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twitter上收到消息,g.cn跳转到了www.google.com.hk了. 从官方博客逛了圈回来,大致意思是说把搜索,新闻和图片服务前移到了香港那边. 而研发和销售团队将保留. 销售团队会视block的情况增减. 谷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贵国政府有所表态. 当然,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连.hk一起block. 所以说,谷歌会退地很巧妙. 尽管,没有想到会先退到香港. 但至少,除了搜索之外,其他东西都没有退. 这是它的巧妙之处. 事实上,整件事情的矛盾焦点在于对搜索结果的审查上. 所以,最后无论事情怎么解决,都还只会影响到搜索. 其他的至少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受影响. 当然,如果真地搜索被block,其他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要过上一段时间. 有意思的是,声明里称,前移到香港是合法. 因为香港没有对应的审查体制,说要去过滤搜索结果. 这样一来,像是谷歌把香港当局也来下水了. 如果中央对香港施压,香港怎么办? 素来,就有部分香港人反对近年来港府的一些作为. 觉得他们越来越不民主自由了,越来越不透明了. 如果港府受压顶不住,那么估计会引发港民的不满. 在一个还算自由民主的地方,不满意味着什么. 也许就是再一次的高铁吧. 一面是上层的压力,一面是民众的压力. 港府该何去何从? 这是个问题. 如果倒像民众另一边,那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这香港的制度已经开始崩塌. 自由民主形象受到影响,很难不会对其自由贸易和经济体形象造成影响. 一旦估值不好,香港就算玩完了. 失去的自由贸易和经济中心的位置. 香港就不是香港了. 也就是说,如果港府想贵国妥协,那么代价是整个香港经济. 而如果不妥协,那么至少在中央和港府关系上会出现一些微妙的裂痕. 尽管,大陆方面大可以通过block谷歌的方式达到驱逐谷歌的目的. 但是,由于港府的阻挠,很难说,中央不会对港政府的"忠诚度"做重新的评估. 港府赞成谷歌做法的话,估计以后中央对港府政府成员的任命上,会更加严格和限制. 以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如果以后的港府官员都是中央一派,那么香港的自由民主迟早也会崩坍. 到时,实际失去的也是整个香港. 只是比起强硬态度来说,迟来许久而已. 那么,从中央来考虑,对于谷歌这种退居做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然后任你们访问.hk. 因为GFW的存在,即使谷歌不过滤敏感词,但是搜索敏感词的话依然会触发GFW. 所以,对于正常的搜索,不屏蔽. 对于敏感词,有GFW在. 所以,估计谷歌退居香港之后,.hk只不过又是另外一个.com而已. 有时候能用. 有时候不能用. 而对于谷歌来说,其实结果没什么大的区别. .cn和.com的区别在于敏感内容的过滤. .cn不予显示. .com被重置,也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不显示. 所以谷歌退居香港,对中央的政治不会有任何实质性影响. 对谷歌自己的业务来说,也不会有大的影响. 一切如旧. 当然,这只是在中央采取不闻不问态度下的,也算是比较好的情况. 而如果采取完全屏蔽完全屏蔽谷歌的做法的话. 对于谷歌来说,只能潸然泪下. 算是彻底无缘大陆市场. 这个,对谷歌来说,打击还是会比较明显的. 而对于中央当局来说,这么做完全就是杀鸡儆猴. 相当于给外商来华投资制定了一条潜规则. 遵守则相安无事. 不遵守的话,下场跟谷歌一样. 这么做的后果,有待观察国际社会的反应. 如果国际社会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那么让我们期待西朝鲜时代的来临. 而如果国际社会觉得这是不可接受的话,那至少还有些希望. 因为不接受的结果很实际,就是经济的影响. 在华投资的缩减. 外资撤离,对整体经济影响并不大. 因为主要还是外贸. 撤不撤其实差不多. 唯一的影响在于,没有了外资环境,有些行业估计要没落了. 尤其是技术相关的. 毕竟,在很多方面,还是外资在起作用. 杜绝了一切外资后,那就是国企的天下了吧. 于是,就是官僚资本主义的到来了. 如果稍带些经济制裁的话,那应该是最好的情况. 这样,经济必然全面受到影响. 再结合当前有危机味道的国内经济. 中央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些做法是否合适. 这样,或许才能对目前的环境有所改变吧. 只是,前面说了,这种可能性不是很高. 因为有最保险的做法. GFW.
