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31

人民币与去美元化

以前觉得人民币国际化就是替代或者类似美元.
作为国际上比较强势的一种货币.

后来想想可能也未必.

美元的历史地位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偶然性的.
就像那句既要靠自身的努力,也要考虑进程的问题.

两次世界大战和美国自身的外加策略加上地缘优势,战后的债务多数都是美元结算.
这就是使得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共识货币.

尽管名义上可能还是挂钩/backed的黄金.
但是跟黄金脱钩之后的事实货币情况,也很难说即使当初没有布雷顿,美元会不会成为不了一个共识货币.

毕竟曾经白银也是因为历史原因成为过一种平行于黄金甚至在特定地区优于黄金的一种货币.

本质上了来说,对一个货币的接受程度多多少少取决于它的购买力.
而地区的接受程度则决定了这个货币的广泛应用程度.

在基本上各个经济大国都有大量美元债务的情况下,美元奠定一个世界/共识货币的地位也就无可厚非.

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民币作为一个总所周知的贸易大国的接受程度为什么不及美元,甚至于不如其他一些货币呢?

一个通常的解释是体制问题和汇率自由化问题.

前者的表面描述是政局的稳定性,后者指向的其实是能否灵活变现的问题.

本质上两者指向的是资产的安全性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持有该项资产的话,它的第三方评价价值能否得到保障的一个问题.

而如果基于这点考虑反问汇率操纵问题的话,就有点蹊跷了.

央行的对外的汇率态度一直强调的是稳定.
并没有明显地对升值或者贬值有一个明确的倾向.

更多的是针对一种过激趋势的反向淡化策略.

简单说,更多的是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稳定性.

所以在保障价值稳定方面是不构成什么指责点的.

那么剩下的就是持有的灵活性的问题.

汇率管制的一个负面作用是兑付信用问题.

即使从长期来看会有一个类似均值回归的兑付过程.
但是金融市场里对于时效性的要求的各异的.
也就是说流动性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量因素.

人民币目前的架构是存在一个在岸和离岸市场.
而离岸市场就是汇率管制下在香港等地开的一个容量可控的自由化市场.

2021年末离岸人民币存款的体量官方口径是1.54万亿.
23年外汇储备总额大概是3.4万亿美元,汇率折算23.8万亿人民币.

即使加上当年的M0总量9万亿,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人民币的问题是什么.
后者说这个国际化思路的问题是什么.

国际化的目的是去美元化.

去美元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元的特殊历史地位造成的美国货币政策的考虑点和实施方式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不一致的.

一般国家的货币政策主要亮点.
一个是国债一个是利率.

在给定国债市场数量的前提下,回购/逆回购会对基础货币数量造成影响.
毕竟属于投放货币的一种方式.

可能地还会对国债和利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为回购/逆回购本质交易的是国债,在一定时期内同一方向的溢价/折价必然会反映在国债本身短期变动上.
根据国债本身的票面利息,这种国债收益率的变动又会对基础利率造成一定的方向性影响.

而同时如果利率本身有政策方面的变化的话,相互之间的关系可能又更复杂.
加上利率的一个直接作用方是银行以及对应的存贷渠道.
扩展下去就是挂钩/锚定/基于基础利率的各项衍生品的价格变动.

比如一开始降低存贷利息,可以繁荣借贷,廉价化融资成本刺激风险性投资获取超额收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在利率持续下降,甚至接近/到达负利率的时候,一个选择可能就是转向短期国债.
因为作为两种货币工具,理论上两者是可以存在不调的.
即国债收益率并没有做相应的市场化的跟随变动.

当然市场的偏好理论上会使其均值回归.
随着对国债偏好的上升,需求价格上升促使实际利率协同存贷利率.

而这个时候如果继续发行或者增量发行国债的话,朴素的供求关系的框架指向的应该是实际收益率的上升.
毕竟供给过多必然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才能促使交易完成.

这个时候就出现两种拉锯的方向存在了.
一个是低利率链条下的国债收益率降低要求.
一个是多发国债的市场性要求收益率变高.

而如果多发国债的需求来源于财政赤字的话,那么朴素的金融方向控制指向的也是国债违约可能性的增加.

国债风险的提升又会进一步被市场要求更高的实际收益率.

如果同时的低利率并不难促成经济的增长从而从诸如税收方面反馈财政收入的话,那么赤字问题会进一步加剧.

于是螺旋发展就是指向了国债的进一步违约可能性,从而触发主权债务危机.

这个是一般国家的路径.

美元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为一种储备货币,美债的消化和需求方不仅仅是domestic的.
相比直接持有美元,持有美债的潜在收益是其票面利息.

而需要美元的原因在于如果挂钩美元汇率,那么就需要有一定的美元储备,以应对市场上的行为.
越多的美元资产则一定程度上表明改币种针对市场波动/投机行为的掌控能力.

所以在这种广度的市场体量下,只要不超出某个范围,美债的实际违约风险是没什么意义的.
因为总有人会持有即使在境内被认为是垃圾债券的美债.

但问题在于这个限定条件.
这个数值/范围到底是什么,可能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去评估.

因为一方面取决于这个螺旋能不能逆转.
另一方面取决于更不稳定的这些外部美债消化方.

它可能是因为本身国内政局/经济的不稳定造成对美债偏好的中断从而进一步引发市场上对过剩美债的消化能力.

也可能是基于黑暗森林的,大家都意识到美元风险的去美元化从而加速了去美元化本身的另一种螺旋.

所以,去美元化的目的本质上还是简单的风险分散化动机.
减少对单一币种的过度依赖.

那么货币互换呢?

但从两两交互的角度来说,货币互换作为一种锁定双方汇率的方式确实能减少一些第三方摩擦.

问题在于多方的时候.
尽管从中国角度来说是一个单一大贸易国.
对方单项协定的时候可以认为都是单一货币对价.

而实际情况是多个国家和中国进行贸易.

如果每个都单独协议锁定汇率的话,带来的是汇率弹性问题.

因为除了中国和交易国之外,还有第三方国家参与世界市场.
第三方国家的汇率水平理论上是可以跟协议汇率有较大冲突的.

这样就存在了一个体系/制度上的漏洞.
也存在不可控的套利行为以及其后续影响.

即使是跟少数几个主要货币国家签署互换协议,从机制上还是不能保证上述情况不出现的.

所以但从市场和便利性角度来说,这种缺乏弹性的方案是具有显而易见的劣势的.

形式上来说,互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汇率期权,通过双方的本土银行向符合资格的实体发售.
在存在套利空间的时候,这些实体的行权本质上算是对方央行提供的一种补贴.

类似于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概念.
由央行这个平台去在额度内兜底这种营销推广费用.

积极的一面在于养成的使用习惯和留存的人民币余额可能累积下来,而不是转换为其他货币.

消极的方面自然在于这种补贴能不能养成或者需要什么样的规模才能养出这种习惯的问题.
同时从成本的角度来说,这样相比多元化币种分摊风险带来的收益能不能变成可比的问题可能还是个问号.

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从主动性方面来说,可能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路径可以follow.
即使是扩大外国人境内消费的途径和往来习惯这条路来说的话,也是质疑多过期望.
尤其在目前疑云诡异的对华态度来说.

相对被动地能做的可能还是保持相对各个币种的稳定性.

这样至少可以对标日元,作为一种避险货币.

说到底可能还是一个如何创造人民币结算优于其他结算渠道/系统的一个共识的问题.

2023-11-30

一些新想法

前段时间看某书的时候想到的一点吧.

古典或者说纯粹交易/货币行为都是围绕着两方来阐述的.
但是在信用或者说现代机制下,可能不太适用.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房贷.

理论上来说,房屋买卖只需要牵涉到两方就行了.
但是贷款的存在是这种情况变得有些复杂.

它实际上是银行先行垫资,买家再后行偿付的情况.

如果从所有权变动方面拆戏的话,可能就更复杂一些.

本质上来说,它是买家的一种融资行为.
利用 将有 的房产作为抵押物融资买入,然后按模式还本付息的方式.

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有合适的更新抵押物,是可以把房产置换出来的.
当然合不合规是另外一回事.

这里就会衍生两个问题.
或者说一个问题.

如果房产减值,那么理论上自然要补充抵押物.

因为本质上来说,买家跟银行的关系的抵押贷款,标的的贷款的额度,也基本就是当时的成交价.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最开始的贷款额度的问题.

也就是为什么贷出来这么多.跟房子当时的卖价的关系.

理论上来说,按照卖价贷款是不符合市场理性的.

因为就抵押贷款本身来说,抵押物的价值应该是一个市场公允价值.

也就是在最坏情况下的保障变现能力.

所以如果跟市场偏差过大,那自然从风险上来说是不理想的.

但是,市场价值又真的是公允的么?

这个就是现实的考量问题的.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京沪永远涨是一种政治正确.
对应的,在给予这种市场价值预期的判断下,贷款金额自然是如梯云纵一般.

当这种预期停下来的时候,需要面对的就是还按不按市场经济走.

