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前两天吧.某群里忽然谈到了iPod的,然后提到了MP3/MP4. 于是忽然冒除了一个想法. 能不能用无线电波作为载体,实现类似音乐点播的功能呢,这样的话,存储是在云端,而功耗方面应该类似于FM. 后来想想,其实现在的通讯技术就是这么做的吧. 不然,如何实现移动电话的. 于是,很简单的这东西应该可以通过 现有的SP等渠道方式实现吧. 它试图解决的其实是手机的能耗问题. 所谓的云计算,大概的一个着力点其实也是在于能耗,或者说资源的高效利用上. 毕竟单纯以CPU计算能力来说的话,其实并不是每台机器每时每刻都在满负荷运转. 但只要启动则就存在消耗. 于是,能不能把这种资源利用集中起来统一分配下去,也就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事情. 从这点上来说,其实有点共产主义的味道. 实际上,现在的云收费也大概是按劳分配的方式. 想来,也唯有纯粹逻辑的机器能实现这种理想机制的运转. 回到手机上,或者回到普通云端接入设备上,其实就是把某些功能委托出去. 在技术上,其实也是有某种二八原则的. 最简单例子就是cache. Amazon的Sink便算是这种应用概念的产品化. 一个页面在一定时期内的多次渲染结果其实是一样的. 而同时同一个渲染成页也可能供给不同的客户端使用. 于是,在云端处理的话,那就大致是一次渲染多次使用了. 而链接预测更是这种想法的延伸. 如果一个链接点击频度超过一定,那么它被点击的可能从概率上来说就高些. 如果结合Amazon擅长的推荐系统,那自然又可以省下不少功夫. 从某个角度来说,Google的Instant Search加上Suggestion的话,其实也可能实际上增加了搜索的命中程度,降低了服务开销. 印象中,似乎是有人在搞游戏的云端渲染的. 更早一些时候是一些学术性的分布式计算,比如算DNA之类的"公益性"性作品. 实际上,以手机来说,其实是个很尴尬的情况. 现在的手机单机能力在攀升,而云端技术和带宽传播速度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提升,看上去,似乎是无论如何都是间前景光明的事. 只是一谈到现有的电池技术,就显得虚无缥缈了. 大概也因此才有了平板的立足之地吧. 一个介于正统Notebook和手机之间的过渡产品. 也不知道续航能力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 虽然是有类似无限点充电之类的技术. 但是总感觉不是很乐观. 一来转化率是一个很直接的问题. 二来辐射强度也不能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点. 最后是即使上述都解决了,设施建设也是个大工程. 当然,也许根本不需要设施. 比较,光也是种电磁. 不过,感觉还是改变能耗方案来得靠谱些吧. 少些本地计算能力,也就少很多能耗. 再把屏幕技术革新下,看有没能利用自然光或者其他什么特性的材料,把屏幕这一大块降低. 或者去掉屏幕,把距离往眼睛上靠,视网膜成像技术之类的. 剩下的就是纯粹地提高传输速率了. 到时,手机大概就是个类似收音机一样纯"被动式"设备了吧.只不过还有"主动"发起功能. 也许,连"主动"其实也不存在了. 比如量子纠缠.
2011-10-09
手机与云端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
-
最近尝试了下海淘. 当然,方向上来说是从国内到新加坡. 先是买了个iPhone,算上运费和双重征税,到手比官方还是便宜个一两百新的. 换算回来也不多事10%的纯粹价格因素差异. 当然,之类有电商促销的因素. 也有比较基准是新加坡Apple Store售价的原因. 但如果同样比较A...
-
这两天看完了Netflix版的三体. 某种程度上来说,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尽管开始的时候对于第一集片头有些争论,但整体如果带入当下去看的话,还是有些梗的. 比如三体对于地球科技的发展速率的担忧,由此衍生的智子. 以及现有力量对比上的压倒性优势. 如果带入中美关系以及各自的历史阶段...
-
前几天Sora出来后才仔细看了下diffusion,发觉确实算挺取巧的. 按照naive的intuition或者说不那么现代的方式的话,可能需要segmentaion为基础的composite的方式去生成图片,即使扯点deep learning/network的,可能也是类似一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