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模糊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深圳了.
只知道,当时对这个城市有着莫名的好感.
也许是因为晚上到的,所以,整个城市安静了许多.
与广州毒辣喧嚣的印象不同,深圳多了些斯文,没有那么飞扬跋扈,咄咄逼人.
第二次去深圳,已经不是打着休闲的旗号过去了.
在六月将结束,也是大学要完结的时候,深圳,留有一丝生的希望.
南方的夏,总是炎热的.
下车之后,铺面的炎热席卷而来,连遮挡的机会也不多留.
然而,再走几步,绿色.
带来了点点的微风.
尽管这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足够了.
如果说上次到深圳看到的只是一些城市的表象,那么这次或许可以看到深圳的一些精神所在.
在所谓的城中村游荡着,在这个聚集了深圳诸多外来人口的地方,在这个工业和生活几乎分不开的地方.看到了一些东西.
有人喜欢称之为底层社会.
没有用这个字眼,是因为不明白什么叫做底层社会.
一段时间以来,关注过深圳的山寨机行业.
从默默无闻,到所谓民工专用,再到媒体里铺天盖地的评论.
深圳将山寨机从作坊带到工业化面前.
将非主流的文化和制度,输送到了主流社会.
于这一点来说,深圳的手机行业无愧于山寨这个词--老子做老子的.
纯粹地来说,这是利益驱动使然.
从一些业内人的所谓内幕中可以看出,山寨机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这个利润的后面是纯粹的组装.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品牌机和DIY的电脑之间的差别.
也许不是很贴切,但相同之处在于,DIY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泛型考虑.只要觉得适合就行.
山寨就是如此,它贴切了市场,市场要什么它就给什么.
从营销上来说,它直接得到了市场的第一手反馈.
这是它的成功之处.
但是,如果在深入一点了解深圳,你会发现,这些不是山寨机特有的.
而应该是深圳特有的.
深圳有着一股不同的商业气息.
在深圳打拼的人,无疑地都抱有这么一个信念:这是一块可以掘金的地方.
深圳生存的法则就是发现利润,并获得利润.
也许,这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并不足以代表深圳.
但是,再加上一样东西,就能够使得深圳之为深圳.
那就是模仿.
山寨机发达的产业链,根源在于模仿.
从纯粹的模仿,到拼装,在到现在的各种奇思妙想.
深圳所体现的是快速消化能力.
这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
模仿,在深圳似乎是一种潜文化.
将目光转向深圳一个堪称地标式的企业--腾讯.
这是胖胖的企鹅,无时无刻地不在窥伺模仿着.
从起家的OICQ,到如今的滔滔校友等,无不是在模仿着现有的对手.
从某一个程度上说,模仿是深圳生存的手段.
在没有任何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的基础上,深圳只能快速学习和消化最赚钱的东西,然后用来维持自己的发展.
不能说这是完全的被动式发展.
这是一种文化上的依赖性.
模仿已经成了天性,成了一种能力,也成为了一种优势.
你可以花很多时间来想一个idea,可以花很长时间做一个产品出来,但是,深圳能用很短的时间,复制一份.这就是深圳.
或许可以说,山寨机从幕后走到台前的过程,正是这种模仿文化开始蜕变的过程.
模仿,已经满足不了深圳的胃口了.
深圳已经开始嫌被模仿着发展的缓慢了.
于是,有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出现.
各种创意十足的山寨机这是这一现象的写照.
当没有可以模仿的对象的时候,便会尝试自己制造对象.
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想法.
"你需要什么样的手机,只要你说的出来,我们就做的出来."
对商业的敏感和快速的消化能力.
深圳,将成为中国创意的闪光点.
2009-06-24
面试深圳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反之亦然
最近看到一个冲绳独立的慕容复策略. 于是稍微查了下,感觉还蛮有意思的. 它的法理依据是旧金山和约中将冲绳置于联合国托管领土框架内. 这个框架的设定主要是为了解决殖民地问题. 传统意义的二战主要限定在欧洲战场. 太平洋战场从西方认知上来说,并不太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 所以狭义...
-
下午查了下关于仿制药的一点东西. 首先是关于一致性定义的相关文件. 简单的Google一般会指向NMPA/国家药监局的一些关于 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 的相关政策公告或者是更早期一些的关于这个文件起草意见稿. 一般理解的西药就是指化学药品. 这个文件本...
-
看完了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这部片片子比较有意思的是一开始那段自嘲. 秦昊关于既然拍了也播不了,只是私下小圈子里自嗨的事情又什么意义的质问. 片里导演也 讪讪地承认生活的现实. 到这里其实沿着原有的思路,把补拍和一些意外穿插进去,可能还是一个不错的文艺片. 至少于戏里戏外的导演来说...
-
最近在补觉醒年代,发觉有几点细节蛮有意思的. 或者蛮值得把玩的. 一个是新青年单价2毛多. 按照0.2银元理解的话,相当于现在什么概念呢? Gemini给的人均年收入数据在5-30银元的区间,因沿海和地区已经行业属性而不同. 按30银元年收入等价现在6k月社平工资换算的话,大概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