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

两个电影及其他

看完死侍与金刚狼.
倒也不是有什么太大的粉丝热情,只是有些感慨.

算一下,人生也差不多过半了.
有些想法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

就像想用随着年纪增长这个表达的时候,也会犹豫退却下.
尝试用随着时间之类的表达.

年龄是个什么意义?

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经历与日渐消失的新鲜感之间的拉锯.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不要给自己设限.
想做什么做什么.

本质的还是说可能性大于变化.

时间久了,大抵也不一定是可能性变少了.
而是变化变少了.

套用句俗话就是变化的只有变化.

就像片子里金刚狼因为不在意/逃避/醉酒,而错过了救其他人的机会而抑郁余生一样.

很多事情变得无所谓或者麻木不仁无以为意了.
尤其在草台班子理论的洗脑下,很多事情一定程度上的觉得无所谓了.

X-Man和人类的纠葛冲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所以有矛盾和甚至局部战争也正常,过两天就好了.
殊不知这是狼来了之后的这次不一样了.

大致就是这么种心态.

也可能是像前段时间看的Joker 2.

在陈奕迅般的自我浮夸陶醉后,还是回到监狱被脱下裤子连累别人才明白一切的无意义.

Joker之为Joker在于它就是Joker.
这种同意反复循环递归世界的坍塌在于无间道梁朝伟想做个好人的瞬间.

无非是另外一种的对于boring生活的叛逆.
只不过这次叛逆的是叛逆本身.

就像看着Lady Gaga只能以女性身份出演哈利奎茵而不能本色出演Joker本人意义.
虚假的或者旧时代的Joker只想回归生活做个好人.

有时候会想是这个世界变无趣了.
还是自己真的老了.

前段时间又翻了些开源项目的代码.
发觉少了以前看代码时候的那种会心一笑的场景.

可能也并不是说代码质量不够好,不够多技巧,或者想法不够新颖.

像Clickhouse的Merge Engine(非Merge Tree),运行时归并异源数据为统一View,倒也不是没有提起一点精神.
但是在现在所谓DataLake之类概念横行下,只不过是野心放在哪一层的问题而已.

要么都是支持catalog/external试图把数据在meta层面归纳过来管理.
要么是像Velox试图做个跨模式的execution engine.
又或者像Arrow/DataFusion一样,干脆把数据交换格式和执行计划做成某种形式的IR.
甚至于像Spark一样,小孩子才做选择,既有catalog又有remote plugin还有事实上的IR.

无非就是老生常谈的在存量环境里尽可能的占位.

就连偶尔翻下Google的论文,也难免会有toB的这些所谓大数据架构和实现相关话题.
尽管有些可能确实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过跳脱出来看,像stream process也不过是套个kafka类的merge策略而已.
虽然在比较abstract的层面来说,确实逻辑上的stream可以是构成上的fragment构成,剩下的就是存储的选择和runtime归并问题了.

可能这就像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更多的是比拼的工程能力.
毕竟理论创新已经到了一个天花板时期,很难再有新的东西了.

所谓的智子时期.

这么一想的话,似乎也有些能理解理论物理的尴尬局面了.

但你也很难说,这到底是因为世界乏善可陈,还是自身的问题.

像支撑deadpool的是什么,奔溃joker的又是什么.

如果说共同点是美式family情节的话,那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是美式,为什么是family了.

最近有段时间也会开始反思所谓的政治立场问题.

从年轻时的愤青,到读了点西方理论的自由派.
再到草台班子渐长的中间立场.
然后是自觉的算马克思/社会主义信徒/理解了.

有那么段时间看到别人发表的以前各个阶段可能也会说的话,会有一种可能算是说服的冲动.
也可能是好为人师的中年心态.
虽然大多时候都抑制住了,但总的来说倒也不能说是了然无趣漠不关心的.

甚至有时候可能还是偏所谓粉红的.
尤其在所谓意识形态问题上.

就像刚刚谈到美式family情节的时候,也算条件反射式的会对美式有种对立情绪.

倒也不是仇视或者其他什么.
只是一种可能是矫枉过正的警惕感.

毕竟相对来说,东西方各自的表面价值观上,西方很多是比较tricky和ridiculous/drama的.

就像你很难在一个倡导私有产权神圣和自由竞争至上的语境里,认为生而平等/equality是不矛盾的东西一样.
在这种宏大而片面的叙事里,习惯性地试图跳出这种看上去context-free的价值观导向,去寻找context- aware的部分.

但它的问题在于,思路上拒绝了其隐含的积极意义一面.

就像你认为它不现实,但不代表它的一些取向和行为不值得考虑意义.

甚至于所谓对立面的东方/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种过于over optimistic的理论描述.
基于的也是一种不算矛盾,但是过于大胆的本质基于过剩的解决思路.

所以跳脱来看的话,就像马克思晚年在哥达纲领批判里对最低工资之类的批判和嘲讽一样.
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枷锁.

最低工资或者说社会主义这个描述本身的一定程度的畸形和冲突在于它本质还是在所有制归属问题上的论证.
最低工资保障基于的也还是所有制归属问题之后的分配保障制度.
强调的是由所有者/雇主进行的再分配.
本质还是所有权导向的.

就像社会主义理论虽然本质上把异构的私有产权归纳到集体/社会所有这个虚拟唯一实体下面,但是它的理论基础和衍生论述也还是基于所有权展开的.

所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才会重新把最低工资攻击本质为基于所有制展开而非面向分配设计.

因为他可能直到晚年才意识到论述结论的分配/再分配导向才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应该基于的论点.
而不是试图在所以制框架内反对所有制.
尽管从结果上来说,这种论述确实指出了所有制结构的弊端.

于是基于分配/再分配设计的系统形式上就可以是所谓的公有制,也可以是私有制.
只有能够保障分配/再分配的执行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代政府本质上都应该是在主动或者被动的面对和解决贫富差距和收入不公问题.
只不过系统设计上,会受到对应体制的制约和阻碍罢了.

所以,如果说指责或者定性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已经不重要了的话.
那么衍生的意识形态对抗还重要么?

否定的原因在于本身是个虚无的命题了.
而肯定的原因大抵在于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现实政治的综合竞争strategy.

就像在当下问一个人关于某个观点的想法态度一样.
恐怕本人也很难明确地说是自己的观点,还是被植入的观点.

可能就像现在流行的AI/LLM一样.
看上去多元fancy前景无限.

本质可能只是复读机的hallucinate.

maybe that is the boring part.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