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3

一个App的消失

从前有一家公司,在一个开放平台上做了款官方应用的替代品,没有花大力气做广告,只是尽量地做好.
慢慢地攒出了些口碑,在market 上也渐渐提高了排名,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并使用它.

然后有一天,它和它的用户发现访问不了平台API了.
访问不了API也就拿不到数据,拿不到数据,这个App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于是开发者向平台询问情况,被告知API访问频率受到限制了,要获得更大服务许可需要向平台申请.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可能心想着,毕竟是个新平台,基础设施还不问题,有限制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就提交了申请.

过了几天之后,终于又能访问了.
同时用户数也有了一定了,于是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摸索下盈利模式.

就这样,日子在其他人看来不平不淡地过了一段时间.

直到有天忽然又有人反馈App用不了了.
于是工作人员开始排查,同时向平台询问情况.
然后被告知应用违反了开放平台的一些新规定,提供了向其他平台同步内容的功能,所以被取消了API写权限,只能读取部分数据.

而此时,其他一款类似的同步App可能采取了规避策略,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后来一段时间里,App都不能再通过审核开启写权限.
于是开发人员只好用伪装官方app的访问请求以维持正常功能.

而在那段不能工作的时间里,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不得不转向了其他选择.

在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大概作者累了,于是App也停止了更新,原本在运营的小公司和一些盈利探索也不得不中止.

而剩下来的用户可能不多,但也继续使用着.

后来,这个伪装的app也终于又不能用了.

这天是2012年12月3日.
这个App叫YiBo客户端.
那个开放平台叫做新浪微博.

上面只是一个有偏见的旁观者写的一个带有演义成分的描述.

事实上,YiBo确实算是违反了某些规定,也可能没有足够”积极“地向平台协商可能的解决方案.
但作为一个局外人,具体情况如何其实也是不得而知的.

只是多多少少地会有些遗憾.
毕竟在官方客户端如此”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失去一个即符合个人审美,又合乎使用的第三方,实在是不怎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尤其是刚刚在官方网站上被强制更新web新界面之后,更让人有致郁的感觉.

更令自己不齿的是,自己还摆脱不了依赖.
穷不能独善其身.

只会矫情于一个国内失败的开发平台第三方上.

所谓现状.

2012-11-09

关于Go内存的一点事

下午花了点时间研究Golang如何手工释放内存.

起因是玩Go的时候习惯性地会看下生存的plan9代码是怎样的,借此了解一些实现代码上不太一目了然的东西,但时不时地会看到若干memory allocation的动作.
作为一个写Java出身,长期纠结于内存不可触摸的人,到了这个时候,总归会有些心痒.
而且,确实,Golang本身的GC机制也不算特别好.

Golang的GC也是经典的mark-and-sweep,跟Java实现不太一样的是,Golang还是有stack的分别的.
所以多数时候的GC其实是爬栈上数据,然后一路延伸下去.

剩下的"suspended" Goroutine里的数据了也大致是这个思路.

毕竟,goroutine本身就算是一个带着context的stack.
跟传统意义不同点在于,它的内存区域是go自己管理的而已.

而Go的GC更微妙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基本上是定时的GC.
在main起来之前会有一个所谓的MHeap_Scavenger的goroutine.
原则上来说,是2分钟出发一次GC.
而且这个值在目前来说并非可配置的.

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是一个goroutine.
也即是说,要有机会被调度到.
而目前貌似默认是只有一个M,也即内部go线程在跑的.
所以,假如是有比较频繁的内存申请操作的话,大概内存占用会涨地比较快.

当然,如果内存使用频率基本不变的话,内存也够大话,理论上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增长了.
但同样地,占用也会保持现状.

于是考虑下Go会申请内存的场景.

最简单的slice操作,这个就是必然的.
而对于一般对象,如果escape来的话,也必然会触发.

这么考虑的话,其实还算挺频繁的.

于是,很自然地会想如何去人工介入.

在这一点上来说,Go应该说是相当优秀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想使用脱离go管理的内存,那么直接cgo,然后malloc/free即可.

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Golang和C交互的便利性.

