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6

山寨城与山景城

网易借新闻客户端的事情又把腾讯的抄袭问题提到台面上了.

于是不少人又开始出来对这种赤裸裸的抄袭义愤填膺.
且不管其中有多少人自己也曾经或者正在"借鉴"别人的作品.

有人说国外创意的命运是或成为巨人或被巨人收购,而国内的下场要不是悄悄死掉,要么就是被腾讯山寨.

仔细想想,好像缺了点什么.

如果一个产品,仅仅靠类似的UI和体验就能够被人取代的话,那至少说明它本身多少存在缺点.
居然会让人轻易地带走艰难培养起来的用户.

或者直接说,用户本身的认可和忠诚度不高.
对于使用者来说只不过是两杯白开水的区别.

也许有人会说,腾讯还有可怕的用户基数.

但用户基数这种问题,有时候其实意义不大.
腾讯的用户基础是IM基础上的各个生态区的缠绕系统,看上去确实人数众多.
但是细分的话,其实是多个交集不多的子系统.
即是说,整个看似整体的群落,实际上是不同功能的受众的集合.

一个产品的目标用户估计也不可能是所有人.
因此,从功能出发的话,基数问题其实腾讯并没有那么明显的优势.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连接腾讯各枝干的毕竟是最原始的IM系统,即使不是IM用户,也是纳入在腾讯的Social network里的.

但前面说了,这个social graph并不是一个非常完整强壮的连通图,多多少少还是有明显的聚类的.

因此,如果说腾讯仅仅利用用户基数就能够超越模仿对象,那么也应该归结于用户并不具有很高的认同感.
先行者的迁移成本低于后来者,这本来就算一种失败了吧.

那么,如果以资源优势论处呢?

腾讯在资源上有什么优势?

资本的能力体现在研发和市场上.
研发方面的开销在于人才和和必要的物理支出.

如果是输在人才上,那也从侧面证明是技不如人,产品不及对方从而被市场而不是腾讯淘汰的.

市场方面,如果说是因为原有用户流失,那同样的,这是因为产品本身不如别人.
消费者总是选择对其来说更符合需求的东西.

所以,如果是资本差距的话,那么应该是体现在物理支出和新市场开拓的成本支撑能力上面.

于是,应对所谓抄袭的策略就相对明显了.
物理支出是跟外界无关的.
它的开销应该属于可控范围.

毕竟如果是因为不能支付服务器成本之类的原因而从市场消失,这也不能怪腾讯.

引申的一个问题就是“盈利”的方式.
当然,如果没有明确清晰的盈利方式,又没有足够的钱烧到有头绪为止,这也不能怪腾讯.
大家都只是在烧钱探索而已.

如果成本在初期就确定不能够负担或者有明确的警戒日期,那么这其实是已有的死亡预告而已.

因此,在开始诅咒腾讯钱多之前,务必查看钱包,如果即使没有腾讯也会在明天饿死的话,那也就不要装作满腹委屈的乌江样了.

在确定物理支出没问题之后,考察剩下的新市场开辟问题.

就宣传推广而言,确实腾讯虽然有大而不紧密的结构系统可供借用,在媒体接触率上有天然的优势.
因此,如果是同等功能和体验的产品,自然是先入为主.

这里如果有信心认为体验功能什么的是腾讯模仿不过来的,那自然,影响不大.
因为就现代的传播速度来看,优劣替换的速度还是相对能体现公平的.

但有时候不是产品始终都能优于对方的.

因此,需要换一个角度思考.
想想主动开辟新市场是否是盈利的必经之路.

换句话说,盈利的基础是否在于尽可能广的用户基础.
如果不是,那么推广能力的所谓弱势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如果盈利方式是依靠所谓的长尾的话,那么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主动"挑衅"腾讯了.
毕竟,虽然业务没有直接交叉,但最终市场确实直接兵戎相见了.

所以,要免于说被腾讯抄袭所累,那只是得让自己有些"与众不同"才行.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