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9

微信是什么

最近微信因为新年红包的事情又热闹了一下.
于是随手查了下最近报道的微信用户数,大概是6亿.
再顺手查了下QQ的用户数,有意义的活跃用户数是7.5亿.

这两个数据倒是有些巧合的一致.

就性质而言,微信大抵是比较一致的.
毕竟,处于账号本身的原因,一个人大概就会对应一个微信账号吧.
这点不像QQ,可能存在这冗余.

这样想的话,大概可以认为这两个数据是合理的.
就是实际的有有效户数都在6亿上下.

考虑到QQ账号可以随手注册,加上一些诸如公私账号分明的用法.
如果说微信用户数已经超过QQ了的话,也不是不可能.

考虑到微信比较独立的发展历程,或者说假设QQ IM对微信的推广左右忽略的话.
那么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两个数字那么接近?

根据CNNIC 2013年中的一份数字是,中国互联网用户数是5.91亿,移动用户4.64亿.

先不管这个统计的渠道和形式问题,姑且认为是准确有效的.
那么,就说明QQ和微信大概就是人手一个账号的样子.

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说,一个互联网产品理想状态下应该有的用户数就是6亿呢?

查了一下2013年新浪微博的相关报道,有数据提到2013年3月底是5.56亿.
另一个是淘宝,about页上是近5亿,考虑到实效性的话,应该还要往上.

于是,貌似确实可以这么理解.
6亿是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实际活跃上限.

那么,如果这么认为的话,反过来看新浪微博的僵尸用户数的话,也许没想象中那么高.

这里面除了淘宝之外,其他都可以算作是广义的社交工具.
也就是说,人数在重合并不是单纯的因为功能需求的重合.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活跃的会上网的人,无论因为什么理由,最终都会接触到这些产品.

以前有这么一种观点.

互联网上活跃的有声音的都是一些所谓的精英用户,积极尝鲜.
尤其是面对一个新产品,一群产品经理和自以为产品经理的总是第一时间接触.
而这种"喜新厌旧"的人不代表最终用户的意见.

如果综合6亿人这个现象考虑呢?

不管喜新厌旧的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至少特定于前面提到的几个产品而言,它们是事实上抵达了每一个人.

本质上来说,"喜新厌旧"的观点隐含的意思就是互联网用户是分层次的.
也就是说,有些是抵达不了的用户.

而6亿上限这个数字则说明,即使功能不同,也是有可能全部纳入到.

换个角度看的话,也就意味这,对于某一些特定的功能集合,它是没有所谓的用户层级的概念的.
反过来说,就是存在一个取悦所有用户的特定功能集合.

进一步来说,前面那些产品能达到这个共同的数量级,也就意味这他们之间存在一个公有的功能集合的super set.

淘宝解决的交易担保和买卖.
QQ解决的是沟通.
这两个都是浅显的显而易见的基本需求.

尽管从淘宝的角度来看,有阿里旺旺这个类似QQ IM的沟通存在.
但是从基本出发点来说,阿里旺旺只是沟通需求里的一个交易子集而已.

作为一个细分场景,是没有能力取代全景需求的.

那么,财付通和拍拍呢?

原则上来说,完全可以是阿里的等价替代品.
没有替代的原因大概不是因为功能不对,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促成参与者选择/博弈结局的改变.

但微博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

在这方面新浪的思路和立场应该还是正确的.
资讯的需求.
或者说媒体属性.

所以它用门户媒体的思维,请明星,推媒体,尤其是把原本零散地门户里的新闻消息,通过一个比较轻的方式聚合起来了.

因此,看上去跟QQ一样同是社交属性,但也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而已.

从这一点反观的话,腾讯微博重纯粹的沟通社交这点就类似拍拍的局面了.
无力改变博弈的均衡点.

最后是微信.

微信改变了什么?
或者说微信解决了什么问题?

如果没有明确答案的话,也就说明,对于所有用户而言,存在不存在公有功能的集合的super set这点毫无意义.
换句话说,就是用户是什么层次的这个问题也毫无存在价值.
进一步说,用户对于选择用什么,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完全是随机事件.

这样的话,就有趣了.

于是.

微信是什么?


聊聊卡布里尼

最近看了部片叫卡布里尼,算是可能这段时间来比较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故事也不算复杂,就是一个意大利修女去美国传教,建立慈善性质医院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很一般的西方普世价值主旋律. 但是如果换一套叙事手法,比如共产国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广厦千万间的角度来看的话,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