从go1开始引入的go commands基本上把go变得很便利了.
之前的诸如cgo之类的,可能还有一些繁琐的步骤要做.
而现在,直接在go代码里嵌C代码即可了.
更为主要的是,没有makefile和异与go toolchain的东西.

换句话说,就是和写纯go是没什么区别了的.

所以,手工管理内存或者跟现有生态链融合的话,基本上不算什么难事.
只要对方有C接口即可.
而这个世界上,没有C接口的东西,还真不太多.

但对于go自己的数据结构,能否也可以手动释放呢,比如逃逸了的slice?

这个其实也是可以的.
而且也很简单,不需要hack什么东西.
诸如算偏移量和改相应对象的header mask之类的.

能够想办法调用runtime·malloc系和runtime·free即可了.

普通的cgo可能无法调用这一类函数,原因在于"·"这个符号.

但是参考下go自己的bootstrap和build过程,会发觉,"·"本身是个比较有趣的东西.

在目前Go的实现里,有些Go func虽然有定义,但是却没有对于的Go实现.
因为本体是C实现的.
而go就是用前缀"·"来关联Go定义和C实现的.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C实现的编译是走的比较独立的流程,而不是cgo生成的.
也就是说,只要在Go里定义一个wrap,然后C,再一起简单地go build就完成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另外一点就是Go的C conversion.

因为原则上来说,Go是支持多返回值的,而这个在C里是没有的.

Go是如何实现的呢?
稍微犯下代码就明显了.
返回值不过是额外的传入参数而已.

这样原则上来说就不存在多返回值这个伪命题了.

而要如何把结果返回呢?
当然就是指针操作了.

这些,参考相应的makeslice之类的实现就明白了.

简单说就是,众所周知地,在调用前,参数会push到stack里.
换句话说,在函数内部,只要对对应区域操作即可返回值了.
类似于C#的out关键字的意思吧.

所以,实际上也就是4,5行代码的事情.

2012-09-01

关于The Dark Knight Rises

看完the dark knight rises.

简单地说,有不少泪点,猫女也很养眼,但相较于前作来说,多少有些不及的地方.
至少不是那么"主旋律",或者说消极意义较多.

本来用哈维换来一个良好运作的制度/系统,但是最终还是不得不寄托于蝙蝠侠拯救世界.
换个角度想,就是制度无用,不如一个超级英雄.

而韦恩一直强调的,对的东西应该在对的人手中,以及害怕落入坏人之手.
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相信需要一种超出常规的权力,并一个足够完美的人来运用并维护,这个世界才能正常运作下去.
通俗点说,就是需要一个完美的独裁者.
这不能不说是让人舒服的一个观点.

相反地,在这一点上,管家阿尔弗雷德倒是更倾向于建立一个自洽的社会.
如它所说的,造出武器,提供资金,让政府去维护高谭市的治安.
而不是让自己去超人/伟人般地承受一切,"像个英雄般".

事实上,这一部蝙蝠侠给我的感觉更多的像是在强调,正义来自于一个高度自制的超级权力的维持.
跟前作的"给制度一个机会"相比,似乎是在彻底否定"良好制度"能够有序工作的合理性.

总之,抛开影片的其他描述点,就这个理解出来的表达意图来说的话,比前作要黑暗和悲观地多.
尽管,影片是在一片"一路高歌"的必胜基调下演绎完成的.

但这样更让人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热血之后,得出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

回到影片本身.

虽然节奏紧凑,情节跌宕,猫女也很养眼,但是能够被吐槽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韦恩爬出黑井的"信仰之跃",就仿佛在电影荧幕上满屏的"摔死就是神作"的弹幕.
以影片比较现实的设定来说,这里就显得有些过于地戏剧化/神化了.
尤其对于一个一开始连站立都不能的人来说.
以及,"对于如果万一真地失败该怎么办",这点影片也完全没有补充说明.
就个人感情上来说,与其神话般的"信仰之跃",不如实际点的让阿尔弗雷德来救更能接受.

还有一点就是最后的核爆.
不说明明有自动驾驶还要骗猫女的一吻,也不说还在海上的蝙蝠侠在什么时候下的飞机.
在海上核爆就不会引发海啸么?

