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肯德基起司猫的流行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为什么能流行? 起司猫本身的品牌因素应该不是原因之一. 尽管,之前过诸如哆啦A梦之类的周边营销活动,但是起司猫的应该还算是小众. 从各处timeline上看到的情况,大概是因为其造型的原因. 造型可爱是一个因素,但是,从销售上来说,它其实是作为四款套餐的一个附属品. 尽管从实际的销售上来说,可能它才是消费的主要目的. 那么,如果把它单独销售呢? 还能有如此的流行度么? 所谓流行,也就是扩散到了比较广泛的人群中.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比较容易地就接触到了相关渠道. 假设一下,如果发行商不是肯德基这种在一二线城市的各个角落都随处可见的商家,而是一些规模较小,分布没那么密集的,其结果会如何? 至少从人获取的成本上来说,增加了许多. 而由于接触的人少了,自然能扩散的程度就低了. 那么回到刚刚的问题. 如果是单独销售呢? 人购买的目的是因为造型能引起某种共鸣,而售卖的便利性使得购买这个行为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 但低成本就意味着利于销售么? 明显,促使人产生购买行为的根本还是需求. 或者说,对物品的价值估计. 不论是理性消费还是非理性消费,都不过是某种形式的决策. 而影响人作出决定的因素在于,如何尽可能地最大化收益. 所以,买不买起司猫取决于,对于买这个行为带来的收益价值到什么程度. 试想一下,如果它价格高到一个很离谱的水平,买的人或许就没那么多. 但多高才算是高呢? 这个或许就是该模式一个有趣的地方之一了. 起司猫的价值其实你对它的喜欢程度. 而"喜欢程度"这种东西是很难精确量化的,且因人而异 换句话说,它具有一个比较宽泛的浮动范围. 所谓的可接受程度在于对基础成本的估计,加上自己对于自己可接受范围的一个加成. 某种程度上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对该类物品可以接受的最高定价. 也就是说,在这种非功能性消耗里,商家可以腾挪的空间更多. 但非功能性也就意味着非必要性. 能让土司猫变成必要的么? 即使能,那么就不是非功能性消费了,于是决策的时候将会更趋于理智,"溢价"空间也就自然变小. 于是换个思路. 所谓的必要性消费,通常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或者说消耗是持续的. 于是,把套餐和起司猫放在一起,持续性需求和非功能性溢价搭售在一起,似乎就很完美地糅合了两者的长处. 用起司猫的溢价空间,变相地拉升或者说摊平差价. 用套餐这种功能性消耗夹带扩散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想想,交易这种行为还真地很难说理性. 所谓的理性,不过是所感知的条件的多寡差别罢了.
2012-01-03
起司猫的买卖
订阅:
博文 (Atom)
瑕不掩瑜
新加坡哪吒2终于上映了. 也终于有机会去看了. 客观地说, 剧本应该是还算可以的.但是叙事成熟度还是不太够. 虽然哪吒二阶重生的片段确实很打动人,但切割开来看的话,缺少一个比较明显的叙事主线. 或者说在剧情长短安排上还是有些不太平衡. 像第一关的土拨鼠. 作为一个单元片段放出来算...
-
最近尝试了下海淘. 当然,方向上来说是从国内到新加坡. 先是买了个iPhone,算上运费和双重征税,到手比官方还是便宜个一两百新的. 换算回来也不多事10%的纯粹价格因素差异. 当然,之类有电商促销的因素. 也有比较基准是新加坡Apple Store售价的原因. 但如果同样比较A...
-
最近在改一个SparkSQL AST解析相关的问题. 主要做一些权限管控校验重写的事情. 之前做过一版重写,现在反馈了几个问题. 一个是类似delete from table where子句的错漏. 一个是select from where not exists in (subq...
-
最近算跟风玩了下黑神话. 用的Geforce Now加月卡. 勉强到第二回打完沙国父子,回头准备去打地狼吧,然后20小时优先卡就被踢出去了. 难度对于个人这种没接触过的玩家来说还是挺大的. 一个Boss花个三四个小时很常见,或者说必然吧. 像第一个头目幽魂就卡了挺久. 后来学会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