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逛了下田贝水贝的黄金首饰.
就纯消费者角度来说,还是挺容易看出普遍点的.
一个是跟华强北之前一样,是个区域性的特定商品种类集散地.
可能少有不同的是华强北的电子器件属性决定种类上过于庞大,某些价格透明度可能不甚人意.
而特定到黄金这种首饰的话,虽然也是店面林立,但定价模式还是相对单一的.
一般来说就是根据所谓当日市场金价加上加工费构成.
消费层面的话,金价在这种市场模式下相对来说是透明的.
尽管理论上来说,是可以构成某种区域辛迪加强行制定非市场平价金价的.
但是从宏观上来说,这不是一个纯须区域性市场.
也就是说,并不是除了此地之外没有其他公开市场的.
所以联合金价这种非透明操作空间还是不大的.
而且理论上来说,这些首饰商的盈利模式可能也并不是这种纯零售/批发的模式.
更可能的是一种类金融的结构化期权模式.
按现在480一克的黄金市场价来说,已知的加工费在15-30之间.
回收价的话是在当前名义价格上减个10元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以储蓄/理财的形式购买黄金首饰的话,买入的盈利边际需要在金价的5%-8%左右.
按照现在2.5%的利率标准换算的话,大概相当于4年期看涨期权.
这是纯买家侧的一个简单模型.
而对于卖家侧来说,情况可能就复杂一些了.
因为首饰到底是出售的一种黄金现货.
这也就意味着卖家必须持有一定的黄金实物.
尽管理论上来说,首饰商可以用某种黄金期权锁定抹平黄金价格成本.
但不管怎样,从长期或者宏观上来说,卖家的持有成本可以认为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常数.
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基础盈利区间.
即极端情况下卖家的持有成本在减去相当于常数的加工费之后,依然是负的.
或者简单来说,卖家的利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为:
Profit = Gold(n) - Gold(0) + Curving
即期末的金价Gold(n)减去期初的金价Gold(0)加上一个相对于金价基数浮动的固定加工费Curving.
所以宏观上来说,它的利润存在一个直接的双重buffer空间.
因为利润由金价价差和浮动加工费控制.
长期看,非极端情况下是可以保证一个固定的Profit的.
在考虑周转率固定的情况下.
这个Profit就是某种形态的固收.
按照前面的10%左右的差价空间计算一年周转的话,就是一个年化10%的固收产品.
当然这是按照回收加上高加工费计算的.
但即使按照一个相对保守的估算,4%左右的年化还是有的.
这里的另外一个硬性假设就是1年的黄金周转率.
看了下一些研报的数据,存活周转率方差比较大.
大多数可能在2-3左右.
在不考虑实际销售情况的前提下,理论上来说固收可能在8%-30%的区间.
当然前提是不考虑实际的销售展开/市场竞争情况情况.
毕竟这是一个更为动态的变量.
如果考虑一些设计/品牌溢价的话,那是另外一套盈利模式.
虽然理论上来说两者并不是互斥的就是了.
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存在着这么一种形态的生态链.
比如品牌公司的高阶产品的利润空间可能主要在IP溢价.
毕竟这时候成本还需要加上营销和设计方面,纯利润比例上可高也可低.
而像水贝这种零售批发代工一体化的区域的话,对于一般工艺可以有各种级别的仿品,甚至是刨除品牌溢价的非贴片成品出现.
这个层级的盈利模式可能就是纯粹的理论上可以靠周转率的白粉生意了.
尤其从微观上来说,给定一定的版型/设计,这些商家是可以做各种微观上的大范围适配的.
因为原品牌可能在克数和具体工艺上有着相对固定的几个款式.
对于不同消费层级的人来说,并不具有一个比较弹性的适配空间.
而一般珠宝商在自己特定的价格定位区间是可以通过保持外观一致趋同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克数比如中空,工艺细节的劣化/量产化来达到成本和价格的相对大范围弹性区间普适的.
所以如果非要说这种周转率游戏的区分点的话,可能就在于针对这种价格弹性的成本能力了.
一种极端的形态可能就是对各种版型的快速劣化适配能力.
毕竟抄版型可能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难的可能是在给定客群定位的预算约束下实现尽可能的外观体验还原.
以及对于不特定群体的不特定需求的成型成本.
就像可能类似服装行业的单一样式的流水线生产成本如何轻量化的一个问题了.
而对应的,版型/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思路可能并不完全是设计的事情.
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工艺的成本,提高侵权成本以及对应的实现成本.
另外可能需要的就是对这些特殊工艺的宣传植入.
毕竟有些工艺并不是明显可见的/显著本质不同/恒久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