会关系其实是人的一种有意作为行为.
用比较阴暗一点的说法就是,在交互过程中,人会有意隐藏和夸大一些东西.

再来看看好友买卖和开心农场.
用比较极端一点的词语来概括两者的游戏精神的话,就是自私和贪欲.

social game是一个game,也就意味着没人会对它认真.
好友买卖和开心农场,将人心里比较负面的东西,以恶作剧的形式诱导出来.
这或许是这两款游戏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潜意识中跟猫是同来,一样的谨慎敏感.
而人自我建筑的世界又不需要人互相刺探,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生活压力.

压力者,不可宣泄而积聚成也.

当有那么一种东西,或成文或不成文地约定,将一种相对于现实来说离经叛道的行为变为这个东西的普适价值的时候,人们就会趋之若鹜.
因为这是相对于现实来会说一种束缚的解放,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无责任的颠覆过程.
而social game正是这么一种东西.

又或许,将其拆字来看的话.
一是social,一是game.

既然现实的social太过严肃拘谨,那么就需要一个相反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game.

于是,就有了social game.

2009-08-12

Twitter的江湖


微博客的领军人物twitter,据称要出实时搜索了.
这样一来,一个未成型的变革,也隐约在即了.

web 2.0时代,讲究的是信息的制造.
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参与度是2.0时代最为人所提及的词汇.

也正是因为如此,交互设计以及用户体验才迎来了第一个盛世.

从bbs到个人博客再到SNS,最后到微博客,互联网的发展印迹已经走了螺旋的一圈.
从公共信息共享,到自主制造信息,这是2.0时代.
接下来的是SNS,一种新的圈子文化.
以及圈子内文化的交流.

这是后web 2.0时代的自我信息消化.
分散的信息制造,最后被分散的信息消费所消化.
于是,原本将互联网肢解为个体的2.0时代,重新构建出了群体.
重新定义了集体信息消费的方式--内部吸收.

而微博客的出现,将信息消化的方式,从特定圈子内带到圈子外.
用时下的一个词来说,是社会化推广.

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似是而非的六度空间理论,信息在聚合中传播演化.
这是一个自我进化的过程.
原始信息在加工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影响力.

这是此前单纯的个人博客,或者说零散信息源所不能企及的.

于是,稍微理清一下,可以看到,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是如何聚合信息的时代.
信息的制造已经在2.0时代完成,各种博客成为了各类信息的来源,这是2.0之前,所有媒体所不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传播也在后2.0时代成熟了.博客的互链,以及SNS的兴起,已经将信息流转于群体内.
微博客更是将这个圈子扩大化.

如果只是单纯的扩大受众的话,twitter还不能说是革命性的.
twitter的成功在于其对信息长度的天生约束,和作为补偿的实时性.
twitter的这种特性,就如同将世界摆在你双眼所能触及的地方,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很快地反映在你眼里,而不论你身在何处.

这是信息再加工过程中,令人讶异的地方.
在传统的信息生产消费过程中,twitter将信息的生产同时进化为信息的消费.
在推某条消息的时候,同时也是在制造着令一条消息.

如果说没有什么很好的算法能够模拟人类之间的关系的话,twitter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推于被推之间显现无疑.

而一旦这种关系成为可搜索的,那么商业价值也无疑是巨大的.
至少,就广告来说,投放的精准度,也能因为社会关系的挖掘,而变得更高.

或许,这便是twitter如此受关注的一个原因.
不但能产生信息,还能消费信息,更重要的是,聚合优质化了信息.

因此,若决心要走twitter的革命道路的话,接下来该做的是,如何寻找被推的热点.
这样,就能用最少的资源关注最多的信息.

同时也意味着,你知道影响力的中心在哪里.
这对于做任何推广来说,都是极端重要的.

Google的隐危机


google不低调也不高调地在测试着新的搜索引擎Caffeine.

