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1

纪念碑谷的一点感想

最近在路上补了下纪念碑谷.
总游戏时长可能也就五六个小时吧.

感觉与其说是一款解谜游戏,不如说是某种形式的故事本.

因为严格来说,它讲究的并不是实际的解谜方式.
就大多数关卡场景来说,每个机关设计小段落还是比较明显的.
每个阶段基本就是一个唯一解的机关触发,并不存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搜索路径.

如果是作为一个解谜游戏来说,要点设计未免过于单纯.

那么它让人觉得好或者说眼前一亮的点在于什么呢.

也还是机关的设计.

只不过立足点不是复杂性和组合度.
而是一种小心思的共鸣或者说分享感.

每一个机关的触发更像是帮着拆解和介绍眼前的这个盒子的小趣味.

可能也并不是就是要讲述一个什么故事.
而是拿着小孩子分享自己的想象中的好玩的小玩意的感觉.
机关点的设计反而是一种把这种心思和切面连贯起来的东西.

去掉的话可能也并不影响感受.
因为享受的可能就是那种作者某种形式的娓娓道来的结构解说.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像是某种形式的作品欣赏.

像看一幅画或者一个故事.
你享受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或者某个瞬间和场景.

比如某些对星夜之类的绘画光影的动画视觉化表演那样.
通过某种手段把作者的创造思路以及对某种表现形式的不同寻常的表述方式.

把光影的流动动态感静态化的手段.
也就是作者对动的某些特征的感受的本质感受还原具象化的一个过程.

就像某几个关卡对空间组合的方式一样.
在看的是另外一个侧面是什么,不同侧面又是怎么构造连接在一个整体上的.

它不见得有多精妙.
但是就是有一个人在很得意很自信也很不卑不亢地给你介绍他认为的有趣的东西.

某种有点微妙的交流方式.

只不过用的是光影错位,盒子结构,空间立体感等这些元素.
表达的不是什么特定的意思或者目的.
而要的是对这些元素的某种会意的笑.

所以顺着这个思路模仿的话,大概就是找某些自己觉得有趣的点然后通过安插一些机关导引,把这种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展示出来.

就像如果想要展示韵律的某种微妙和谐感的话,可能是构造一系列短小的机关,完成一段段的小和弦,然后最后组合起来.

又或者像剪纸,以路线的方式渐次展开折叠然后完整图的方式.

或者水流之类的方式,以流速转折等表现书法之类的横折点钩的趋势意蕴.

或者水彩之类的一些技法的巨象化表达.

本质上来说,就像是一种各自技法和手法的科普介绍.
只不过是以机关设置的方式作为节奏控制而已.

所以你很难说这是一款游戏.
也很难说它是不是好玩.
甚至于说谈不谈地上解谜/游戏性.

如果不是作为一个现象出现的话,也很难说会怎么样.

或者说跟它思路类似的东西可能并不少.
但只有它成为一个现象.

也很难说,即使是它也可能并不能持续太久地流行.

不是说不够好而是可能没有带来新的感受点.

就像你知道它会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有什么预期.
甚至于你知道它会给你一些有趣点的讲解和带来一些愉悦性.
但可能也不会刻意地花时间去实际感受.

因为有预期.
所以很难超出预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反过来说,他之所以有话题性,可能只是恰好让人知道了另外一种新的思路去设计和构造/ 表达某些东西.
而一旦这种方式被人所了解了之后,剩下的可能就没什么特别了.

2017-06-05

由长尾展开

重新考虑下长尾.

通常关注的是基数.
因为隐含的假设是单位价值细微.

比如千次几毛的PV价值.

但换个角度,实际上考量的还是如何提高总量收益.

千次PV几毛跟单品交易几百的区别大概是7~8个零的数量级差异.
换算回来的话就是同等的交易单元/用户数.

这里基于的是个体贡献的价值或者说付费意愿和能力约等于零.

那么考虑,如果付费能力提高几个数量级的话,相应的需求用户基数就没那么大.

就PV而言,从千次几毛到每次几块,那么这里就是5个零的数量级.
对应的需求PV/付费用户就可以从千万到百的级别.

这个是什么呢.

比如某B站的新番承包机制.
或者有如现在喜欢谈的订阅或者说打赏.

又比如早已在网游中成熟下来的免费模式的VIP制度.

这里的一个动机可以理解为对某个概率分布区间的用户价值的一个提升作用.

一个直白的理解就是,原来没千次的PV贡献价值之所以低是因为并没有给出更高的用户价值投入方式.

所以这个思路推广一下的话,就是对给定各种区间/阶级用户的一个成本投入提升.

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价格歧视的重新应用.

所不同的是,价格歧视基于的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关系.
而在这种长尾总量提升的情况下,可能更多的反而是来自于信息透明或者共享.

就像B站赞助和打赏赞赏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动机是在于付费是为了服务的持续性考虑.
即使这种长久运营需求并不是一种必需的契约关系,而完全是自愿的行为.

所以,这里可能是某种所谓定价权的反转变化的思路.
即价格由卖方提供转变为买方根据个体价值体系做定夺.

也就是老话题,private valuation.

综合一下的话,就是
value = w_1*seller_side_valuation + w_2*buyer_side_valuation.

传统的讨价还价就是sv(seller_side_valuation)和bv(buyer side valuation) 就趋近于市场价格,也就是w_1和w_2接近1/2的情况.

一般长尾则是w_1放大,而w_2为零.而sv和bv为何并不太有定性意义.

而买方反转定价的情况就是w_2为1的情况.
也就是在一般长尾的基础上兑现了溢价买方的价值.

那么,存不存在或者说w_2跟w_1类似放大的情况呢.

大概就是把bv做阶级拆分的\sum_i w_2_i*bv_i的形式了.

于是类似的,把价格歧视考虑进来就有
value = \sum_j w_1_j*sv_j + \sum_j \sum_i w^j_2_i*bv_i
简单化描述就是
value = w_1*sv + \sum_i w_2_i*bv_i.

这里跟讨价还价的区别在于,前者针对的是有公允价值或者说容易有相当客观定价的情况.
而svbv针对的则是一种没有客观定价,或者说客观定价没有意义的情况.

考虑下最大化的问题.

像赞助形式,如果sv提高到一定程度,那么就有可能bv 全为零.
一个例子就是会员限定的制度.

所以这里的bv_i应该是sv 相关的一个函数.

从图形上来说,\sum_i w_2_i*bv_i应该是一个类似于以sv 为横坐标,人数为纵坐标的密度曲线.
借鉴供需/边际曲线的思路的话,就存在一个均衡点时的左侧过零点的sv曲线,与bv曲线交点所构成的面积最大.

从拟合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i+1维的linear equation.
只不过实际情况是bv_i 也是未知的.

或者简单点把w抹去.
value = sv + \sum_i bv_i + adjusted.

聊聊卡布里尼

最近看了部片叫卡布里尼,算是可能这段时间来比较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故事也不算复杂,就是一个意大利修女去美国传教,建立慈善性质医院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很一般的西方普世价值主旋律. 但是如果换一套叙事手法,比如共产国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广厦千万间的角度来看的话,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