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1

失控

前段时间es改licence的事情.
AWS的回应则是直接fork了一个出来.

再往前类似的还是有Cloudera/Hortonworks之类公司的命运.
以及关于Chrome/Istio等的debate.

还有可能就是也是近期的CentOS的事情.

这里其实可能都是同一个问题,关于open source的.

或者应该说是同一类问题.

一个是商业化/生存/延续性.
一个是更理想化一些的存在性/感问题.

最初是没有什么所谓商业模式和存续性问题的.

一来是时代背景.
二则是本身的重点在于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作为工具的项目本身.

后来是以技术咨询的方式提供了一种运营支撑的能力.
而对于这种能力的需求,本质上来说是成本变高了.

这似乎是个废话.

因为维护成本变高了,自然对于投入就更有需求的.

成本的提升在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覆盖的面越来越广和深.
自然的对于人员心智和各项配套软硬件的需求会增多.

所以成本增加和专职专业化自然地会需要有一种能够以有偿支持的方式维持.

当然,理论上来说,纯靠爱发电的项目也不是不存在.
而且数量也不能说算少,其中有影响力的也有相当规模.

但总得来说,它还是需要有一种能够支撑运转下去的经费来源.
所不同的是这笔开销是来自于自身的投入,还是说靠crowd.

crowd方式一种是donation,一种就是商业化的转化方式.

donation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还是人群的基数.
只有到了一定用户和影响力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依靠donation维持下去.

所以,商业化可能是相对来说唯一的选择.

商业性能成功的前提在于需求的必要性.
不管是因为技术门槛的主动必要,还是以投入产出周期衡量的被动必要性.

换句话来说,技术咨询的价值在于要么使用方自己搞不定,要么自己搞的各种成本来说不划算.

那么反过来,只要这两个不成立了,商业化的前提就可能需要revise了.

在现在来说,项目本身的技术门槛可能已经是不太可能存在的了.

一方面是硬件的发展,使得在一定规模的非技术因素面前,软件本身的差异性带来的结果并不会很大.
另一个是一定规模以上的公司,本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覆盖面可能比项目owner有着更多的优势.

所以,纯技术角度来说,项目本身的必要性就变得有些不那么必要了.

第二点的成本问题.

这个更好的例子就是es本身.

云服务本身提供的解决方案和集成度使得在成本方面,也变得不是那么有吸引力.

因为相对地或者变相地来说,就是原来专利的市场变得有更多的竞争者和同行加入.
所以即使本身的服务必要性从市场角度来说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利润和收入自然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针对云本身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istio所代表的另外一个角度.

Istio的分立以及Kubernetes/Chrome社区对Google的concern反映的一个直接表象就是独立性问题.
它指向是项目发展的主导权和方向性问题.

前面说了,open source project的技术方面是基本上可以说无足轻重的.
修bug提feature实现这些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问题的核心在于怎么回到社区中去.

抛开立场来说,一个pr能不能merge更多的是取决于是不是符合社区的某种审美和需求以及方向上是不是具有统一性.
如果不符合社区精神,或者跟社区的规划相冲突的话,自然是不太可能被接受的.

这是个没什么特别值得挑剔的逻辑.
也合乎想当然和正义.

问题的点在于社区是谁.
或者说谁实际代表了这种否决/投票权.

所以像前面提到的三者,它隐含的第二层问题在于主导者的conflict of interest.

你如何保证或者说如何对抗Istio/Kubernetes/Chrome对涉及背后公司的服务利益的时候,不会有偏向性或者说针对性的弱化强化.

因为本质上来说,这些开源项目是一些商业公司的员工专职维护的.
尽管有时候,主导项目的是若干个不同的公司.

但除开这几个公司之外的,或者说把这几个公司看作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话. 
那么对于其他公司来说,是否具有公平性.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因为即便抛离道德因素.就同等的资源投入约束来说,在给定的proposal当中,也是会以某种有立场的方式priority的.
你也不能完全说是不公平.
毕竟实际的最优解就是这样.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open source真的就剩source是open的.
形式上,更多的是一种公开的委员会成员之间的open collaboration.

当然,还是前面提到的.
至少在目前的阶段,技术本身不是太大的门槛.

自己fork也是另外一条路.
只是相对来过去来说,维护成本会更高.

而对于商业模式而言,基本上就是不太可能有的了.
毕竟,不管在技术能力和商业规模上,owner本身的体量差距是有一定的.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反过来看互联网或者说社会本身的某种发展趋势来说的话.
其实也就相对好理解或者说解释.