像前面说的,如果市场公允价值变低,那么就需要追加抵押或者变相追加抵押.
比如增加还款数额等.

它带来的影响一个是买家方面的经济压力.
以及对应的用于其他消费方面开支的缩减,夹杂连带的一些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

一个是对于银行本身的压力.
通常认为的收入增加对于银行本身的业务属性来说属于一种业绩压力.

因为通常需要找新的渠道把这笔钱贷出去.

当然,它也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
甚至这样可能还能让某些指标看起来更健康.

但本质上来说,这很难说得上是一个信用扩张周期.

如果不允许公允价值变动呢?

在违约率不恶化的情况下,似乎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
无非就是用时间换点什么.

这里谈的是准现房的情况.

期房情况可能又更复杂一些.

它除了上述的代价之外,一个额外对于购买者的代价来说就是无用的价值.
也即是所有的支出成本并不产生任何收益.

这还只是其中一方面.

现在房企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积极融资杠杆造成的.
以有限的资金去启动的拉动尽可能多的working money.

而一旦一个环节不通畅或者数值不平衡,多米诺自然是很正常的.
这种情况下的代价就从单一的三方关系变成不定群体的三方关系了.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经营不善,不许要救.
次贷的时候曾经也有人这么想,所以一犹豫就变成了危机.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宏观经济学应该算是一种追求social stability的学科.
不发生危机可能是一个某种第一性原理.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救不救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大概是怎么救的问题.

需要解决的一个是钱的来源问题.
这个可能倒不算事一个问题.

毕竟现在信贷数据放在那.

另外一个可能更核心的是监管的问题了.

一方面给到的数额应该不是刚性的,那么对于每一个被救助体来说,无非就是有监管按监管走,无监管最大化自己利益.

即使保交楼这点是贯彻的,那么也还有谁先谁后的问题.
尤其各地的售出率回报率不一.

另一方面还是整个的地产市场过于庞大,政策设计和执行效果之间的差距还不知道怎么样.

再加上无论如何这都会不太可能会是一个两三年能解决的问题.

这里原本还想谈一个湮灭的问题.
就是在这种减值之后的所谓财富去哪里.

前面可能也谈到了,就是躺在银行中作为不能流动的部分.

而这点可以衍生出其他几个点来.

像美国这种的话,可以通过国债去购买这部分不健康的流动性.
而国债本身又是各种利率和衍生品市场的底板,所以波动性带来的交易流动可能很容易覆盖了这部分不健康性.

中国不能这么做的原因除了两种个国债市场不是同一类东西之外,主要在于会影响到利率然后LPR.
尽管本质上来说LPR目前也还是可控的,但是至少没到必要/不得不的时候.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还只能选择宽松的原因.



2023-11-19

奥本海默

今天补奥本海默,有个细节或者说线索蛮有意思的.
就是一开始对奥本海默的左派共产主义立场定义.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片多多少少是在影射或者说尝试探讨这种意识形态争端.
尤其是放眼当下.

虽然舆论情况可能不太允许直接地谈或者反思,但是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算美国文艺界的一种深浅难定的立场.

说深主要是共产主义这个在西方比较敏感的一个词汇.

毕竟资本论攻击或者说动摇的是所有权价值这个核心的社会阶级立场定义.

给予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资产以及价值的不可剥夺/特权性.
给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之后的按部就班.

所以对与以实际产出价值为导向的共产主义来说,无疑的是一种制度质疑的存在.

虽然某种程度上美国梦叙述的是一种奋斗史,但多少是隐藏在怕阶级阶梯的框架下叙述的.
一个例子就是常见的成功职业基本也就集中在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律师医生等社会身份上.

就像绿皮书里或多或少的是用钢琴家这种体面职业来反差种族歧视歧视问题的.

所以共产主义实际上就是欧美的一种意识形态上不能触摸的领域.

剧中塑造的奥本海默算是一种实用主义至上的纯粹理性人设.
就像里面说的,并不特定关心共产主义,只是为了了解不同的思想的优势和目的.

一定程度上就是黑猫白猫的工具论想法.

然后也不知道算是戏剧性的设计还是巧合.
奥本海默的犹太人身份对应的是当时德国的纳粹对于种族方面的意识形态独立.
而另一方面反应的是作为一个共产主义非反对者的在美国主流思潮下的生存状况.

更有趣的在于奥本海默前后段对所谓战争或者阶段的定义.
一个是二战的反对德国.
一个是战中战后的反对苏联.

用一个套话来说就是主要矛盾从种族意识形态对立变成了制度意识形态对立.
随之改变的就是作为这个矛盾复合体的奥本海默的人生轨迹/地位的变化.

从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人物,变成了一个traitor的过程.

而这一段如果模糊化为知识分子被打为反对者的运动历史的话,也是容易有其他对应的联想的.

影片里在总统和奥本海默会话的中间转场部分的对话也谈到了,这是一种民族情绪高涨的时刻.
需要这种普遍弥漫的气氛去继续对抗苏联.

于是,两国在这种意识形态操控上的思路到也算是殊途同归.

而且后面的testify的部分可能联想也是当下的前总统的遭遇.

形式上来说,川普构造了一种或者说至少是某种形式上的意识形态统和民族情绪的空前统一.
并且以elon mask传的笔法来叙述的话,他对一些西方主流思潮的不那么好的部分的挑战也是可以春秋笔法的.

对应的施特劳斯的隐喻对象也就不言而喻了.
尤其对于这种名望的嫉妒,以及反复提到的对科学家的操纵水平,结合本身剧中形象的设计.
很难说不是对某种官僚主义的揶揄.

尤其是最后对于和爱因斯坦谈话的长久猜疑的nobody care的意识过剩以及凯蒂对他的小人的评价.

多多少少在这种过度解读中会产生不由自主的会心一笑的.

说浅则是对于这几段美国历史时期的历史矛盾的描述.

你也不能说是一种阴阳怪气.

甚至于在前期筹建los alamos的时候,用钱学森的视角套入举国体制去看的话,也是非常的主旋律的.
而后期在刻画表层的对于核爆带来的PTSD的灵魂纠结的时候,又拉回到重视个体,不宏大叙事的传统路线上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一部片子里夹杂了两部针对不同人群,甚至不同意识形态偏向的受众设计.

而这种投机或者说取巧的手法对应可能也能谈一谈的就是这两天风口浪尖的根据张佳梅事迹改编的本是高山的口碑问题.

除去争议的性别问题和叙事风格的质疑之外,看到有个观点也蛮有意思的.

大致是目前的思潮有一种反宏大叙事的政治正确,使得文艺作品通常会有意义无意地弱化集体主义,而专注刻画个体,有时侯通过放大微观苦难和宏观壮烈形成一种冲击性的对比效果.

能再进一步扯下的就是那对烂尾楼夫妻的变化.

这种基本就是天然的不需要怎么加工增加素材的题材.

所以它的问题是什么?

倒不是说不能描写苦难,只是有时候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捷径.
因为有着天然的同情弱者和揭露阴暗面的道德优势以及某种形式上的切身共鸣.

而另一方面,在当下的思潮和实际主流媒体话语权上,讲述宏大叙事题材或者基于这个方向做的,算是非常具有挑战性.
目前印象中能做得比较得体和口碑不错的苦难也就是流浪地球2.

但即便完成度如它也很难逃过一些针对叙事风格的评击和质疑.

所以有时候它可能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或者取材方面的问题.
更多的是一种话语权和解释权的问题.

一方面是对意识形态构建/稳固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对应的各种形式的对意识形态的解构.

就像现在形式上的官方主流话语和民间leading tone的区别.
你很难实际定义当下的KOL到底是哪一方.

就像奥本海默这部片,抛开实际的后来历史.
你很难界定他最终接受testify的动机是什么.

当然,你也很难说他其实有没得选.


2023-11-05

那种事情不要啊

进击的巨人动画也终于完结了.

漫画里被诟病许多的那种事情不要啊实际看起来也还是比较正常的.
毕竟全片到底算是一种反自由的框架.

至少从艾伦的角度来说是这样.

结尾为mikasa搭围巾的鸟不过就是另外一种无脚的小鸟.
终其一生在为一种叫做自由的模糊概念卖命.

殊不知本身这种追求就是一种枷锁.
只有在身后才是苍茫的天涯,自由的飞翔.

某种意义上也算一种虚无主义.

阿尔敏和吉克的围沙夜话也是.

套用当下的话就是生与不生的存在虚无主义辩论.

想起前女友的从开始接受丁克到最后咬死一定是要生的时候,也是这种生存繁衍是人类本能的说法.

所以站在吉克的角度来说,也不是不能理解这种纯粹的虚无感.
所谓的人固有一死.

当然,谏山创到底还是一个有追求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所以还是选择了阿尔敏的人生乐趣论.

尽管剥离出来,无论棒球还是追逐树叶,到底也不全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就是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尤弥尔的角色矛盾性就可能更有戏剧性了.

从对死的恐惧成神到最后的地鸣灭世.