当然,可圈可点的地方也还是有的.
比如橄榄球场那个一段时间的纯粹的小孩歌声,用这种"充满希望"的背景乐来描写早已剧透给观众的"绝望结局",这一点算是相当不错的.
已经知道结局,时间拖地越久,绝望和恐惧就多一份.

蝙蝠侠和贝恩的第一次交手的动作场景也确实不错.
而高潮的蝙蝠侠试图利用黑暗,但是贝恩回敬道那句"the shadows betray you"更是多种意义上的讽刺,随着拳头直击韦恩的身体和精神.

在黑井里,"信仰之跃"前的两次失败,也让蝙蝠侠更具有实感,而不是完美的开挂英雄.

总地来说,这部片还算是不错.
虽然对于其带来的想法不是很赞同.

如果用比较讽刺的口吻结束的话,就是TDKR想表达的是.
"这个世界需要高帅富,只有高帅富才能拯救人类."

2012-07-25

晓之以利

北京一场雨,倒也冲刷出些有意思的现象.

暴雨当夜,微博上除了惯例的就人扩散之类的话,当然也少不了各类有依据没依据的评论批评.
虽说一个现代社会,允许人发表自己的言论是种权力,尤其在批评政府和谴责不道德现象上.
但这并不构成谴责即是正义或合理的理由.

无端的指责其实并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规模化之后,更显人群的无理取闹和不冷静.

比如雨后贴违章罚单这件事.
尽管从道义上来说,众所周知的都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车子开不走.
但是从规章制度上来说,无论是执行的人员或者机构都没有义务一定要免去罚单.
在政府没有明确指导的情况下照章办事也不无合理.

况且,即便要指责政府的不作为,但在法律流程走完之前,该付出的照样付出.
这才是一个应该有的所谓法制/契约社会.

尽管,实际上几乎没什么可操作性.
但无论怎么说,现在的法案至少都还是在经过合法流程的.
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个人也难辞其咎.

然后是关于所谓遇难37人的说法.
对于稍有统计基础或者熟悉使用搜索引擎的人来说,很容易理解不过是种大样本下的“巧合”而已.

只不过由于自觉不自觉的心里和所谓公信力的丧失,人们只会接受自己希望的“事实”.
也就是某些人所谓的当代的“分裂社会”.

各个阶层都只相信自己觉得是真相的事实,而对之外的都抱有或多或少的敌意.

尤其在一些各种目的的刻意造谣的情况下,更是契合某某党惯用以形容的“不明真相”和“煽动”.
比如某社科院研究员对北京民政局的刻意造谣.

而像谴责出租车雨天涨价之类的事情,从动机上来说,这是完全的市场驱使,而且出租公司自然有相关的规章可供投诉和操作.
对于司机而已也很自然地是有收益才会这么做的.
尤其非正规渠道的所谓黑车.

总之,这整件事情就像中国当前社会意识的一个缩影.

人们渐渐地有了权力意识,开始追求自己的所谓正义,尽管还是属于原始的”自私“的状态.
但至少有了这个意识,懂得去谴责.

剩下的就是的真正的公共意识的觉醒.
毕竟,懂得自私之后,就知道什么是自己应得的.
那么到懂得并做到什么是自己不应得的也为时不远.

或者说,当人懂得了用利益决策行为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就简单多了.

晓之以利.
如此而已.

2012-06-26

关于Dutch Auction

dutch auction,简单地说,就是首先出价的人获得竞拍品.
因此在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的并且目标是最大化收益的时候,对卖家而言dutch auction较english auction有利.

因每个竞争者都是有自己的心里价位的,dutch auction保证了实际上心里付出最多的人得到.
而English auction实际上是对次高的心里价格.

实际起源的dutch auction可能稍微复杂些,因为对于一批鲜花,首个叫价者并不需要完全承诺买下所有的鲜花,而可以只认购一部分,余下的继续拍卖,直到所有鲜花都被承诺购买之后,所有成功竞买的人以最后那个价格买入,而不是承诺之时的价格.

这里,如果所有人都只买入当前的一部分的话,看似是有可能以接近于零的价格买入鲜花的.
但是稍微算下.