不高调的原因许是因为毕竟,这是自己本家的东西,也无需过度强调.且,不让人发觉有改变,其实更有利于自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便也不好说对方如何如何.
不低调的原因怕是被bing抢占了风头,露了自己的短.

虽然,从bing推出以来,就不太被看好.
但是市场优于最优秀的分析家,bing的表现,正好应验了微软的一个定理:你可以无视所有的Microsoft 1.0,但是从2.0开始,如果你再无视的话,你将被市场无视.

微软之所以为霸主,是因为他能不说话而让人屈服,这就是霸气.也是王者之气.
尽管它的许多东西为人诟病,但是,依然有许多优秀的人在它石榴裙下匍匐.这是魅力,也是实力.

在google力推chrome os的时候,微软镇定地指出其在玩概念.而没有继续跟google纠缠,反而绅士地表示了对chrome os的尊重.
当然,这种尊重其实是对google web化战略的重视.
其实不用说,在google对os的野心上,google已经输了.
因为在战略上,google就把os提上日程,而是重视platform.

google想架空os,却推出了带os标签的东西,这或多或少始终失策.
而微软,也很乐意google将chrome os留在os的争论层面.
因为带着os标签,就必然以os的角度来比较.
windows毕竟在os上,是有着很大优势的.

在google的试探之下,平台,这个两家不言自明的战略也浮出水面.
google想将天下变为google天下,由搜索控制,Javascript和HTML渲染的互联网.

微软从来不惧怕概念,因为它自己本身就是玩概念的高手.
既然google在试探自家的os平台营地,于是,bing也在试探google的底线.

曾经有人说,微软不应该参合互联网,bing只是live search的升级.
但是事实证明,他们错了.

google对bing的重视,至少能说明bing的成功.而且,google在诱拐大批用户适应他们的爬虫的时候,也将他们爬虫的特征告诉的全世界.
于是,在爬虫上,在搜索里,google能独有的东西已经不多.

bing显然吸收了这些特性,并且改进了.
如同从当初的J#到C#.

如今,google在学习bing,bing又在学习google,对于用户来说,这是好事.
对google来说却未必.
至少,bing有理由分享google的资源.

而google想要的微软的资源,却还遥遥无期.

在web战略前,google比微软领先的只剩下android了.
在微软也推出在线软件服务,也在改进浏览器的时候,google领先的实在是不多了.

心情


少有地,先定下了标题,再写内容.
或许,是早已经知道该写什么了,只是不知道用什么题目,来掩饰.

掐指一算,已经快半年了.
其实不用算,也知道过去很久了.

总有人跟你说规划的问题.
说人要有自己的路.

当当你真的选择走自己路的时候,才发觉有多么的艰难.
也许是不为人所理解,也许只是很傻很天真的又一实力.
不管如何,能有这篇文章多少也说明了一些存在的缘由.

想想那上海滩,其实有些悲凉.
悲的是来去留走之时的惆怅,凉的是走过的时间,无以复加.

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没有走,情况又会如何.
无语.
假设性的问题,尤其是如此不合时宜的假设,自然地被抛诸于九霄之外.

不愿去想,也不能去想.

人一生中能承受的轻重,其实又有谁能说的清道得明?
众生有着自我的思想,自我的判断.
如同你不认同他,他或许也并不认同你一样.

对于每个人来说,世界是他的.
只不过无奈地,要跟自造的假想物体奋斗.

唯心所以被批判,是因为它显而易见的不合常理性.
但是,在两个铁球的实验之前,人们还是相信常理的.重的总比轻的下落快.

取决于人信与不信的根本在于,有没有证明或者证伪.
唯心,有着常识作为伪证,而无法给出正面的证明.
其实,唯心唯物的之争在于,常识是否有足够的立足点,来批判一方或支持一方.

行文至此,才发现,或许能用以上文字混个高考作文.

然而,这也是无意义的.

相对于今天踌躇而去,惆怅而归的没落.
有什么是有意义的呢?