你很难说她是往生的还是向死的.

可能用艾伦后面的笨蛋论来解释就是,只是一种不恰当的强大力量 附加在一个同样不恰当的人身上.

就像罗翔喜欢说的,为自己钟意的理论附加太多不着边际的价值.

所以这场闹剧的第一个荒谬处就是尤弥尔和mikasa的girl help girls剧情.

选中mikasa也不过是因为mikasa同样被某种自主不自主的恋爱脑捆绑在一个人身上,使得自身的成就理论在一种不对等的授权被控制下.

就像一些观众对艾伦的不喜欢一样.
明明mikasa是一个战力第二且人设讨喜的角色,却要走ACG常见的依附男主的套路.

无形中就回到the matrix里探讨的人类爱之不等式.

如同现在多数科幻因素不能解释就搬出量子理论一样.
在谈论某种极端复杂的构成的复杂性的时候,就是人类的爱和感情的不可测度性的巨大irrational出场的时候.

如果诙谐一点总结的话,整个巨人不外乎就是mikasa和尤弥尔这对精神闺蜜的互相感情救助而已.

所以这里再回头看艾伦的笨蛋理论.
一切事情不过就是由一些偶然而又有决定因素的人的一些dramatic的决策造成的.

拔高一点说,笨蛋理论比草台班子理论更抽象的点在于它也是一种实质上的历史虚无主义.

像吉克的存在虚无主义一样.

某种程度上来说,谏山创就是这种虚无主义的作者.

在完结揭开所有的线索和伏笔之前,线上线下对巨人热度和谜题的发散达到了一种极致的氛围.
而当年最终作出来之后口碑的急转直下某种程度上就像艾伦预示的历史走向一样.

无论你赋予了多么神秘和崇高的背景设定,以及期望,在结局面前都最多只能称为一种可能性.
而在艾伦的轮回中,甚至称不上一种可能性.

它的荒谬之处在于虽然如此离奇,但事实上你也找不出反驳和违反祖宗有悖设定的因素.

剧本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合适.

所以这里回环的第二个荒谬处就是明线上的自由.

就像结束之后利维尔对韩吉等老一辈调查兵团的幻视和盖棺定论一样.

穷尽一生的献出心脏,自以为的解放艾尔迪亚追求真相的崇高理想和付出,在最后不过是如此这般的闹剧收场.

在那么一瞬间,梦之队的荣耀在现实的光怪陆离里显得更加地扎眼和不协调.

这种剧烈的怒极反笑也大概就合适坐着轮椅发棒棒糖了.

毕竟没有什么比一个曾经的铁血战士最后展示一种和平温情的放弃更来得具有冲击性了.

至于提出笨蛋理论的艾伦本身,与之应该想提并论的就是贾碧了.

作为同样的小粉红出生,同样是向往宏大叙事的自由.
只不过一个是温和派一个是激进派.

或者你其实也很难分清纠结谁是温和谁是激进.

所不同的是贾碧算是一个没有赋予过度力量的笨蛋.

如果用谏山创的视角来看的话,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剧情上要构造她对巨人力量的向往和坚定信仰,却又失踪在赋予这种力量的道路上构造各种障碍和挫折.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个更加努力和有天赋以及立场坚定的艾伦.
而最后的立场动摇和转变也就变成了一种笨蛋理论的反面论证.

世界的走向当然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是也要考虑力量的加持.

所以贾碧没有成为或者成为不了发动地鸣追求自由的艾伦.

而艾伦和阿尔敏的终局回放也某种程度上升华或者补完了这种笨蛋理论.

艾伦对于自由的莫名执着固然有一部分来自于血脉和尤弥尔的影响.
但阿尔敏自己也承认了自己也有过灭世的念头.

艾伦对墙外自由世界的向往也不过是一开始阿尔敏的传道授业影响而已.
至于算不算解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最后艾伦也可能没有理解当初追求的自由到底是什么.

阿尔敏对墙外世界的执着和好奇也无外乎是对于一些书籍记录的向往.

所谓的知识分子对于不可接触知识的本能和执念.
加上管制和滤镜,以及混杂的阴谋论元素.

本质上来说,墙外这个存在对于阿尔敏所代表的知识分子来说,就是某种形态的潘多拉魔盒.
他只想打开一开究竟.

至于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后果,大概也不是他关心的问题.
或者至少不是首要关心的问题.

尤其至少,从设定的角度来说,还能以最后放飞希望作为找补.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谏山创借艾伦之口说计划全部是为了把阿尔敏塑造成救世英雄一样.

你很难说这到底是不是一种讽刺.
尤其在最后也确实安排了由阿尔敏亲自对世界说出这句话.

而艾伦发动地鸣本身可能就是谏山创自身对虚无主义的认识的无力感了.

他明知到最后的结局是怎样,也想过各种各样的结局方案.
但是最终还是不可避免没有选择地走上了地鸣的道路.

就像片尾围绕那棵树的小剧场一般.
不过是重复的飞机撞大楼,炮火灭乡村.

历史不过就像那棵树一般,旁观而又深度参与见证这种重复.

甚至于最后也不过是在一片蘑菇中同归于虚无.

尤其在当下的世界局势政局来看的话,又是一种无可奈何感.

所以你说艾伦选择交给同伴们杀死自己是一种鬼扯的剧情.

不如说在这种浓郁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跪服中仅留的screw it的挣扎呐喊而已.

犹如那句在这种角度下不断拔高和升华的嘶吼.

那种事情不要啊.

2023-10-09

太阳照常升起

本来觉得十月番还挺伤感的.
尤其比较能看的腼腆英雄和MF Ghost.

前者虽然看着像少年Jump常见的热血英雄题材.
而且表现上来说,也确实类似英雄学院.

但从旁白的一些揶揄以及英雄本身的所在的世界观设定,感觉还是可能会有些黑的.

明面上就已经可以直接理解为一个英雄作为一种长期和平下已经可有可无的娱乐意义象征了.
对维护正义保护市民之类的也社交媒体化.

更多的是谈论合理性和适当性.
尤其是出现差错的时候.

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和平太久的stereotype.

对于善良和正义的阈值变得越发得高.
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轻而易举一样.

可能这就是傲慢与偏见的另外一种诠释.

或者说人类的周期使然.

这片还有一个令人不安的设定是所谓的人心隐藏的黑暗面部分.

这个很容易联想到星战的dark force.

就像skywalker堕落成darth vader.
你也很难说黑暗面就是错的.

毕竟从结果上来说,它确实统一/统治了银河系.
甚至于你也很难说绝地方的反抗运动某种程度上也是战争源泉.

但是朴素的善恶道德约束可能又会告诉你这并不是是一种正确的伦理纲常.

就像jedi在黑暗与光明中的挣扎一样.

这两种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东西,却又意外地显得水乳交融.

可能就像太极图腾一样.
在chaos混合秩序,在守序中隐藏混沌.

而这一点可能就是主角和第一话结尾的转校生的对立题材立足点了.

某种意义的孪生题材.

而另外一部MF Ghost就更五味杂陈了.

作为头文字D的某种精神续作,而且也确实是前后时代.
一开场就是电动车取代燃油着的时代巨变.
MFG作为一种燃油车时代的跑车竞速项目,成为了某种古罗马斗兽场的猎奇节目.

甚至于片中也打趣说因为是多数是欧洲跑车,所以也被称为一种有钱人的炫耀项目.

这些如果结合日本本身汽车产业在新能源的冲击背景,加上文明久远的工匠手艺人精神,就无不唏嘘了.

就像在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当下,给予手工艺人无上的荣誉.
却也只是对于某种过时技术的挽尊而已.

就像所谓的时代巨浪冲刷下,个人的喜好珍藏显得浮萍如已,堪堪不托.

可能就像罗翔说的,不要给自己珍爱的理论附加毫无边际的价值.

人不外乎是也是某种仓鼠游戏,周而复始.

第二话的时候也接入了高桥凉介和藤原拓海的取向.

没看漫画,但是从跑车界贵公子凉介回归医院做个外科医生,拓海去英国当教练.
感觉就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虽然说MFG看着是凉介创办并经营的.
而且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说,把当初的小众非法赛车变成一种正规娱乐赛事,可能也不能说是失败.

但感觉就像你创办了一家著名的公司之后,某天忽然说退居幕后去寻找其他更有意思的项目一样.

可能是功成身退享受生活.
也可能是看不到未来的某种落寞和无能为力.

甚至与这片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加入的无人机跟拍设定.

陡然地就把这种设定中的高速竞赛变成了机械的无人机就能轻松藤原领域的事情.

仿佛科技的钢铁洪流迎面而来.

当然,说这片五味杂陈倒也不完全是这种荒凉意味.

第二话片后期的节奏和BGM配合确实可以算天衣无缝.
反而是没有太多的科技技巧,纯粹的是对镜头和节奏的技术型把控调动的情绪了.

可能也算事某种程度的暗中较劲.

在一种自我否定的游移中寻找一个暂时的定位.