2010-03-23
黯然的谷歌
Foursquare和广告2.0
很想写写Foursquare和Groupon. 却不知道怎么下手. Foursquare的出色之处在于,它把个人的位置信息也即时更新了. 之前通过Twitter只能做到别人现在在想什么,或者在做什么.当然也可能知道被人在哪里. 但是Foursquare显然更直接. 它不管你其他任何东西,只是纯粹的I`m xxx. Twitter的好处在于信息多元. 而这也正好是它的弱点. 多元也就意味这信息的繁杂. 虽然对于twitter来说,这并不构成什么大问题. 但就如同buzz暴露出的问题一个. 虽然twitter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流的来去随个人喜好. 但,如果有一种方式能过过滤提取某一类的信息,那自然是更好了. 于是,就有了Foursquare. 它只是专注地提供一个人的位置信息.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对这类信息感兴趣呢. 某种程度上说,你做到一个人在那里,就基本做到他在做什么. 在餐厅基本就是吃饭. 在车站也就意味着出行. Foursquare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人没有主动提及的信息,通过地点的活动扩散到Social Network中. 通过走动的地点和路径,往往能够知道这个人在干什么,是一个什么身份,甚至于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也能窥见到一点. 这似乎是很违背个人隐私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还那么多人用呢? 考虑下SNS的特点. Social Network其实还脱离不了web2.0的一些东西. 或者说,它其实是web2.0的强化. 尽管Social Network既Social又Network,但本质上,还是以"我"为中心. Facebook是把"我"是怎样一个人放到网络中,让别人去认识认可. 它的起步也非常的web2.0. 日志,相册,自建群组,feed. 说到底,还是以"我"为中心. 而Twitter更是一个自我的平台. Fo和Unfo是由个人控制的. 也就是说,即便微观的各种信息的流向是不确定的. 但是总体是,它是跟你个人的兴趣爱好一致的. 你不关注的不喜欢的,自然很难长期存在在timeline里. 而同时,tweet也是非常自主的一件事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tweet只是一个自言自语.没有考虑说听众如何. 实际上,除非是极个别情况(做营销的),你无法界定你的follower是怎样的人. 因为实际上你并不了解你的follower,你了解的是你follow的人. 相比于Facebook,Twitter是一个纯粹的个人意愿输出平台. 不管是Facebook还是Twitter,本质上,这些用户都有着同一个目的. 就是把自己通过互联网扩散出去. 于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通过Foursquare把自己的行踪作为tweet发出去. 对他来说,这是一种social方式.跟写日子发推是一回事情. 都是让别人知道,你是谁,在干什么,想什么. 除此之外,Foursquare就没什么其他可谈的了么? 注意到,Social Network的用户目的是把自己通过互联网social出去. 在social的同时,必然会把自己暴露出来. 也就是说,要social你就要让别人知道你是谁.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厂商,就有可能通过Social Network了解你,从而确定你是否为潜在用户. 就如同Google的Pagerank,通过分析Social Network,就能够分析出一个人的商业价值. 具体到Foursquare,它比Twitter更有价值的原因在于. 一个人的生活行为基本暴露了出来. 前面说过,通过一个人去的地方,大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这跟twitter的价值是一样的. 而换个角度. 通过Foursquare,就可以看到某个地方是否是热点. 某个地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去. 甚至于,某些地方在某些时候是最多某种人去的. 诸如这些信息,对于做产品的,做市场细分的,都是无比的财富. 因为它比任何调查都更直接和准确. 它是用户自愿自觉贡献出来的. 完全是一种潜意识的贡献. 这跟twitter上,自主的,随意的信息来说,更有针对性和价值. 退一步来考察Foursquare. 其实它利用的就是用户的自觉的分享. 因为用户有分享的意愿,愿意让别人做到"我"的状态. 于是,它去挖掘到一种特定的用户行为. 位置信息. 顺着这条思路,看一下Groupon. 其实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相似的. Groupon挖掘的是某些人对某些物品的需求. 当然,不同的地方在于. Groupon是先圈定一个范围,然后在让你这个范围内"分享"自己的状态(刺激团购). 实际上,通过Facebook,twitter等Social Network,Goupon到底还是通过用户的分享在运作的. 只不过,它需要先推,然后吸引有兴趣的用户去传播. 较之Foursquare更为主动. 可以看到,这些产品的一个共同点是传播性. Social Network里,用户永远都在传播各种各样的东西. 而如果你能让用户有意无意得传播你的东西. 那么,还要广告做什么? 或者说,其实Social Network就是新型的广告. 从厂商创造宣传广告, 到用户自己创造宣传广告. 又一个2.0时代.
2010-03-19
更年期心理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
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很久没有东西可以写了.
这是句废话.却也是实话.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激起兴趣.
Google Reader里的很多东西其实已经不想读了.
