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变数

 等红眼航班,稍微理了下川普的策略.

机制上来说,目前关税的做法是并没有他理想的交易模式,大部分臣服.

欧洲的暂停汽车进口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一种反制试探.

毕竟从目前来看,马斯克是川普版图里最脆弱或者说最容易有显著崩溃作用的一个环节.

反特斯拉的行为和非新能源车的国内市场供给矛盾不仅会对特斯拉进而影响马斯克立场,更重要的是对于普遍认识的所谓红脖对非新能源的喜好与随之而来支持情绪反转,对于川普来说都是挺致命的.

而要拯救特斯拉,目前已经做的是利用xAI收购X去可能间接地补偿之前收购X的股权质押,从而缓解特斯拉的困境.

加上AI的风头和Open AI和解是有可能让马斯克坚持下来的一种结局.

但考虑到这两家公司的实控人的性格和行为过往,大概率也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那么,如果考虑国有化特斯拉,或者以某种形式政府注资呢?

这个历史上也是有类似案例的.
甚至恰好是同为汽车行业的通用.

以一个国家安全或者战略投资之类的救助法案定向注资程序上也是说得过去的.

而且本身已经有了一个星际之门的定向策略,剩下的可能只是如何通过的问题.

这个路径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就是马斯克和川普的关系,以及夹杂的4任职利益冲突.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传闻马斯克辞去DOGE职位的也算有一种相对积极的可能性解读.

如果退而求其次让xAI去做这个通道的话,那么由于本身未上市,去操作特斯拉就大概需要一个私有化过程.
这个行过往看,特斯拉那边是不太容易通过的.

当然,考虑到当下的舆情和马斯克的现状,现在私有化变成可行也不算意外.
毕竟跟之前不同,现在可能存在负资产可能,会顺利允许也可以理解.

但相对来说,是不如直接国有化特斯拉来得干脆和少变量的.

不过即使争取到马斯克坚持下来,按照目前烽烟四起,诸侯蠢蠢欲动的情况,可能川普大棒之后的胡萝卜策略也没办法施展了.

毕竟形式上来说,对中对美,第三方都是可以谈而不是之前一边倒的制裁局面.

甚至于基于这个共识,美国在继续以抑制中国策略的时候,可能需要反过来出让利益于盟友,以换取协同步骤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了.

但是这样问题就变成了川普是怎么看待中国和MAGA的关系了.

如果事实上确定地认为制造业回流的障碍在中国制造,那么确实出让利益遏制中国是一种可选项.

而如果制造业回流是一种general的回流,那么出卖利益就是一个不必要的交易选项.
因为在跟中国意外的国家比较的时候,美国制造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弱势.

甚至于在对比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时候,还具有一定的制度上的低福利低人权优势.
加上相对的,还有经济和制造基础的优势.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向万国征税这个思路就显得有条了.

作为一种general的回流策略,目前这种粗暴的根据逆差计算penalty的算法就显得某种程度的smart了.

直接量化了一个谈判的目标值,交易的negotiation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明牌的,在具有优势的情况下.
而在相对对等的情况下,也相当于把用什么交换的问题丢给了对方.

只有在遇到没有优势的对手的时候,才会显得手足无措.

于是除开中国,欧洲和其他盟友的策略最终都会回到用什么跟美国交换的一个问题上.

如果沿用以前的联美抗中路线,那么由于美国其实并没有太特定的对抗目的,更多的是taking advantage of their ally,所以可能实际上是作为巴黎和会中中国的角色了的.

而如果是渐中立的状态三方互有合作的话,倒是存在某种形式上的re-globalize的可能性.
只不过各方的优势产业能力会跟之前有所差异就是了.

至于中国,在这个变化当中更多的是思潮能不能转变协同的问题了.

这个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是个更大的变数.

毕竟政策被舆论裹挟而被打乱节奏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变数

 等红眼航班,稍微理了下川普的策略. 机制上来说,目前关税的做法是并没有他理想的交易模式,大部分臣服. 欧洲的暂停汽车进口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一种反制试探. 毕竟从目前来看,马斯克是川普版图里最脆弱或者说最容易有显著崩溃作用的一个环节. 反特斯拉的行为和非新能源车的国内市场供给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