或者是某种训练的不经意的条件反射.

想起这两天微博上看到的关于现在的夜店不再有趣的视频.
满满的是对旧时代的各种技巧的怀念,和对当下短视频节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而可能更显得山河日下的是,连这种情绪的表达也无可避免地用了这种视频和某种节奏的带动.

你很难说这是一种新旧交融还是新旧冲突.

毕竟只有太阳是照常升起的.

2023-09-16

草台班子

芭比这部片其实挺有意思的.

一开始就是银河系漫游指南的,配上创造或者颠覆性的砸娃娃来影射或者说暗示女性意识的觉醒.
但是缓一缓想的话,就难免有点阴阳怪气的味道了.

毕竟一种觉醒表现特征是以一种稍显不是那么适宜儿童/普世价值的破坏婴儿图腾来表现的.
而且要说是反抗父权的话,选择一种无性别特征的人类隐喻来说,也不是很合适的.

尤其所表达只是要脱离母亲这一种职业特色来说.
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恢弘下,多少显得有些喜剧效果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曲子印象中用在正经场合的就不多.
可能也算一种约定俗成了.

以极端的恢弘配合极端的喜剧效果.

而芭比城的完美更像是一种粉装黑的效果.

事实上,如果不是英文语境,这种粉色系可能也可以过度解读成一种双关讽刺.

在满是各种职业和正能量的围绕中,一切显得都是如此的契合某些群体的想象.
各种能够想到的角色都是女性.
环境氛围也是所谓的和谐非战.

而戳破这一种完美氛围的只需要一句常规的生存还是死亡的哲学问题.

更为巧妙却也显得痕迹明显的就是在那乐停又起之后的歌舞升平.

这一段包括后来的反复生活也算是这部片不难看的部分.
毕竟这一场铺垫突进的速度无论你从什么角度和立场都能够决定适应,且乐在其中.

就像duolingo上常见的it is not a boring movie一样.

还有一个比较值得说的场景是wired Barbie的山顶豪宅.

除了是作为一些剧情重要任务点之外,几场戏也还是蛮多梗的.

比如red pill or blue pill的黑客帝国梗.
加上后面的公司内逃跑直到单独见到handler的戏份,里面的门元素和风格骤变的厨房场景,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neo见architect的戏份.

而且退一步来说,整部片的某种内核也可以说是师从黑客帝国.
谈论的是如何定位自己的一个命题.

所以后面临近结尾的ken的独唱/歌舞可能更适合于做这部片的注脚.

也难怪印象中会有说出ken续集的消息.

毕竟相比起芭比这部对主流的非主流文化都暗搓搓阴阳怪气,表面上又还要迎合政治正确的片来说,ken支线可谈的东西可能会更严肃和更不怕被主流的非主流意见团体批评.

说主流的非主流主要是这部片算是当下集合了各种元素于一体的片.
不管肤色,女性职业,甚至于两母女的某种极端或者说小众朋克元素,加上本片的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no vaginal背景.

你不能说这部片是提倡support这些群体的,因为仔细看起来不管旁白还是剧情设定,多多少少都是有种英式恭维的.
但也不能说是反对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是阴阳怪气.

就像你很难对结尾做什么硬性的judgement.
虽然一种理解是对于前面的no vaginal的一个回环.

而如果按照这个理解的话,就是性别烙印/图腾的再现了.
就很难说是一部进步的,或者谈不上是一部全面进步的片了.

这部片还有一个可能可以过度解读的就是芭比公司高层的部分了.

一个看上去正经,但是有一定年纪加上行动缓慢的领导人形象,尤其剧情最后从停产芭比家出来的America式官腔,都很难不让人会心一笑.

加上里面的僵硬官僚制度的常见戏码,也算是政治性元素的植入吧.

另外一个相关的政治性笑话就是芭比和ken的党派选举投票日纷争.

这个虽然说不上也是映射,但是宣布结果的时候和整个过程本身也算是一种对democracy制度的讽刺了.

一种机械的遵循选票但是选票本身又不是太重要的政治秀的某种喜剧化处理.
用一种正经或者说假装对制度的正经的形式,来从表到里地荒谬化一种东西.

可能这部片里仅有的比较直面地表达观点的就是在前台母亲在山顶的脱口秀了.

虽然你可以把这段作为一种女性宣言来看,但本质上它跟ken和可能是芭比还是ken说的是一致的.
就是对标签化和系统化人的一种,算不上反抗,而仅仅是把这种奇怪的扭曲摆出来而已.

就像前两天跟某网友聊的一样.

现代社会的运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标签,然后一个个的个体和人都似乎能被准确地定义.
然后按照具体的标签规则运转.

就像一个庞大系统的齿轮,只要spec被确定或者说认定之后,放入到整个系统中就是不由自主的链条的一部分.

这种有时候被称为立场有时候被称为企业公司文化的东西,让人在一些predefined的情况下按照一种predefined的行为去action/reaction.

你也很难批评说它是对的或者错的.

有时候,it works就像一种万能的赎罪或者说解释/理由.
只要it works,凡事都是合理的.

你也确实看上去很难说一个working system有什么问题.

就像芭比虽然知道现实世界并不是女性主导,但是仍然觉得Barbie land应该是原来那样.
ken虽然学习到了先进的马拉主义并传播回barbie land,但也没法抹去甚至影片里还借他自己的口说出自己并不能在这套体制下生存.

就像每一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既有世界观价值观去继承应用一个东西.
但可能并不代表自己对应用的这套东西有什么坚定的信仰或者说信念.

归根到底,可能这就是人的机械性的一部分.

因为你很难用本能来解释这一部分行为.
以为它实际上可能包含一些复杂的决策过程.

就像影片最后,立志生而为人的芭比在一家人family的support下,没有极速狂飙挑战牛顿力学,而是follow your hearts的人从众的一身职业suite开始紧张兴奋地面对性,啊不对新生活.

正当你以为接下来是七彩祥云驾到,走飒爽职业丽人剧本ending的时候,她告诉你是来看妇科的.

这时候你才想起下车那幕为什么会有一个特意的拖鞋特写了.

毕竟草台班子理论可能是近几年甚至甚至几十年人类最伟大的理论创新了.





2023-07-30

流水账

月底了,也该写点什么了.

在新加坡也有段时间了.
虽然说本质上还是两点一线,甚至从地理上来说,现在也只有一点了.

毕竟就住在公司隔壁.

以前觉得自己英语还可以,至少听力方面还是多少能听懂一点的.
后来才发觉想多了.

一方面固然是各种奇怪口音的问题.
但另一方面仔细想想可能还是词汇量的问题.

毕竟专业方面来回就那几个词,而且多数技术文档都没什么fancy的用词.
所以一到人文了,英语那种天然对某种特定此情此景的特定词汇出来就一头雾水了.

以前看剧可能还觉得是剧本使然.
后来想想,自己母语中文多少会有些玩梗和用典的.

所以倒也不能全怪口音.

到底还是没文化.

工作方面除了上半月比较难熬之外,下半月尽管事情更多,反倒多少有些适应了.

毕竟PUA这件事情,一个面是别人的.
一方面也是自己的.

冷静下来想想,没这份工作虽然说不是没什么损失.
但倒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毕竟按照收入来说,大致约等于在前司干到年底了.

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找回了自己的节奏.
剩下的就是自己要不要放过PUA自己的问题了.

想想这几年大概也就是这样慢慢变佛系或者说躺平的.

大概30岁以前可能还会嫉妒羡慕别人被安排重要工作自己不受重视.
后来是什么原因机缘忽然想明白的,倒也有些忘记了.

可能是从北京回来之后,经历了一些事情,发觉也就是个重不重视也就是joke.
放下改变世界的想法,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就善莫大焉了.

别人怎么看,那到底也是别人价值观和利益取舍的问题.

道也倒不必相同.

后来是职场上的一些小手段和小手法,或者说政治性竞争因素.

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纠结过.
但有了前面的经历铺垫,倒也时期没那么长.

说到底也不过是对的起自己.

至于利用不利用压制不压制的问题,大抵只要世界和平就好.

毕竟本质上来说,虽然收入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
其他的不过是回归助人情结而已.

现在的PUA虽然说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历史的反复.
但换个立场多少还是能够理解的.

而且抛开这点,多多少少可能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而已.

不贪心地去尝试迎合挑战baseline的话,倒也没那么大压力.

所以退一万步来说,权当退休失败之后的补足修行也罢.

于是在想明白了至少还有退路这点上,倒也豁然开朗了.

往好处想想,至少还是名正言顺合法合规地开了个离岸账号.
形式上来说,也是可能结构化对冲了.

毕竟以后亏钱可以不止亏一个货币种类了.

不过这么一想的话可能倒可以把人民币账户保守一点了.

毕竟一来算是一个封存账户,没有增量容易衡量.
二来离岸账户的多空期权加上波动率也差不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个意外收获.

消费娱乐方面的话,算是还在探索恢复期吧.