现代社会的很多东西,尤其是信息化的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几个巨头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本质上来说,除开巨头本身,每个个体或者说团体不过是上面的一个lender.
在方向性和趋势甚至于说需求来说,都取决于平台本身提供了什么.

所以有现在一些特别或者说奇怪的现象,反倒是非常正常的.

那么问题在于,为什么之前没有或者说不明显地被感知呢?

为什么需要明显地anti- Trump,ban GameStop transaction呢?

因为从平台本身的角度来说,这么做具有正义性和某种可能的道德约束感.
一个是在自己认知对立面的ignorant.
另一个是反秩序的chaos.

本质上是自认为的对irrational的修正手段.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是可能的某种处于社会风序良俗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使然.
虽然并不一定成立或者说存在.

但至少来说,是一个可以对外阐述的合乎逻辑的理由/陈述.

那么这个理由成立么?
或者说有相当的正当性么?

这个可能就比较有趣和微妙了.

如果把它纯粹化一点,这就是个简单的regulate/censorship的动作.

这个是现在才有的么?
也不是.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恋童等话题.
这个也是某种出于于社会风序良俗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使然的禁止行为.

它的正当性或者说被接受的点也在于,这个是一个确实接近于全社会层面的道德约束共识.
所以它没有那么明显的意识形态冲击性.

而现在的这种conflict的存在就在于反过来的,在是不是正当/符合道德共识这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这种分歧显得明显的原因在于,两者或者更确切地说,多方的人数都具有显著大多数的性质.
不像恋童等具有少数性原则.

或者至少在发声和被接受的层面来说,各方面具有着势均力敌的可比性.

所以到这里似乎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认识被打破之后的知识混乱时期.
因为暂时地谁也没法用一种可行有效地方式dominate对方,使其它方变为相对少数.

而基于此反过来imply的就是,平台作为基础设施提供方的权威性或者说某种控制能力的失效/收到挑战.

那么新的问题就是,既然在前面的理论框架内,平台上面的个体/群体的消费品都是由平台产生控制产出的.

也就是说,从设计上来说,这是一个至少在高层次是单向传导的可控系统设计的话,下层/底层的变化反应产生的动态性是如何造成上面的不稳定发生的呢.

所以要么前面的假设和推断是错的.

要么这个系统本身存在没被考虑到的exploit点.

2021-01-24

新资本主义

看了下美国2019的一些数据.

收入中位数是3w美元.
80分位的话,应该是在6w美元左右.

那么两千美元的stimulus大致就相当于中位数3/4个月收入.
80分位2/5个月收入.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当作一个缓冲区看待的话,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以总人口300+million算的话,这项的开销656 billion.
即使按收入统计口径的人口算的话,200+million的人口开销也在458 billion.

差不多是GDP的2%-%3.

所以某种程度上可能可以理解为一种提前兑现或者说维稳的措施.
作为对于GDP增长率的预先兑现/对冲.
只是可能并不是很有效率.

考虑minimum wage.

之前是7.25.
按照正常一周五天每天八小时算的话,年收入大概是1.5w.
根据2019年的数据,这个比例大概有60m,在收入统计口径的人口的26%左右.
按总人口比例的话,18%.

提高到15刀的话,差不多就是3w美元.
也就是2019年的中位数收入数字.

一个不太恰当的理解就是把原来30分位的生活水平拉到50分位的位置.

假设这15刀的增长差额以某种形式的政府补贴替换的话.
大致是970 billion.
是2k美元stimulus方案的2倍.

但同样但思路就是,如果不是补贴7刀,而是补贴一半的话.
就是3%的GDP和20%的收入水平提升的决策关系了.

另外一个数字是证券市场.

2019 US Stock Market Value总值是37,689 billion.
2018年的值是30,102.

也即是说以市值计算的话,一年增长是25%.

到这里的话,这些有些相似巧合的数据就变得有些意思了.

理论上来说,市值增长能够兑现的话,那么对于财政补贴需求的资金来源就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因为占比不过是年增长的11%左右的程度.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川普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券市场的手段也不算是没有什么依据.

毕竟证券市场的一个特征就是非线性的.
市值的变动并不存在一个双向的必然的量级关联关系.

那么它带来的就是一个发展或者说策略的变化方式.

传统的国别或者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性是通过贸易来实现的.
买卖之间的差额积累,以及衍生出的进出口差额成为贸易双方经济地位的一个区别实现方式.

所谓的低买高卖的商业逻辑.

它底层依赖的一个是供需的差异化.
也就是互通有无的关系.

另一个是成本的考虑.
即在双方都有的情况下,一种择优选择的方式.