假设有S数量的花,n个人竞争.m是市场卖出价,L为合作时能压低的最低价格,p为个体优于合作临界拍卖价格.
那么m-L就是合作时每单位花的收益,以均摊的方式的,合作情况下每个人的收益是(m-L)*S/n.
非合作收益则是S*(m-p)
则只要S*(m-p)>=(m-L)*S/n有解,即p<=m-(m-L)/n的时候,不合作优于合作.

上面,如果认为L趋于零,n无限大的情况下,近似地p是接近市场价格m的.
更进一步地,接近于某个个体对市场价格的估计.

剩下的问题是,当某人在价格p的时候,是否存在一个k买入数使得合作还是有益的.因上述只是简单的均分结果.

对于价格p,则不合作的收益是确定的(m-p)*S,而合作的单位收益是(m-p)*k,明显退化回不合作的收益了.

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它的成交价格跟市场平均价格相关,在不对称的情况下,它自然筛选出了最不利的参与者,对于拍卖者而言,最大化了收益.

简单来说,dutch auction更偏向于强调损失.
而english auction倾向与保证收益.

2012-06-10

所谓均衡

一个社区久了,老人们因为新人的加入而渐渐离开的现象似乎也挺有意思的.

人与人之间socialization和social influence造成的结果是趋同.
也就是说共同性会扩大和加强.

反过来说,对于特性鲜明的新人来说,如果这些共同特征不太普遍的话,就会比较难以融入已有的社区氛围.
毕竟文化不同.

如果恰好这时候社区膨胀比较快,那么对于小众的原有社区成员群体来说就有一种比较明显的文化冲击.
即社区出现大量的原有群体之外的文化.

进一步地说,如果旧文化和团体不愿意或者说不适应新文化和后来慢慢形成的新团体的话,就有可能做出分裂社区的行为.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人员的发展和自我圈子的进化过程与原有社区的发展已经不同了.

所以,对于越是小众或者越是专业面特定的群体越容易出现这种因增长带来的旧有核心团体成员的流失.

那么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或者说缓解的么?

矛盾的根源在于新旧文化的冲突和无法互相融合上面.
如果能做到自然融合当然是最好,但是对于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的社区来说,总会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又并非一定能让新人迅速理解的.

所谓文化壁垒.

对于新人来说,在一个成型社区就是一张白纸,会如何成长取决于与社区如何交互.
而社区的交互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不论是新人还是旧有成员.

前面提到,潜在的分裂原因在于老成员对新人的不接纳或者说旧文化的准入门槛较高.
而新生力量会形成新文化的原因其实还是和老社区的不兼容导致.

于是,归根到底,解决问题的契机还在于如何让原有成员更"开放".

那么会造成封闭的根源又是什么?

旧有社区闭合前也是会吸收新成员的.
毕竟只要是团体就总会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于是,问题在于是什么促成了这种闭合?

思维的极化和趋同导致了人思维的接近,从而使群体具有鲜明的,从个体到整体的一致的特征.
换句话说就是变得区分容易,识别度高.

当识别特征比较少的时候,反过来说就是区分度比较低的时候,并不是没有拒绝的情况,而是拒绝的概率较低.
因为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对方有明显的不同于群体标准的地方.

而慢慢地,细化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共同价值观,就使得区分相对明显了.

明显的区分度为冲突的发生提供了一个事实标准.
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发生冲突.

那么冲突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或者说,这真的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么?

人所见处理的信息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于是,在没有达到这个临界点的时候,总是能够吸收新的东西,对于新的事物的接受度也相对来说宽泛些.

随着信息的流动加快,在接近bandwidth的时候就必然需要一种机制去帮助做信息流的整理和限制.

对于熟悉和常见的信息流以及思维方式处理起来总是相对容易,
而对于未曾见过的或者稍陌生的模式总会需要花费较大的代价去接受.

于是,越是的东西就处理地越快.
相对来说,就是熟悉的东西接受的越来越多.
反过来说,就是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处理能力相对地被限制了,从而在新旧的相互交流当中出现了交互的延迟.
而这种延迟从整体上看,对新文化群体来说就是对旧团体的选择偏向较弱.
从而从整体的信息流来说,出现了新旧团体的明显的信息内聚回流,从而使得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从总体上看是在减弱的.