看了下Google Fit的数据.
比起去年来说数据差不多只有一半.
也不知道是因为上班近了还是数据变准确了.

不过比起前几个月来说,倒也大差不差.

而且现在住的condo有健身房,每天去做个30个推拉倒是更搞笑缓解肩颈僵硬的问题.
虽然感觉设备上比不上之前住酒店的时候.

但聊胜于无吧.

就是不知道每天练举重的克拉克肯先生看了会什么感想.

如果用复刻的观点看的话,剩下的就是周末看书和看电影的习惯了.

去图书馆这件事本来是打算PAssion卡下来了再去办个证的.
毕竟单独办还是要年费的.

加上可以顺便把EZ-Link也退了.
毕竟看着说明PAssiion实体卡也有公交功能.

但是一个月了也没收到实体卡激活.
虽然官方说明大概四周,但是算算时间也超了,就邮件问了下.
暂时也没什么结论.

当然,这也只是个借口.

本质还是没那么积极生活了.

想想,可能还是献出心脏太多了缘故.

也可能还是消费习惯没转换过来.

有时候还是会简单做下汇率换算.

但是吧,不是游客而是作为一个多多少少是本地工作本地收入的人来说,就显得没有必要了.

毕竟也算是一个long term的成本计算.
不同经济体之间可比性其实不是很大.

毕竟各地成本项目的收支差异还是摆在那里的.

所以昨天去超市自由了下,发觉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

于是大概还是能吃汤喝肉的.

2023-06-29

出狮表

起笔想写些什么,又忽然纠结是用在新加坡还是来新加坡,亦或者去新加坡.

毕竟人在机场午夜,或者说凌晨梦回.
加上浦东机场,也难说得上是在新加坡.

来自然也谈不上.

一则现在算回国.
二则来到底是一种归来.

作为一个下南洋打黑工的,也难说得上又什么归属感.

至于去,虽然说属于过去式.
毕竟也已经工作一个月了.

但换个角度,面对终究是个假期,还是要工作回去的.
这么一看的话,倒也大差不差.

啰嗦这么多,大抵还是对于在新工作这事还是相对来说难以界定的一个事情.

前两天前司的一个小朋友也来问,现在去新加坡到底还值不值得.
或者说还有没必要的问题.

就像忽然而起的润潮,劝退也似乎是一时之间风起云涌的.

用某tg群的某bot发言,凡问新加坡有什么好,统一回复就是税低.

这个总结在现在看来倒是不失幽默而精准.
就像谈及一个人时用可爱而不是漂亮来形容.

初来乍到不适应的除了贴近咖喱味的singlish之外,还有就是跟国内习惯的一些差异.

比如吃穿用行习惯了的牌子,到了自然也得重新挑.

一则是市场定位不同.
二来也是渠道习惯不一样.

国内生活久了自然有顺手的购买渠道和方式.
到了新的地方虽然说是预期中的,但到底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虽然说也不是没有一些大型的连锁超商/品牌之类的,但相对于国内屈指可数的近垄断性渠道来说,还是相差甚远的.

这个大抵就是经济体量的问题了.

包括常说的,西方一些国家对于大众劳动者来说容易生存和有尊严.
表象是工作不分尊卑贵贱,而实际可能在于市场规模不足以激发工业化替代.

就像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寡民自然可以有工匠.
市场不大需求有限,自然没有什么特别迫切的竞争压力.

而对于城邦之间的贸易而言,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卷这个词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容量量级大小差距的问题.

但说新加坡没有这种垄断性存在的话,倒也说不上.

像本地的DBS银行,以及肉眼可见的各个大小商家绑定DBS推出的优势.
像Singtel和DBS的联动,yuu/PAssion等交错勾连.

似乎在那种手工业者能尊严生活的背景下,也有着这种财团联盟的巨型阴影.

就像套用一个著名meme.
带上面具是自由贸易国际港,摘下面具看清楚则是一个政府主导的金融集团.

有时候你把常见的这些岛内著名企业域名换成gov.sg结尾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所以在这种光怪陆离之中,很难不会考虑PR的价值问题.

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去了国立博物馆.
然后终于意识到作为外国人不是PR/Citizen的话,还是得自己掏钱看展的.

虽然在深圳的时候也不确定是否有类似区别对待.

想想,大概是没有的.
记得某次南山博物馆看展排队后面的就是一对日本夫妇拿着护照就行.

回过头来到不是批评这种对于外国人收费的行为.
毕竟理论上来说,也确实属于财政建设资源投入.

作为本国常驻纳税人来说,倒也合情合理.
虽然还是把EP等排除在外.

但至少从倾向上来说,这种人为的金字塔供养模式还是多少不是那么让人舒服的设计.

虽然从历史上来说,新加坡作为一个中介国家加上殖民背景里固有的阶级分化逻辑,有这种划分继承也算正常.
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传承.

这是社会文化层面的一些理解.

另外一些文化上的感受就是所谓的inclusive和diversity.

不管历史上多民族或者说多种族的来由问题.
在实际融入到这种political right环境中的一个感受就是,各个族群所能共存的前提其实是一个交集.

一个特征就是饮食方面的,尤其作为某种程度上的伊斯兰国度.
不同族群的不管是宗教上的禁忌还是单纯的考虑到口味习惯问题,在讲究多样性的一个社会结构里,总是只能存在有限的几种交集的.

而如果要突破这种单调性的话,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显得奇怪的文化杂交.

不管是饮食结构还是表达方式生活习惯.

虽然说国内也存在名族交融问题.
但总体来说还是单一汉族占了社会的相当部分.

即使是这样,也存在着各种地域之间的咸甜之争.

而要做到那种理论上的兼容并包政治正确的话,实际上也是不太可能和现实的.
一个可能极端但make sense的反例就是,这对不赞同的diversity/inclusive的minority来说也是一种歧视.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属于一种可爱属性.
华而不实,且倾向性严重.

更现实一点的可能是考虑种群划分,而不是把种群划分打上有色眼镜.

毕竟从人类历史角度来说,聚集变迁是基本交融形式.
如果不能群聚,那么自然是不能构成合适的生产关系的.

然后谈谈经济上的.

由于一些有的没得原因,开的是HSBC的卡.

虽然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开DBS更为主流一些.
毕竟网点多,也算是国企.

但对接relocation的agent建议下卡快的话还是汇丰快些.

后来看了下开户流程也确实大致跟agent的说法一致,所以就本着能用就行的原则只开了HSBC.

之所以说大致跟agent一致,是因为看了看官方的程序,基本IPA下来之后就可以开始办理了.
不用等EP看下来.
毕竟关键的住址证明也主要还是靠employment certification,而不是EP本身.
或者说只是可选项之一.

一个题外话也是关于这几个agent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relocation的基本是没提供什么实质性帮助的.
包括开卡也只是转了一个HSBC的人来.

其他的类似找房和本地熟悉都是自己动手.
虽然说是自己说可以自己搞定,但也主要还是看对方工商银行般的态度使然.

所以反过来想,西方这种引见式中介能作为一个比较正式甚至必要的职业,多多少少也还是前面说的阶层设计使然.

当然,换个角度来评价的话,就是国内算是比较草莽.

至于怎么评价,自然是每个人价值观倾向的问题了.

自然的,也不是完全没有超出预期的东西.

比如这边的condo的配套设施的标准.
基本是标配游泳池健身房等.

虽然说实际成熟度有差异.
但至少算是一个standard产品了.

再就是像租房之类的透明度,基本实地跟照片没什么差异或者差异不大.
也算促成交易标准化的一方面优势吧.

还有一点值得说的就是房屋的保养度问题.

尽管有些楼龄可能有个50-60年,但除了风格和固有布局这类先天条件之外,本身的保养倒还是可以的.

往广了说也是殖民经济的一种后果.
私有产权带来的财产保值内在驱动.

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可能更多的不是产权问题,而是预期持有周期的问题.
多多少少属于对待一种短线临时资产的处理方式.

当然,实际更多的可能还社交公寓经营管理关系的法律保障追责等制度性问题.

所以本质上来说,还是阶级设计带来的准入隔离衍生的效益性收益问题.

归根到底,新加坡的问题还是制度和体量的问题.

作为一个国家,这种限制就像天赋跟家境的比拼一样.
你不能说天赋在家境面前没用.
但你也不能说就有用.

而对于个体来说,不管是什么社会身份地位.
上限总超不过一个国家.

当然,具体到个人,不过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而已.

2023-05-27

谎言的艺术

昨天把车卖了,应该下周一就飞新加坡了.

想想,也该写点什么才是.

看IPA的日期,应该上周四就approved了的.
原本以为两周,但是周一还是周二尝试自己查了下状态才发觉已经下了.
随后的就是周知各方,订机票酒店之类的事宜了.

回想三月底到现在,也差不多两三个月了.
怎么说也算告一段落.

剩下的就看是落地段子重演,还是always day one人类漂泊客居了.

回想刚毕业的时候也是因缘北上.
说不上好坏地,也在北京呆了几年.

