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汶川地震,举国纷纷.
一年后,依然纷纷.
有太多的东西没有得到解释,有太多的东西无法解释.
在哀悼的信息重新遍布的今天,明处的舆论教育着人们,紧记死者的哀伤.
而暗处的,舆论的来源,无法得知.
谁在推送着消息,或许无关紧要.
毕竟,死者是值得尊敬的.
但是,在一个神奇的环境下面,不得不对一切保有一丝的怀疑态度.
或者说,生活的经验已经让人失去了信任的勇气.
在频繁看到的正反面消息当中,事实是什么,已经变得有些无关紧要了.
因为看不到,也可能是因为不能看.
面对围城,有些时候宁愿去相信负面的消息.
人性本恶,这或许有些黑暗.
但求生求全的本能却是无可否认的.
不论校舍的倒塌是否跟其他因素有关,不管最后能不能得到合计的死亡人数.
也许,这一切其实已经有了结果,只是由于微妙的原因,不得,也不能得志.
在围城中,有东西防御着外面,保护着一些东西.
所保护的,也许是诸如你我般的凡人,也可能是那殿堂上的贵族.
无所谓,只是它肯定在保护着某些东西.
不然,紧闭的城门会有打开的时候.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诸如鸡鸣狗盗之徒翻墙越壁地传播着它们口中的事实.
那是事实么?
无从考证.
墙内无所见,墙外可能闻?
宛如在棺材中,生死隔离了般.
也因此,或许更有哀悼的理由.
在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漂浮在汶川上空的时候,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偷偷在汶川艰难爬行的时候,更应该做些纪念和悼念.
悼念那些还不曾忘却的伤痛,以及一些莫名的病因引发的头疼脑热.
国人或许都是病的,无论在汶川之前,还是之后,所以才有了这等的悲剧.
在奉死者为尊的国度,却连死者在何也说不清道不明,也算是一种病态了.
自我意淫的病,和被迫自我意淫的病.
也许如同狂人般,看到的一切都是字缝里写着杀人的喜剧书.
只不过抱着厚重的黑色书皮.
长年的冷笑,将面目拉扯成像是天生的怀疑狂.
难怪有着诸多的精神病专家.
看来,需要治疗的不仅仅是纯粹的网瘾.
还有网瘾下面的多动症.
以及百年来的迫害狂妄想症.
此致,汶川上下飘零的亡灵,和人.
2009-05-12
512之殇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人类本质是LLM
最近看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新词. 比如苹果小区. 还有一些就是比较热点的话题. 比如预制菜. 然后发散了下,想到了解构主义这个词. 本质上来说,之前的所谓互联网黑话体系,其实也是某种解构主义. 甚至往大了说,短视频以及互联网本身都是依靠某种形式的解构主义支撑的. 用某种冲击性,或者...
-
下午查了下关于仿制药的一点东西. 首先是关于一致性定义的相关文件. 简单的Google一般会指向NMPA/国家药监局的一些关于 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 的相关政策公告或者是更早期一些的关于这个文件起草意见稿. 一般理解的西药就是指化学药品. 这个文件本...
-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
-
看完了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这部片片子比较有意思的是一开始那段自嘲. 秦昊关于既然拍了也播不了,只是私下小圈子里自嗨的事情又什么意义的质问. 片里导演也 讪讪地承认生活的现实. 到这里其实沿着原有的思路,把补拍和一些意外穿插进去,可能还是一个不错的文艺片. 至少于戏里戏外的导演来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