于是观察起来就是出现团体之间的互相拒绝和对抗.

所以,对于这种社区分化现象,所采取的方式应该是优化信息网络的流动传播方式.
要么提高个体的信息承载量,延迟分化的时间.
要么通过多样化信息的方式,平坦化对不同信息的认知成本,使得各类交互具有均等的置换概率,不至于因为“较为熟悉“而降低被置换的权证,减少极化导致的内聚.

2012-05-01

所谓宗教

看 金枝 ,读到关于求雨的各种巫术习惯的时候忽然发觉,这其实跟当时的社会需求有关吧.

农业为主,自然是靠天吃饭,尤其在无法弄清下雨原因的时候.

这种"崇拜"虽然说是出于"无知",但究其本质还是因为对于天气有着不可替代的需求.
有所求的屈服.

巫师/祭司拥有"控制"天气的能力,而后成为王.
或者不同于金枝的见解,是统治的原因使得最初的王制需要这种巫术的装饰.

不论是何种,毫无疑问的,都是基于人民需要"丰收"以求生存这个前提的.
也就是说,人们屈服的,是对于生存来说至关重要的资源的所有者.

泛化一点说,人是会"屈服"于自己有所求的一方.
换句话说,所谓的"信仰"其实就是人的所谓"追求".
而一群人或者社会的追求,或者说价值取向,大概就是所谓的"宗教".

"追求",也就意味着不是原本已有的,或者说可控制的.
若是原本已有的,那就无需再求.
若是自己"可控",那就无需"因为需要而屈服".

所以,大概可以把"宗教"和"信仰"划个等好.
只不过前者描述的是一直约束状态,后者则是这种姿态的进行姿态.

于是,对雨的崇拜表明的是对雨的需乞.
对特定事物的社会集体性崇拜则是表明大众对该社会的集体需乞.

社会性的某种特定崇拜,其实反映的就是社会的集体价值取向.

"宗教"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一群个体的特定角度的价值取向的交集.
从每个人的"追求"到一群人的"宗教".

而这种"现代宗教"概念下的"宗教"领袖,或者传统点的说法,接近神的人或者曰神的代理人指的就是在这一特定追求中,较其他人更接近于"最终"/"终焉"的人.

通俗点说,一个人所崇拜之"偶像"必是其所推崇的价值取向中至少优于自身的人.

崇拜某些东西,自然就有因何而崇拜的理由.
而这理由就是其所谓宗教.

2012-04-16

山寨城与山景城

网易借新闻客户端的事情又把腾讯的抄袭问题提到台面上了.

于是不少人又开始出来对这种赤裸裸的抄袭义愤填膺.
且不管其中有多少人自己也曾经或者正在"借鉴"别人的作品.

有人说国外创意的命运是或成为巨人或被巨人收购,而国内的下场要不是悄悄死掉,要么就是被腾讯山寨.

仔细想想,好像缺了点什么.

如果一个产品,仅仅靠类似的UI和体验就能够被人取代的话,那至少说明它本身多少存在缺点.
居然会让人轻易地带走艰难培养起来的用户.

或者直接说,用户本身的认可和忠诚度不高.
对于使用者来说只不过是两杯白开水的区别.

也许有人会说,腾讯还有可怕的用户基数.

但用户基数这种问题,有时候其实意义不大.
腾讯的用户基础是IM基础上的各个生态区的缠绕系统,看上去确实人数众多.
但是细分的话,其实是多个交集不多的子系统.
即是说,整个看似整体的群落,实际上是不同功能的受众的集合.

一个产品的目标用户估计也不可能是所有人.
因此,从功能出发的话,基数问题其实腾讯并没有那么明显的优势.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连接腾讯各枝干的毕竟是最原始的IM系统,即使不是IM用户,也是纳入在腾讯的Social network里的.

但前面说了,这个social graph并不是一个非常完整强壮的连通图,多多少少还是有明显的聚类的.

因此,如果说腾讯仅仅利用用户基数就能够超越模仿对象,那么也应该归结于用户并不具有很高的认同感.
先行者的迁移成本低于后来者,这本来就算一种失败了吧.