在膜拜之后,被隐约地告知,与施主无缘.
也就只能悻悻观望,然后打好包袱,准备继续天涯.

有些人,一生求漂泊.
有些人,一生在漂泊.
有些人,一生像漂泊.

无奈.
做祭.
用不在隐约的问题,写隐约的事情.
将该结束的笔录了结.
该开始的,残存一点希冀,在日薄飘摇之中,继续等待.

有时候,连仰天长叹都有些感觉困难.

2009-08-02

腾讯和魅族那点破事


魅族和腾讯的掐架升级了.
有网友调戏为,国内最大硬件山寨和软件山寨的相互掐架.

起因似乎是因为腾讯对魅族在开发其平台QQ上有点保留,有点意见.
于是,性格派的JW自然有了脾气,放了话,冷言向QQ.
接着是煤油的仗言,慢慢发展成到对方地盘的挑衅.

有粉丝的不但魅族,腾讯的军团更为强大.
于是两个团体开始掐架.
掐完了,腾讯看不下去了.据说对含有"魅族"或相关字眼的QQ群封杀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概差不多是高潮了.

腾讯下此杀手的用意很直接,既然你不买我账,也就别想在我的地盘上说话.
这个很想一些俗套黑社会剧的剧情.
但很可惜,这是现实.

没有去翻QQ群的开通协议,但想想"魅族"二字也不能成为敏感字或者成为不能使用QQ群的理由.
如果是部分QQ群发言"不和谐",那么借此"闭了"魅族在腾讯势力范围内的言论,也有些牵强.
虽然不能说完全不正义,但至少显得不大度.
而且,从另一方面,也容易成为别人的话柄.
那就是,QQ群的存在,并不受到协议的保障.
这里如果放大的话,就是服务的信誉度问题.有意做文章的话,对口碑造成不良影响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这个事件说明了一件事情.
魅族很冲动,腾讯也冲动,两家都还是孩子.

在处理商业利益问题上,JW明显还是个技术人员.
所以他应该是魅族的CTO而不是CEO.
技术可以锻造出好的产品,但不能保证产品成功.

魅族的模版,苹果,也许技术并不是一流的,但是产品做得却是成功的.这是魅族或者说JW应该看到的.
IPhone靠的或许不是它的硬件或者软件,而是它依存的一大条产业链.

魅族如今只是依靠M8惊艳了一下.
虽然JW对接下来的开发计划有很大野心,想推出各个平台的机器,但是能不能做好是一个问题.
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会让一些潜在的魅族用户离开.
这样对魅族是不利的.
JW如果继续因为M8而嚣张的话,他或许将和他的魅族成为一个流星.
虽然他能为M8等很多年,但也或许正式因为他等了很多年,所以认为有些"老资格"了,认为魅族应该受到尊重,但是别忘了,市场才是能给与他荣誉的地方.

而腾讯,或许有一天会有分裂吧.
毕竟,在某些产品线上,腾讯的口碑好了.而在另外一些地方,一如既往甚至更被人所唾骂.

这次封群事件,不能说是有风度.至少是不经过考虑不成熟的表现.
如同个土财主,对着不喜欢的东西一蔽了之.
JW扬言要高腾讯.这个不予评论.
因为理由是什么?站不住脚.

但是QQ群用户,尤其付费用户,则更有权力.
虽然,南山法院很强大.

但是,如果真是因为这个的话,那也就明白为什么中国软件走不出国门.

因为最强也不过地头蛇,出了国门,没人罩着,实力又差些,命运自然是悲哀的.
毕竟蛇终究是蛇,成不了龙.

聊聊卡布里尼

最近看了部片叫卡布里尼,算是可能这段时间来比较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故事也不算复杂,就是一个意大利修女去美国传教,建立慈善性质医院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很一般的西方普世价值主旋律. 但是如果换一套叙事手法,比如共产国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广厦千万间的角度来看的话,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