后来到深圳也算逐渐老实了几年.
不管是哪种层面来说.
算算可能也近十年了.

虽然说对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没什么特别情感波动.
但至少从呆过的城市来说,深圳可能还是自己的一个选择吧.

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只是时运问题.

虽然并不觉得自己算是扎根深圳了.
至少情感上来说,是没什么离开深圳的想法的.

尽管很多时候觉得其实去哪个城市或者地区都无所谓.
但毕竟也还是人.
总会有一些惯性和舒适区.

也不能说深圳适合各种意义上的生活和生存.
但至少还是适应了节奏.

某种程度上也算变成了深圳的形状.
虽然说多多少少跟stereotype中的深圳人/节奏有些格格不入.

现在要离开了,也多多少少又些惆怅.
虽然理论上来说也不算板上钉钉.

就像有时候清晨起来,拉开一扇窗,看着阳光和空气.
呼吸着一点凉爽感.
你也说不上来那是一种放空还是是茫茫不可及物的虚无感.

尤其这一年半年来,自己终究也不算是无牵无挂了.
至少相比以前来说,不是那么纯粹的自由态了.

可能就像艾伦耶格对着大海说出那句名台词的时候一样.
其实他也不知道或者也没特别的期望.

只是延续着本能的挣扎而已.

可能到最后结尾,也终究不过是一个会哭着说那种事情不要啊的小孩子而已.

剥去轮回和各种宿命身份之后,不过是一个无力而有拒绝不了长大的儿童.

有段时间也确实想过去新加坡或者说更宽泛的去国外工作生活体验.
至于确切的动机是什么,现在也回想不起来了.

或者说原本就没什么动机,纯粹只是一种想要something new的一种冲动或者说直觉.

至于常见的润学观点,作为一个多多少少算偏粉红的人来说,倒是谈不上的.
也至于现在在可能要离开的时候,多少有些不舍和依恋.

很难说舍不得的是什么.

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近几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
尽管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什么不方便不合理的地方.

但终究把你自己放入那些决策地位的时候,可能你也想不出有什么更优更social optimal的方法.
尤其作为一个风险倾向偏保守的角度来说.

这些年经济上的变化也并不全然是某些事情所致.

很多时候,历史终究会有这种周期性.

毕竟从单纯曲线绘制直觉上来说,没有什么一成不变一马平川的flat的.
总有些波动和曲折.

口述历史到底不过是一种事后归因的综述模式.
体现的也仅仅是一种充分而对必要未置可否的一种态度.

所以在这个节点上,说茫然,倒也不是说不上.

虽然某种程度上可以打趣地说前程无忧.
毕竟在当下的时势里,每个单独个体更多的是gone with the wind.
忧虑也不是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东西.

有时候觉得无问西东更多的是一种想死而生的觉悟或者说妥协逃避感.

毕竟事实上可能并没有得选择.
也就谈不上问.

不用工作的这段时间也发觉,以前觉得做不过来的一些事情,现在也依然是.
你也不知道到底是时间不够,还是其他问题.

甚至于连时间表和节点都没什么太大变化.

一时也不知道之前的工作和生活跟现在到底有什么区别了.

到底是自己机械化了,还是人就是如此的无趣.

脱去了各种情绪和形容,工作也不过是一个ordinary的routine.
跟吃饭睡觉一样,不过是一种行为方式.

更抽象地说,人活着活着人醒着,不过是让自己不停下来而制造各种意义活着目的罢了.
甚至于消极躺着也不过是一种另类的目标和意义.

可能就像星野爱说的.
活着不过是人类对自己的谎言而已.

区别的是不同人的说慌艺术层次效果不同而已.






2023-05-12

廉颇老矣

昨天看了下今年的Google I/O.

虽然说近几年没什么亮点了,无非就是All in AI的题材,外加还有点创新的Android部分.
但多少还是看了.

今年也确实还是AI,而且Android方面也缺乏亮点了.
不同的是可能刚好前有OpenAI的ChatGPT,所以展现的功能更多的是一种模仿和追随.

这么说可能也不太准确.
毕竟单纯说ChatBot的话,Google Duplex/Assistant也算前几年的产品了.
加上之前说LaMDA有意识而fire了一个工程师的事情.

就这类生成式对话来说,技术上可能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

但是市场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存在.
有时候也很难用常理,或者是常识去推断.

回想ChatGPT当初也只是谨慎地宣称了codegen的功能.
更多的是将copilot/codex和nlp的chatbot形式做了个新的结合推出来的一个概念性的产品.

爆火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意外的conversation的体验门槛降低使得更多的人接触而产生的一个算是网络效应或者是social virus的一个结果.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确实把prompt这种交互方式泛化了.

毕竟之前可能确实没人想到过用continual prompt的方式做context building.
midjourney也只限于类似context binding的单次生成方式.

所以从这点来说,确实OpenAI算是误打误撞地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

那么反过来看,为什么Google这个从基础模型到架构再到交互方式和应用的先驱却没有产生这种商业层面的领先优势呢.

当初LaMDA事件的争议就在从纯技术上来说,这种generative AI算不算General AI.

毕竟你可以说只是概率统计结果.

但从更广泛的一个范围来说,相当一部分所谓人类的经验甚至语言也多多少少是一种依循过往经验构造的一种反应过程.

所以从这种decision的角度来说,也不能否认它确实是一种类意识到存在.

尽管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它有推理的能力.
但是也并不能否认在某些方面,确实有某种公认的common sense.

对于这种可能略显模糊的边界感,Google当时还是选择了一个比较保守的态度.
也就是公开场合并不认定这是一种general AI.

可以说,可能正是因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久投入比较多,所以关于理论和伦理的边界感可能变得更为高尚或者说负责.
毕竟科学或者技术之外,还需要一些伦理ethics来保障.

可能是从Deepfake的工具化开始,AI ethics就成为了一个算是前沿但也不那么前沿的一个方向.

说前沿自然是指跟随技术发展的道德法制约束研究.

不前沿则是因为说到底这是一个类似accessibility的东西.
有则属于锦上添花,没有也并不影响商业化.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可以成为OpenAI以及微软的一个criticism就是这种道德约束边缘的东西吧.

当然,也可以类比前互联网时代的pirate bay.
作为一种技术流行优先的开放性代名词.

盗版和open source确实破坏了当时的一些现有生态.
正如现在copilot和各种generative AI带来的素材和版权争议,尤其对创作者带来的侵害.

尤其在今天自由职业或者半自由职业比当年多的情况下,个体利益被侵害的总体社会影响应该是比那时候大的.

所以回过头来看,这届Google I/O可能更有价值和更细微地方在那些关于ethics的地方.

一个是对提供generative AI生成的图片的watermark功能,以帮助人能够独立识别哪些是生成的哪些不是.

看的时候倒是对这个的原理和实现程度比较好奇.

毕竟往深了说,可能需要的技术支持并不简单.

如果只是针对自身生成的图片来说的话,那可能需要有一种invariant的fingerprint方式.
因为图片可能经过裁剪加工,如果没有一种能容忍这种变化的fingerprint能力的话,那其实算不上是一个可以拿出来说的feature.

而如果是要针对未限定的AI技术生成的更广泛的识别能力的话,这个可能就更有挑战性一些了.

虽然目前对于StableDiffusion类方式生成的可能有比较简单的识别方式,但要做到前瞻性的话,技术投入还是比较需要持续性的.

当然,现在看着好像还主要是溯源的方向,即用现有的图片搜索技术回溯源头以帮助判定.
从功能宣传角度来说,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还是没那么理想.

另外一个可以说得上的亮点就是前面说的溯源.

Bard的演示里有关于生成的代码来源的一个连接展示.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copilot的一个恶作剧讽刺.

当从实际角度来说,至少它说明了这项技术本质上还是一种统计概率的预测借鉴.
而展示出来的这项功能可能更多的是Google自身对于ethics的一个技术上的突破的小应用吧.

毕竟如果没有regulate和traceable能力的话,也没办法对生成的token/pattern来源做一个比较清晰准确confident的回溯.

背后可能更多的是对于这类模型的可解释能力方面的一个工程化表现.

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能Google在AI商业化方面步伐慢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这种道德负担.

当然,从这届I/O也能看出Google对于AI的商业化速度也是不太满意或者说焦急焦虑的了.

如果排除这些ethics方面的东西,其他的创意和新意是谈不上的.

再联想Google Brain和DeepMind的合并走向,可能在AI ethics方面,Google也坚持不下去了.

或者说,确实在没有增长的年代,焦虑是每一家公司会面临的问题.

尤其现在大多数都是创始人退休,职业经理人执掌的局面.
一些理想主义的情结和因素是比较难再体现在公司文化和走向上的了.

有时候也不知道是年龄问题还是时代问题.
常常想的是尚能饭否.

2023-03-20

系统中的人

说是不管裁员还是裸辞也都差不多两周了.
虽然说不上难找吧,倒也不算容易.

相比较于几年前的经验来说,面试倒是应接不暇.
只是谈下来多少还是未成行的多些.