那么,如果以资源优势论处呢?

腾讯在资源上有什么优势?

资本的能力体现在研发和市场上.
研发方面的开销在于人才和和必要的物理支出.

如果是输在人才上,那也从侧面证明是技不如人,产品不及对方从而被市场而不是腾讯淘汰的.

市场方面,如果说是因为原有用户流失,那同样的,这是因为产品本身不如别人.
消费者总是选择对其来说更符合需求的东西.

所以,如果是资本差距的话,那么应该是体现在物理支出和新市场开拓的成本支撑能力上面.

于是,应对所谓抄袭的策略就相对明显了.
物理支出是跟外界无关的.
它的开销应该属于可控范围.

毕竟如果是因为不能支付服务器成本之类的原因而从市场消失,这也不能怪腾讯.

引申的一个问题就是“盈利”的方式.
当然,如果没有明确清晰的盈利方式,又没有足够的钱烧到有头绪为止,这也不能怪腾讯.
大家都只是在烧钱探索而已.

如果成本在初期就确定不能够负担或者有明确的警戒日期,那么这其实是已有的死亡预告而已.

因此,在开始诅咒腾讯钱多之前,务必查看钱包,如果即使没有腾讯也会在明天饿死的话,那也就不要装作满腹委屈的乌江样了.

在确定物理支出没问题之后,考察剩下的新市场开辟问题.

就宣传推广而言,确实腾讯虽然有大而不紧密的结构系统可供借用,在媒体接触率上有天然的优势.
因此,如果是同等功能和体验的产品,自然是先入为主.

这里如果有信心认为体验功能什么的是腾讯模仿不过来的,那自然,影响不大.
因为就现代的传播速度来看,优劣替换的速度还是相对能体现公平的.

但有时候不是产品始终都能优于对方的.

因此,需要换一个角度思考.
想想主动开辟新市场是否是盈利的必经之路.

换句话说,盈利的基础是否在于尽可能广的用户基础.
如果不是,那么推广能力的所谓弱势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如果盈利方式是依靠所谓的长尾的话,那么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主动"挑衅"腾讯了.
毕竟,虽然业务没有直接交叉,但最终市场确实直接兵戎相见了.

所以,要免于说被腾讯抄袭所累,那只是得让自己有些"与众不同"才行.

2012-02-19

倾斜的制度

动笔的起因是看到国内某招聘网站的一个广告,大致意思是还的工作等价于月薪8k.

无意讨论所谓好工作的定义,只说既然能做得出8k这个水平,那么大概也是有所根据的.
也许是自己用户的数据,也许是从所谓的公开统计渠道获得.

这里想说的其实跟以上关系不大.
只是缘起又想到了所谓的薪酬保密制度.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贸易不对等,或者说信息不对称问题.
当然,作为一种博弈手段来说,于用人方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临时对策,毕竟博弈比拼的其实是谁更了解谁.

雇员间的相互薪酬保密也不能说就没有积极作用.
但作为制度固话下来就不能说是尊重隐私之类的问题了.

说到底,还是为了避免不平衡引起的各种问题.

但是回过头来看,这种不期然的结果,本因是最初的不平等交易所致.
它的牢固性建立在信息能坚守多久不被公开.

所以,要打破的话,其实很简单,而正因为此,所以有颇多人把它立为天条.

那么这种模式一定对于公司来说是较优的选择么?

未必.
前面提到,这种制度的可靠性建立在信息私密的时间长度.
换句话说,就是看雇员需要花多长的时间来填补这个信息缺口,然后开始重新博弈.

注意到一般来说,在公司内,这类信息的流动其实是受限的.但是公司外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场所.
于是,实际上,这种信息的私密程度的可靠性保证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牢固.
壁垒的效果多数时候屏蔽的只是公司个体情况,而非行业状况.

那么,在屏障消失后的新一轮博弈里,也就是所谓的跳槽决策中,决定胜负的关键一点就是动态的薪资差额和其他诸如人脉经验等固定资产的计算结果了.
如果浮动的薪资差值小于其他附属价值,那么跳槽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为了维护这种依靠不透明而运作的制度,那么一家公司就必须投入更多的,能够在二次博弈时添加有利计算的砝码.
诸如技术,诸如文化,诸如氛围,诸如理想等.

