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0

对错之间

  想谈谈最近的一些事情.
  但落笔时又感觉无从下手.

  第一件是关于微博打拐.
  
  开始是持赞成态度的.
  毕竟,这于人人自危无暇顾及他人的社会现状来说,总算是一线善意.
  
  后来,打拐打出问题来了.
  随手拍的随意性,和纯主观的鉴定盲目,开始了冤假错案的闹剧.
 
  于是有人出来指责了,说这中廉价爱心是伪善云云.
  基本观点就是应该打倒之.
  
  诚然,随手拍有随手拍的自由,但也确实,这需要尊重他人的意愿.
  毕竟,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人生侵害,它多多少少会对当事人造成社会影响.
  它跟纯粹的随手拍是有区别的.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算是一种新闻采访的摄影.

  然后是衍生出的关于乞讨,自由,社会公平等的"争论".
  这相对无意义和过于扩大化了,按下不表.

  最初的问题是,对于这种廉价的伪善,该不该支持?

  第二件事情是今天网瘾战争的作者@corndog在微博对语录体的一些评击行为.
  大体原因是说,由于一些机会,潜入了解过网络推手的团队运作方式,发现语录体的微博帐号是有预谋的蓄养.
  导火线算是那条烧伤儿童转发即捐款的微博.

  对于这类转发即如何如何的言论,相信有一定经验的网民都能自行识别.
  然而事实是,很多人转发了.
  且不论其相信不相信.
  但这已然是为这舆论添砖加瓦.

  也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确实是出于善意转发.
  因为一个转发成本并不高.
  即便转发了,于他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然后就像,@cordog的做法固然也有其道理,但是否过激呢?

  第三件事情是20号的茉莉花行动.

  像这类行为艺术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像之前的黄丝带,若干次的快闪行动.

  twitter很多人都参加过.
  包括那些这次嘲笑茉莉花是无厘头的人.

  确实,这次茉莉花的宣言很网络风格,很无厘头.
  但是它被有意无意地跟中东局势联系起来,被冠以了"革命"的后缀.

  于是,当被号召的时候,许多人顾虑了.
  当真的把"革命"两个字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些谈论民主民生的人谨慎了.

  尤其是当局同时也作出以为是革命的态度,去部署媒体,部署戒严的时候.
  民主人士们顾虑了.

  虽然口头上还在称之为"无厘头的后现代解构主义革命",但谁有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

  这三件事情,归结到最后也许就是,什么是对的.

  无论是打拐还是转发还是茉莉花,不管是哪一方,都有其所以为的善存在.
  不同的只是立场,或者眼界.

  而争端的焦点也在于不同眼界所带来的不同理解,产生的不同观点.
  
  人总很难避免伪善.
  尤其是在伪善的成本相当低廉的情况下.
  
  它的消极点在于,它可能本身不是一种善,而是一种居高临下或者类似的东西.
  而积极的一点在于,它表明,在伪善的成本/损益相对较低的时候,交换是可以发生的.

  前两件事情的伪在于,结果对于"行善"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它是伪的.

  而能够明确批判其伪的人,在于他们回去追溯消息的真实性和考虑假如"行善"所造成的影响.

  也就是区别在于,思考的广度和取舍.

  茉莉花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对于有优越感的人说,很容易鄙视,或者感到无奈.
  因为这些行为也许于他们来说很简单.
  
  但对别人也许不是.

  于是有了对打拐的质疑.
  对转发的炮轰.
  对茉莉花的哭笑不得.

  想说的其实很简单.

  谁都会犯错.
  面对正在犯错的人,别想着试图告诉他这样是错的.
  而是让他继续.
  然后让他直面错误的结果.

  只有自己.
  才能说服自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