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个随想.
大意就是BTC的单位价值,对于不同时期的产出单元应该是不同的.
因为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角度来看的话,后期BTC的算力投入是比前期大很多的.
在假设算力成本没差别的前提下,由于投入不同衍生的结果价值自然应该是不同的.
然后这里反过来的一个点就是现代货币理论的一些东西.
现代或者说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说信贷.
信贷是一种对货币流动性加速的一个发明.
在没有资产负债表概念之前,交易是当场结算的.
而借贷的产生衍生出的信贷实际上就是一种异步就算.
信贷/credit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泛化.
如果把借贷作为是一种被动债务产生的话,信贷则是相对主动产生的.
主动就代表一定的主观性.
比如贷款评估的时候,一个资产对应的货币量是多少,这个本质上来说是非常主观的.
因为逻辑上,这个只需要借贷双方认可接受就行.
跟实际上或者说第三方认不认可没有关系.
所以一个东西,A认为能借/贷10,B认为能借/贷10w是不矛盾的.
但是把这个债务打包作为资产进行二次或者次级交易的时候,引入的是一个新的第三方.
理论上来说,只要这个新的第三方C认可,交易也可以进行下去.
以此类推地,可以到N.
问题在于这种基于主观性互相认可的匹配具有相当的随机性和不效率化.
因为撮合具有相当的随机性.
所以为了便于流动和转手,需要有一个市场存在.
而市场的构成是对于某个规则有明确认可度的个体集合.
目的是减少撮合交易的摩擦或者是匹配难度.
也就是说,市场内的个体需要对交易的物品有基本的定价共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价格互认过程.
于是就有了各种估值模型.
所以本质上来说,一个或者说一类交易品的价格形成过程更多的是一种consensus.
参与个体的一种群体默契或者说潜规则认同.
模型或者公式的正确性理论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一个简单的例子即使股票市场的不同公司估值模型.
拿某中止上市的某集团来说,会有以科技公司估值和以金融公司估值的市值差异.
这个的字面理解就是不同的公司类型有不同的估值模型和方式.
因为不同行业的公司有着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现金流/盈利模型.
而之所以需要有不同的领域模型来解释和推算是因为如果按照纯粹的盈利/收入/分红能力来price的话,有些公司是没办法有正的价格的.
比如众所周知的互联网公司,在初期可能是没有盈利能力的.
活着更一般的,没有盈利活着弱盈利能力的公司,是没办法有一个让人舒服的价格的.
即使不考虑市场交易对价格促成的影响.
单纯就一个新上市公司如何估值来说的话,如果它没有盈利能力是不是就不能有一个价格了呢.
这是合理但不feasible的.
因为证券化就是为了融资,而需要融资往往就是因为缺乏当前的现金流.
所以,如果按照这种合乎逻辑但不实际的思路的话,证券市场就是自相矛盾的存在.
因此需要有一个默契的共识,来促成交易的表面合理性.
对于已经有类似已经上市了的公司,就会有按照现有公司的一些数据做基本forecast得出的估值方式.
intuition是既然同类在现今市场上按照这个行成逻辑有这个现实价格,那么通过类比自然能逻辑上合理地得出一个预测当然值.
这个看上去解释的过去的就是所谓的市场共识.
它不一定需要正确,但是需要是大家默契接受的评价标准.
之所以说不一定正确是因为,即使模型数据能吻合,但是实际上这个是长期市场交易撮合形成的价格.
代表的是过去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和市场情绪构成.
这个并不代表将来新公司能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发展机遇和路径.
所以,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默契的对诡辩的普遍接受.
毕竟在一定程度上make sense.
既然价格/模型的形成是在特定场景下的特定自我说服的话.
那么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价格对表的货币当量.
但是,价格的形成因素又不具有相对可比性,但却能有有具有可比性的货币数量来互相衡量.
这就比较有趣了.
一个可能稍显复杂但是可以说明的例子就是不同的crypto currency之间的价格问题.
它们都可以跟现实法定货币做兑换.
同时每个crypto又有自身的相同/类似或者不同的产生机制,和对应的各异的波动性表现.
另一个例子就是更一般的任意两个商品的价格对比.
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不可比的.
但是,通过或者这种一般等价物使得交易可以促成.
问题在于此时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合理性.
最初的等价合理性在于点对点之间的peer认同.
次一级的是公共市场的参与者内部间的consensus.
一般的认同共识则是基于日常的广泛生活交易串联穿插起来的.
比如市场A的共识对于市场B是没有意义的,因为B中的个体不需要A.
但是AB可能需要一个共同的C市场的需求,所以他们有了共同的交集和货币流动.
到这里的话,另一个有意思的推论就是.
当A的generate的量或者速率/成本低于B的时候,在通过C交易的时候,A就B有着货币产生效率上的天然优势.
比如A市场的单次交易能产生X数量的货币利润,而B内的对等交易只能产生0.1X的货币盈余的话.
在共同市场C上,A对B就有绝对的货币量优势或者说购买力优势.
所以,这就是基于信贷的货币理论的一个必然结果.
它实际上抹去了一般等价物的基本先验,而只保证的相对/有限/limited等价的存在.
另外一个问题是记账方式带来的危机周期性.
因为基本的逻辑都是延迟结算或者说option运作.
在假设vest/realize没问题的时候,资产负债表是可以配平的.
但是如果中间环节有问题的话,自然就会有不对成的情况.
而不对称的结果就是账目上的货币湮灭/消失.
当维持系统运转的货币量出现流动性或者说根本性的数目缩减的时候,自然是不太期望能够继续正常运行的.
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同样的合理虚构填充这部分流动性和数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干预手段.
但前提在于能防止账目的进一步崩坏和没有其他新生的账目问题.
而这点事没办法保证或者说不可能的.
因为总存在考虑不到的链条节点.
于是表现出来的就是必然的周期性.
所以似乎信贷是一个可以解释很多事情的东西.
它的根源在于对一般等价的模糊化处理.
或者说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
因为它的等价概念衍生于一个行为,也就是交易本身.
而跟交易涉及的标的物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从形式上来说,交易物本身甚至可以不是实际存在的.
比如信贷自身.
那么马克思的一般等价定义呢?
它基于的是所谓人类劳动.
这是一个相对明确的实体或者说概念定义.
但是它的问题在于.
一个是本质上来说,它是undefined的,不同商品的无差别劳动是不可测量的.
在实际运用中,它的量度还是通过市场行为来观测的.
也就是说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模糊化这个问题.
或者说至少没有直接地解决.
另一个是对于现存的信贷行为,它是解释不了的.
因为即使套用框架,你也没办法将一个未发生的事情做无差别劳动计量.
至少,不能解释估值概念/框架.
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思路.
就是不再以交易作为货币一般等价的概念基础.
这里带来的一个概念可能就是货币政策可能不再以量,或者至少不再最终以量的多寡作为最终评价/衡量政策效果的标准/结论.
因为量的概念在不同的交易当中是不可比的.
反过来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渠道,不同的量的干预/扭曲程度/方式是有不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