之前也觉得大概这会是自己的最后一份工作.
毕竟说能力是一方面的制度自信问题,但是诸如年龄经历之类的软性约束还是摆在那里的.

虽然说抱着这心态也还是换了一次,但终究还是多少有些不安分心里的.
所以也就有了这一次.

有时候也会想是不是自己不喜欢工作/写代码了.

仔细想想倒也说不上.

只是挺多时候写起来缺少一种所谓新鲜感吧.

虽然说有时候需求/要达到的目的也挺tricky的.
实现起来也蛮有玩乐的感觉,尤其一些奇技淫巧的地方.

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些枯燥?

虽然有时候也想写写DPDK/SPDK/io_uring/SoC之类的东西.
但是一方面吧,没有这个硬件条件和需求.
另一方面也觉得终究还是没什么实际场景使用.

或者说属于可以,但没必要的概念.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rotten/生锈感.

或者说缺少了某种热情.

有时候看着ChatGPT之类的东西,稍微想想,也总觉得大概知道怎么做了.
缺的可能就是一些现实资源供给.

毕竟纯技术方面来说,这些年已经渐渐没有什么individual/independent的空间了.

前互联网的洪荒时代,大概平均软硬件水平摆在那.
可以说是除了天赋之外的资本等于零.

所以才容易有个人App或者个人项目构成某种trending.

等技术发展起来了,硬件随着各种特化需求变得越来约复杂,越来越专用,也就越来越少通用化的东西能够所见即的.
所以像后来的SoC方案,各种定制化硬件,以及对应的使用场景.

不在局中,不到规模,自然是一般人也接触不到的.

当然好的一面就像虚拟化技术等的发展.
挺多东西至少降级可用的.

当总的来说,技术趋势还是越来越趋于专用和封闭的.

就像现在的AIGC来说.

从消费层面来说,但是门槛和便利性提升了不少.
甚至于硬件来说,云也提供了相当低的入门门槛.

但它是一个像以前一个个人能成的东西么?

说是倒也不是说不上.

社区当然有足够好的模型/dataset.

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基础理论可能并不是一个关键性因素了.

技术的门槛变成了规模性.

一方面是硬件支撑能力带来的参数规模.
一方面更多的是人力规模带来的差异化.

像现在GPT-4以及前沿的所谓CoT思路.
intuition并不复杂.

复杂的可能在于你有足够多的模型和足够多的instruct去构造这个meta logic.

而且考虑到训练本身带来的时间开销对应代际差别,这种更是不太可能规模化的.

类似的例子就是百度的问心一言和同期试图竞争的各个大模型.

虽然效果相较于OpenAI来说可能连差强人意都说不上.
但是仔细分解的话,还是能看到大致类似的拆分组装过程的.

以百度的AI图生成来说,至少也有fusion过程的.
尤其smooth的程度从纯技术上来说,并不见得有多难堪.

它们之间的差距可能更多的是看谁堆叠的modal多,整合generate能力更稳定,memory/context范围更深更广.
而这些可能依赖于前一代的基础.

毕竟CoT本质上类似meta programing.
有了bootstrap的过程,后面的基本上就是指数性的复杂度变化.

所以反过来,从人的角度来说,信息整个和泛化能力至少在相当一方面已经没有什么intelligent方面的优势了.

想到这里,就难免有些算了吧的感觉.

当然,从纯工具角度来说,自然是具有相当便利性的.

但就个人而言还是会有些不适.
一来大抵算是不想放弃自身的能力,宛如守旧的手工艺者.
二来多少算是一种文人相轻,总试图challenge.

只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工具也只是工具而已.

就是这种心结总是无法弥散.

另外就还是那种individual的无力感.

或者说在规模面前的无足轻重感.

而且即使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一个团体也是.

开源届为了生存改license或者其他不尽如人意的改动以对抗大公司巨头的各种方式,即使是现在看也是大多数算是失败了的.

在一个个的规模化机器面前,次规模的总是被碾压的对象.

当然,这些还是一些外在的因素.
而且也不是现在才有的.

从互联网开始是走向App的隔离时代,大概就多少注定了这种走向.

或者说人类社会无非就是这种不同的车轮互相碾压的过程.

纯粹回到兴趣方面的话.
可能更多的还是少了一些发现乐趣的方式吧.

或者说更多的是纠结有用这一点了.

想想,可能无用才是现在人类应该或者说需要有的一种态度.

毕竟在这种chaos的时代,有用可能更多时候也是undefined.

就像SVB之后,人类金融系统和监管的理论基本已经自己吃掉了.
联储的加息预测和市场走向更多的是在各方面配合地做一场机械演出安排.

有没有用,本身似乎也不是很重要了.

晚上的时候女朋友问喜欢现在的生活吗.

想了想,也很难说喜欢或者不喜欢.

看了看收入,虽然谈不上财富自由,但也没什么开销,粗茶淡饭过完余生可能还是有剩的.
最近也少有地容易睡到自然醒,每天的消息也居然鲜有地有能翻完的时候.

大概就是步入了比以前更按步就班/可预测的日子.

相对应的大概就是没了那种需要想办法保持work life balance的各种均衡腾挪感.
再给定的约束时间段和范围内,研究怎么高效地做更多的事,然后安排更多的事.

坏处大概就是没了这种紧凑感.

大概这就是所谓系统中的人.


2023-02-04

谈谈流浪地球2

上完七天班之后终于看了流浪地球2.

总的来说还是跟挺符合预期的.

之前出定档消息的时候国内还算疫情纪元.
尤其处于共存和清零派矛盾差不多全面爆发,经济压力额外突出的时候.

所以看到这么早就定档春节档,大致基调就是这样的了.

无论是数字人生派还是移山派的刻画都不算刻板,或者说片面/单纯的善与恶.

固然有着不管100年后,只求娱乐至死的极端团体在,也有以图恒宇和稍暗线的马兆这类的偏中间派.

移山派也不完全是坚定不移绝对正确的形象树立.

而且从整个剧本来说的话,某种程度上上也算形成了一定的中国特色.

3个小时的时长容易让人刻板印象地想起印度电影.

与以各种歌舞和大杂烩剧情编译成的印度电影不同,流浪地球2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主线和戏剧冲突的.

明面上的是图恒宇和刘培强所代表的光影对立立场.
同样基于家人做出的相反立场设定的戏剧冲突设计算是很好莱坞式的流行元素.

而暗线上的W550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是属于一些成熟商业话电影所会用到的手法.

就像妇联系列在单个英雄作品里会用共同背景和元素互相交织唤起构成一个所谓电影宇宙的手法一样.

而且从叙事上来说,这条暗线的运作也是非常成熟的电影手法.

利用同调的BGM和定格机器特写,反复用同样的元素组合提醒人这个特殊的镜头存在.

加上结尾略带明显的致敬黑客帝国3的无穷房间和人类作为理性方程里的不稳定变量这点,很难不让人联想到neo和architect对话到那场戏.

尤其放到片尾这种私有若无的续集串引线索,算是非常漫威式/工业化的做法.

而谈到元素隐喻,就不得不说前面的两派对立设计.
以及可能被谈的比较多的李雪健饰演的周喆直的人物投射.

在一些批评声音中比较多争议的也是这个角色代表的意义.
称之为一种中国霸权式的想象,崇拜文而不实的喜欢比喻的非西式直白外交表达形象,集体主义狂想等.

记得有一幕比较耐人寻味的场景转变是在周喆直谈人类股骨头愈合的那个剧情阶段.

之前的穿着是非常正式的西式uniform,而在这场演讲及其以后都转为的极具标志性的中式中山装形象.

往可能过度解读的方向考虑的话,就是在此之前中国的态度更多是在现有国际框架下协调合作参与.
而服饰的变化则代表了在意见分歧和压力下,中方的自主和尝试领导的路线态度.

移山计划和后续的各个UEG决策背景上都是各国协同约束下的一个共同合约性质的执行方案.
包括后来的核爆月球所提到的核弹头方案异议上也表明,某个行动的执行标准还是依赖于一个国际协定约束的.
有国家不同意就不通过.

而且这里有个比较巧妙的点是略去了各国争议调停的会议桥段,而是有意无意的在重大决策上用中美两个人物的对话来消除统一内部分歧.

这个往现实投射就是一个可能会心一笑但又不太能明说的一个关系.

类似的还有俄罗斯破解密码的部分.
以及片中在美式多样性文化价值输出里也可能比较少见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非黑色有色人种新兴市场国家的形象.

而对于本片过于集体主义和战狼文化的观点,
有几个设定也是比较微妙的.

第一个是在谈地下城抽签机制的时候.
影片中的中国是一个明确以显失公平而由做出拒绝投票的.

对应的细节就是当开始地下城疏散的时候,看入口电子牌的英文是凭资格进入.

而另外一个镜头是郝晓唏在代表中方明确开放地下城给所有国民.
并且对于质疑粮食问题的时候,回应的只是告知而不是征求意见的外交立场.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隐喻是在图恒宇生命体征消失后,争论是否停止同步引爆的那场戏.

