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6

谈谈PrivNote

  阅后即焚 https://privnote.com/其实是一个挺值得玩味的应用.
  初看的时候,看到了twitter的影子.
  也许是因为两者都很轻,都有一言看上去就有的"局限"

  140字的限制,阅后即焚.

  有时候很钦佩twitter的一点就是,它能把短处作为自己的产出.
  当然,也许这个短处跟最初的产品定位有关.
  但是,能在发展起来之后,不盲目变更,而是把它发展成一种特色一种潮流,这确实让人佩服.
  短,而后快.

  从某个程度上来说,privnote也是短而快.
  因为它是只读一次便消失.
  也就说,它的消化代谢速度很快.

  对于无用的消息,这个速度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中止消息的传递,减少消息噪音.
  
  对于有价值的消息就比较有意思了.

  考虑到目前各种微博和SNS的存在,即时信息的传递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
  信息已经在各种tweet和statues中传递,乃至洪范.

  对于一条有传播潜力的privnote,一般来说并不会因为单次传递之后就消失了.
  通过用户已有的关系网络可以很迅速地往其他social network扩散出去.
  这自然也包括通过privnote进行二次传播.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开始要选择privnote做传播起点.
  而且,就目前的privnote来说,还是单点单向传播.

  对于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想.
  为什么一定要在privnote现有的框架谈呢?

  privenote可以是一种基于熟人网络的social network.
  因为其private的特性,可以作为一个类似悄悄话的东西.
  但这样的话,最多只能成为一个流行的sns应用,或者附属品.

  那么,privenote还能以什么形式出现呢?

  考虑下FML和糗事百科.
  以及twitter.

  FML和糗事百科是匿名的,而他们的信息流模式跟twitter也很相似.

  如果抛开FML和糗事百科的匿名性来说的话,其他它门就是某种程度上的twitter.
  不是么?

  说和听.
  follow和tweet.

  在信息的组织和流动形式上,其实是差不多的.
  唯一的区别在于,tweet更具有流动性.

  回到privnote.
  它其实是一种FML的特殊表现形式.
  像是泛化,又像子集.

  说泛化,是因为它的内容不限,可以是任何内容如何信息.
  说是子集,是因为同样的类匿名性质.

  因为privenote的标准信息流里只有写和读两个参与者.
  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匿名的.

  而如果把privenote扩展下,变成像FML一样的完全匿名.
  也就说,读的人不知道写的人是谁,写的人也不知道谁会读到.

  这就有点像漂流瓶游戏.
  往海里扔一个装有信息的瓶子,然后期待一个未知的通讯.
  而收到瓶子的人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放的这个瓶子.

  那么这种通讯的意义在于?
  或者说,为什么要做这种"漫无目的"的通讯?

  考察下twitter.
  
  twitter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subscribe模式.
  从理念上说,twitter是个陌生人网络.
  这也就注定了tweets从发布的一刻就不期待着有收听者.
  或者说,tweet只是为发而发.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tweet是一个silence的网络,或者是一个no response的网络.
  但事实上是,twitter是一个信息流动最迅速,最活跃的social network.
  
  其原因在于,它把所有人放到了一个同等的位置.
  或者说,某种参赌上,twitter不是去中心化的,而是强中心化的.

  所有用户都别联系到一个twitter网络上.
  用户虽然是孤立的,但是他们连接同一个节点.
  twitter就像网络里的交换机,通过twitter,信息能够在任意节点流动.
  也就是说,twitter的网络其实是一个中心要害的扁平系统.

  对于privnote的启示是,尽管note是单点甚至单向流通的.
  但是,它流通的载体可以是泛化的,公开的.
  就像是twitter的信息平台.
  或者说FML.

  于是,对于privnote的信息流来说,传播并不是问题.
  甚至说,privnote有它自己的一个先天优势.
  就是,对于无用信息,能够及早中止传播.
  
  但同时,这也是它的一个潜在劣势.
  因为它的流通性取决于读到信息的人的判断.
  如果他觉得信息无用,那么这种传播就会马上中止.

  但事实是这样么?
  未必.
  
  对于privenote自身网络来说,确实存在这种风险.
  但是,本身privenote要做传播的话,依靠的并不是自己的网络,而是已经存在的诸如twitter和sns网络.
  因此,只要信息转手一次,那么理论上他就已经传播出去了.
  
  于是,到这里,就有了一个悖论.
  既然privenote立足是,能够迅速中断传播.
  而传播又必须依靠其他不可中断的网络.
  那么,事实上这个定位是不靠谱的.

  也就是说,privnote以这种方式做信息流是不可行的.

  换个思路,从匿名性下手呢?

  匿名信息发布的话,似乎没什么意义.
  因为除了贵国需要规避跨省问题之外,匿名貌似没什么意义.

  当然,可以想想有什么信息是需要发布,但有需要匿名的.

  继续换思路.

  本质上来说,privnote是一个单向网络.
  因为它是发起方对接收方有私密要求.

  这一点的话,似乎也薄弱了点.
  对于sns来说,悄悄话已经足够.

  而如果把privnote建立在一个生人网络的话,单向私密要求似乎是没有基础的.
  因为本就不熟悉不认识,也就无所谓私密了.

  于是,或许只能走试探性的生人网络.
 
  就是说,每个人的信息都是公开的,但是可以匿名想某个人发送消息.
  一个pre-sns.
  作为以恶生人网络型sns想熟人sns转换的一个桥梁工具.

  当然,更广泛一点,是可以作为一个准社交工具.
  一个偏重主动方隐私的s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