而这些东西大概是因人而异的.
虽然从统计观点来说的话,总有些是比较共同且廉价的方面.
比如工作环境等,算是一次性廉价投入,惠及的还包括未来加入的员工.

到目前为止的话,貌似这套系统运行地还颇有效果.
最直接的是用了相对少的投入,获得了同等程度的收益.
加上通过对跳槽率等的考察,将填补薪资差额的周期人为筛选后拉长了.

如果不树立这种坚壁呢?
虽然并不影响上述提到的一些好处,但是有一个明显的成本缺陷.
而这个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能说是不敏感的.

所以,这是一种好的制度么?
对于企业单方面来说,只要能够延迟跳槽的时间,减少次数,增加无形的跳槽成本,那么答案很明显.

反正现代多数企业崇尚的是流程标准化,方便随时替换,而不影响机构的运作.

于是,自谋多福吧.

2012-01-03

起司猫的买卖

  想想,肯德基起司猫的流行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为什么能流行?

  起司猫本身的品牌因素应该不是原因之一.
  尽管,之前过诸如哆啦A梦之类的周边营销活动,但是起司猫的应该还算是小众.

  从各处timeline上看到的情况,大概是因为其造型的原因.

  造型可爱是一个因素,但是,从销售上来说,它其实是作为四款套餐的一个附属品.
  尽管从实际的销售上来说,可能它才是消费的主要目的.

  那么,如果把它单独销售呢?
  还能有如此的流行度么?

  所谓流行,也就是扩散到了比较广泛的人群中.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比较容易地就接触到了相关渠道.
  
  假设一下,如果发行商不是肯德基这种在一二线城市的各个角落都随处可见的商家,而是一些规模较小,分布没那么密集的,其结果会如何?
  至少从人获取的成本上来说,增加了许多.
  而由于接触的人少了,自然能扩散的程度就低了.
  
  那么回到刚刚的问题.
  如果是单独销售呢?

  人购买的目的是因为造型能引起某种共鸣,而售卖的便利性使得购买这个行为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
  但低成本就意味着利于销售么?

  明显,促使人产生购买行为的根本还是需求.
  或者说,对物品的价值估计.
  
  不论是理性消费还是非理性消费,都不过是某种形式的决策.
  而影响人作出决定的因素在于,如何尽可能地最大化收益.
  
  所以,买不买起司猫取决于,对于买这个行为带来的收益价值到什么程度.
  试想一下,如果它价格高到一个很离谱的水平,买的人或许就没那么多.
  
  但多高才算是高呢?
  这个或许就是该模式一个有趣的地方之一了.

  起司猫的价值其实你对它的喜欢程度.
  而"喜欢程度"这种东西是很难精确量化的,且因人而异
  换句话说,它具有一个比较宽泛的浮动范围.
  
  所谓的可接受程度在于对基础成本的估计,加上自己对于自己可接受范围的一个加成.
  某种程度上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对该类物品可以接受的最高定价.

  也就是说,在这种非功能性消耗里,商家可以腾挪的空间更多.

  但非功能性也就意味着非必要性.
  能让土司猫变成必要的么?
  
   即使能,那么就不是非功能性消费了,于是决策的时候将会更趋于理智,"溢价"空间也就自然变小.

  于是换个思路.
  所谓的必要性消费,通常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或者说消耗是持续的.

  于是,把套餐和起司猫放在一起,持续性需求和非功能性溢价搭售在一起,似乎就很完美地糅合了两者的长处.

  用起司猫的溢价空间,变相地拉升或者说摊平差价.
  用套餐这种功能性消耗夹带扩散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想想,交易这种行为还真地很难说理性.

  所谓的理性,不过是所感知的条件的多寡差别罢了.

聊聊卡布里尼

最近看了部片叫卡布里尼,算是可能这段时间来比较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故事也不算复杂,就是一个意大利修女去美国传教,建立慈善性质医院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很一般的西方普世价值主旋律. 但是如果换一套叙事手法,比如共产国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广厦千万间的角度来看的话,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