或者觉得读不出新的感觉来了.
政治的依然政治.
UE也已经渐渐淡下来,也不外如是.
SEO不关心很久了.毕竟没有真地去经营.
技术类的也浮躁了,很难潜下心来.而且,也似乎到了一个瓶颈,进退两难.
新闻类变成了每天不得不去面对的东西.轻度的强迫症.
剩下的就是一些猎奇的东西.偶尔还能赏心悦目地笑笑.
更多的是各种聚合信息,高度重复,而有疲乏.
考虑慢慢退订吧.
毕竟,要有自己的生活.
想想,自己的生活确实过得一塌糊涂.
没有条理.
有时候会开始会感觉力不从心.
就像面对每天几百条的Reader,不停刷新的twitter timeline.
还有buzz.
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了无谓的事情上.
很多次想要减少过载的资讯,但结果总是反而增加了更多的东西.
所谓的贪婪不知节制,大致便是如此.
有些不禁思量地离开一个地方,回到一个地方.
也有意无意地得以空闲一段时间.
生命里,儿戏也不止一次了.
也许改不了.
但总得想着,能玩的时间不多了.
有时候会感叹,年轻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词.
毕竟,距离要面对现实的时期越来越近.
或者其实已经到来.
所谓三十而立.
四十才能不惑.
想想以后如何.
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尽管希望能随遇而安,能够活得道家一点.
可惜,终究不够勇气.
不敢坦荡荡地奔向自己的阳朔.
回到广州,也简单梳理了下过去几个月的东西.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初到北京也游走了一些地方.
但终究还是宅的本性使然.
也或许是北京大概便是这样一个城市.
如秋天般.
似乎沧桑,似乎深厚,似乎端庄,似乎威严.
其实看多了,也不过只是一座城.
只不过在被时代碾过的时候,还保留有一些本性罢.
唯一觉得有些意外的是北京阳明的一面.
也许是所处行业使然,也许是环境使然.
北京,确实是一个容易有所谓梦想追求的地方.
因为很多人都是怀揣着梦想走到北京.
不管最初的你是如何考虑,最终多少会被这种感情所影响.
当然,梦想多数时候也只是一个空想.
所以,北京也是一个容易浮躁的城市.
尽管看上去,它很庄严肃穆.
但里面的人,有时候过多地一厢情愿了.
也或许这便是北方和南方的不同.
空想与市侩的区别.
将这两个词往中性上靠,大概就是区别了.
总得来说,北京也算是一个比较有韵味的城市.
除去那些体制和政治的味道.
不管怎样,终究还是离开了北京.
所谓的留恋就让它慢慢散去.
有些东西总是要在离开后才会慢慢回味起来的.
有些东西也总是要在接触之后才会慢慢忘记的.
离开北京,回到广州.
也算是回到某种生活的轨道.
不管这是曾想的抑或不曾想的.
它都已然或将然要是事实了.
也许,冒冒失失地过了这么多年,也确然是要把自己往规则里面靠了.
就如同某人说的,毕竟年纪差不多了,有些事情还是要考虑了的.
也许不应该用还债这个词.
但某种程度上,却唯有它能确切形容.
正如某调侃段子所说,学业事业家也,从出生到死都套在头上.
想要超然逃脱.
所付出的,则要是多得多.
有时候不想去承认所谓的羁绊.
只是,有时候越来越多地不得不去想.
或许是环境问题吧.
宅的多了,就不单是身体局限的问题了.
也或着只是周期性迷茫.
毕竟,热血完了,总会暂时缺氧的.
当然.
也许这其实只是更年期到了.
订阅:
博文 (Atom)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
-
最近尝试了下海淘. 当然,方向上来说是从国内到新加坡. 先是买了个iPhone,算上运费和双重征税,到手比官方还是便宜个一两百新的. 换算回来也不多事10%的纯粹价格因素差异. 当然,之类有电商促销的因素. 也有比较基准是新加坡Apple Store售价的原因. 但如果同样比较A...
-
这两天看完了Netflix版的三体. 某种程度上来说,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尽管开始的时候对于第一集片头有些争论,但整体如果带入当下去看的话,还是有些梗的. 比如三体对于地球科技的发展速率的担忧,由此衍生的智子. 以及现有力量对比上的压倒性优势. 如果带入中美关系以及各自的历史阶段...
-
前几天Sora出来后才仔细看了下diffusion,发觉确实算挺取巧的. 按照naive的intuition或者说不那么现代的方式的话,可能需要segmentaion为基础的composite的方式去生成图片,即使扯点deep learning/network的,可能也是类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