背景上来说,周喆直是不可能知道后续安排的.
而且理性地来说,所有人都应该从已有的条件推出任务已经失败.
这点从台词和人物对话上也明确表示了的.

尤其在几个镜头里,一些轻微的blame china的声音.
包括在此之前对于中方进度的微言.

这里说指向的是在疫情纪元中国迟迟不re-opening以及对经济下滑的归因上行为是类似的.

而这场戏另外一个亮点在于周的近乎非理性无理由无条件的信任.
这里其实折射的更多是一种中国式的动员能力和军队牺牲令行禁止的违心主义的唯物主义人丁胜天文化.

包括全片的各种前仆后继的人员投入或者说牺牲很容易联想到饱和式式救援这个情感性质complicated的词.

在疫情背景下,这种人力投入和信念往往带来两方面的极端评价.

周喆直这个形象在整片中基本上就是中国官方形象对自己的定位.
合作而又独立不盲从,框架内宏大叙事.

整片另外一个值得说的是马兆.

从剧情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前数字人生计划的领军式人物.
如果按照图恒宇的设定来说的话,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利益受损者,似乎更适合作为一个对立面戏剧冲突角色.

但是实际上安排的是一个马上转向为对立面移山/流浪地球计划贡献技术的一方.

这个基本投射的就是官方意识形态里典型的举国体制下的共产党科研人员形象.
也是容易被评击集体价值的无个人主义表现.

当另一方面,这个人物又不是完全刻板印象的集体主义执行人.
对于图恒宇他又自己的私心或者说人性.
不单是默许并且主动承担了图丫丫的数字化责任,而且在明知道有风险的时候还给了图恒宇接触550系列的机会.

这种更多是对于一种朴素学术环境的师徒传承的塑造.

而类似的传承叙事在后面郝晓唏复刻周和自己的对话经历,刘培强和流浪地球1的关系一样,存在在多国宇航员之间的那个师傅,

更拔高的有点就是关于人类传承这点的线索脉络.
包括周多次表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及流浪地球本身所暗含的人类火种这点.

甚至于数字人生本质上讲的也是人类文明的延续迭代上.

所以.说流浪地球2是一部算得上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电影风格的话,也不是说不上.
这种多线叙事而由最终统一会同一个哲学内涵,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文化所擅长的.

用一种宽泛的文化哲学内涵去描述衍生看似不同内核的叙事.

除开这种剧本框架和符号隐喻上的可圈可点之外.
就流行文化方面也是算有比较成熟的运用.

比如一开头的一家人要齐齐整整的梗语言应用.
类似的还有中后期的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而更活跃一些的可能是吴京个人风格的一些东西.
比如初见韩朵朵时的那个连孩子名字都想好的梗.
练习送花时对自己经典表情包动作的再演绎.

甚至于第一次做太空电梯里跟的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的梗语复现.
尤其考虑到韩朵朵跟韩梅梅的取名类同来说.

刘德华的机器狗至于R2D2的可能可以说的上的致敬.
以及暗线里,机器狗携带的女儿数据之于钢之炼金术士大哥哥的梗.

韩朵朵在太空电梯用机械臂冲击的场景也是非常dejavu的.

太空电梯坠落和战斗机上冲失速这些也是非常常见的设定元素.

顺便,在开头坠落的那场戏里有个印象深刻的是做那个机动动作然后回归机群的几个镜头.
让人觉得设定还是非常用心的.

而说到设定,至少在自己知道的几个领域还是比较经得起推敲的.

像北京根服务器的部分.

片中的原因是说行星发动机的专有网络还没有建设好,需要紧急重启全球互联网.

从设定上来说,各个媒体和手机信号在没有这个全球互联网的时候能够工作,说明其实是有所谓互联网的.
只不过可能相对来说,需要重启的全球互联网属于一个legacy的基础设施架构.

这点和专有网络建设没有完成的也是对的上的.

所以根服务器的剧情重要性在于用原有覆盖广的旧网络体系做emergency use.
类比就是在高铁网络瘫痪或者不可达时启用旧铁路线网和兼容轨道机车.

而人工点火核爆的部分自己的理解在于精确性要求时对于爆破点的结构力学角度来说的.
并不是爆破事件.

就像旧建筑拆除的定点爆破,更重要的力学特征的正确性.

另外有一点觉得通俗化做得好的是关于丫丫两分钟的设定.
尤其在第一次介绍这个两分钟设定时候的伴随的丫丫哭闹结束.

这种就是ChatGPT或者类似神经网络或者概率统计理论本身的应用缺陷的直白化.

拟合的模型结果在大长尺度范围的严重失真问题.
用哭闹来表达算是一个信雅达的方式.

所以总的来说,这部片还是算很有价值的了.

虽然存在一些瑕疵.

比如吴京的几个个人英雄主义桥段就显得过于黄晓明了.
用一些协同来表述可能更符合逻辑一些.

还有就是几场戏的镜头感也不算很好.

尤其刘德华入狱前在550W机房的几个镜头.
在面对镜头做breaking bad式的打光凸显半明半暗的脸的时候,似乎不是太成功.

还有就是可能对刘德华这个人物的期待有点过高.
本来设定上他的纠结和冲突应该会更立体的.

就像在无间道那样.

形式上来说,和吴京作为两派的代表也确实是有当年无间道的冲突潜质.
但可惜表现还是平淡了点.

反而是喊50岁出列的张鹏的角色塑造更立体一点.
毕竟设定上算是个老油条,在刘培强接任务的那场戏还试图找关系回避开.
而到了剧情点还是闪耀了人性光辉.

这场戏自己认为最为煽情/动容的一场了.

总的来说,流浪地球2确实算得上中国电影工业的一个里程碑式存在.






2023-01-10

关于辉瑞的一点数据

心血来潮翻了下辉瑞的21年的年报和今年三季度报告.

Q3的总收入是22b.
其中Global Biopharmaceuticals Business贡献了98%.
而像Paxlovid和Comirnaty(mRNA vaccine)所属的primary care占总收入的70%左右.

如果继续拆分的话,Paxlovid占到primary care的48%.
换成成总收入占比的话,Paxlovid在Q3占了总收入贡献的33%.

算上Comirnaty的20%.
也就是光Q3, covid就给辉瑞带来了过半的收入来源(53%).
这算大概是在8.5b左右.

如果用这个单季度数字forecast全年的话.
一年光靠Paxlovid和mRNA疫苗,Pfizer可以入账34b左右.

单看Paxlovid.

按市场拆分的话,以Q3的数据为基础.
大概美国本土67%,其他发达国家占30%.
发展中国家或者说emerging market占不到3%.

因为2021 annual report里提到,辉瑞跟Global Fund有个承诺,就是提供6m treatment course.
这个plan里对于developed country会按照正常的tiered price销售.
对于非发达国家也就是差不多认为是emerging maker的会按照non-for-profit的tiered price model去销售.

那么它单个treatment的价格是多少呢?

同样在2021年的报告里有个对于2022年的guideline.
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deliver 30m treatment的Paxlovid,下半年再增加90m,统共2022年预计销售120m treatment.
预计销售收入是22b.

按2021这个数据简单换算的话,per treatment的avg价格应该在183刀左右.

按照这个价格折算的话,Q3给发展中国家的总数在1.2m treatment.
如果用单个Q换算全年的话,全年给发展中国家的大概在4.8m的treatment.

结合对Global Fund的承诺的话,倒是算合理.
毕竟这个是平均价格.

所有,如果假设6m的treatment都是给发展中国家以under normal price的价格销售的话.
再假设6m的销售都是均匀分布的.

那么用Q3 emerging maker的revenue折算的话,non-for-profit的平均价格水平应该在148刀左右.
也就是正常tiered price的8折.

当然,两者都是一种全年折算和平均价格.
具体的tired分布是至少没有体现在财报和季报里的.

反过来,用183刀折算估计US全年的treatment的话,大概2022总共销售163m treatment的Paxlovid.

2022年美国covid的total new cases是101m.

直线换算的话就是1.6 treatment per new cause,折算Paxlovid开销是297刀.

美国2021年总人口是331.9m.
用new cases折算人口数的话,一年的感染人数占总人口的30%.

如果用这些基础数据换算中国的情况的话,一年感染人数在430m.
都用Paxlovid按照for-profit价格的话是128b左右.

从辉瑞的角度来说,就是即使以Q3的revenue换算全年也不过101b的收入.

2021年医保总收入和支出按汇率7折算美元的话410b和343b.
年结存67b.累计结存516b,约等于7.6年.

另外如果考虑人口结构因素,年结存应该会递减.
一个是收入减少,一个是支出增加.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Comirnaty也就是Pfizer的mRNA covid疫苗问题.
mRNA vaccine的收入大概是Paxlovid的一半左右.

那么纯以这个量换算国内的话,一年的开销应该在202b左右.

当然这是个很粗略的算法就是了.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