两者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确实地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但是如果切换成金融市场的话,就是另外一个方式.

它其实并不依赖与参与者之间的实际联系和依赖关系.
因为运作的核心机制是套利.

一个相对极端情况但是有现实基础的就是,即使一个东西本身是没有什么具体价值的.
但是基于某种市场的共识,它的交易依然能够存在.
也就是使得套利空间存在.

那么反过来说,金融本身是可以不依托于底层的实际贸易交往存在的.

更近一步的,即使没有直接接触关系,在金融市场依然能够以某种方式促成套利的存在.
从而使得资金和资本产生流向.

一个理论上的形式就是,以殖民的角度来说.
一方可以以金融的方式转化/掠夺/占有/享受另一方的产出.
且相对地,最终并不支付任何成本.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能是比制造业全球化更为隐蔽和优势的一种殖民方式.

金融的全球化并不需要特定的标的物存在.
所以除了禁业风险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地缘性的问题存在.

2021-01-19

希望之花

Telegram有个比较有趣的概念.
就是本质上它是没有ID的.

从常规的IM或者其他一般的社交设计角度来说,总是一个user centric/base的.
所以似乎必不可少地会有一个唯一标示作为身份信息.

这个也是基本上所有系统设计会考虑的一个区分问题.

但是Telegram并没有,或者说某种程度上弱化/消失了这种概念.

形式上来说,你可以随意更改ID.
当前的conversion也可以根据这个ID做分发.

不同的是,当你更改ID之后,这一个过去内容其实是不关联的.

理论上来说,这个时间点,其他人用原有ID找到的可能是另外一个人.

这种设计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似乎提纯明确了一个基本的事实.
或者说概念.

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其实是依托于某种上下文/conversation的.
离开这个语境的话,其实存在意义是很模糊的.

聊天,群组或者说社群本身存在是有一定各种意义的.
它带入的人格特征其实本质上来说也是有目的性或者说针对性的.

对话的话题,群组的氛围,社群的主题等等,其实独立开来看的话.
每个个体是有既定的人设在里面的.

它的言行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被表征识别出来的.
也就是所谓的风格.

那么放过来说,同一个实体的人,在不同的虚拟空间里是可以有个不同的人格表现的.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各种社交媒体工具的小号等.
再复杂一些的就是分级的内容可见之类的.

本质上就是每一个社交软件的切面上,其实都是各种互相独立的虚拟形象.
只不过恰好可能有些有重叠而已.

那么,在这个基础用一个ID去表征这种综合体其实就显得不是很有意义.

一方面,这样确实可以关联到一个物理层面的人.
但另一方面,这种关联并没有什么太有效但价值.

或者说这种价值是非常依赖于特定场景和上下文去激发.

比如说有些人习惯小号,并且有着跟大众面不太一致的行为情绪特征.
那么在比如做个性化或者说广告匹配的时候,带来的其实就是作为一种干扰因素存在.

因为它不一定是表面人格可以在表面社会所转化接受的.

所以回头看telegram的这种设计.

可能本来是为了所谓隐私设计.
但可能却反而直指了隐私背后的实际逻辑.

它更多的是一种特定行为规则在特定环境的触发模式.

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本质上,每个人之存在短暂的会话上下文当中.
决定其关系延续性的,在于是否以某种形式告知人格的延续方式.

在传统的设计里,虽然可能ID是同一个人,但是可能情绪感情的变化其实指向一种人格的变化.
诸如表现感觉性格变化态度变化等.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的话,Telegram可能会有一些 好 的东西能够带来给到现在.
因为它弱化一个个人的持续存在或者说影响力的重要性.
.
当然,它一样可以有持续影响力的问题.
毕竟并不否定或者回避持续一个ID的情况.
甚至于这是一个大多数场景下的人的选择.

但它同样地指明一个更像是早期互联网的理念的一个东西.

connection的自主选择.

像把它当作一种社交网络冷启动的话,它的过程更倾向于是基于自身的搜索和seed集群的bootstrap以及筛选过程.

现如今其他一些平台的启动过程,固然有些会类似算法推荐之类的机制,做所谓帮助.
但这里的一个问题是算法的准确度,并不一定或者说大多数情况下不太可能有初期的高匹配度效果的.

再一个可能更为重要的是推荐的无偏性质.

因为目前的平台盈利方式主要还是流量,所以就是有一定的公平和普适度,在同等条件下也更可能是跟平台利益更相关的会得到优先级照顾.

当然,这点也不能完全说是telegram的优势或者说强项所在.
因为你同样可以在其他渠道或者说在你的seed group里被偏差性影响,从而导致后面路径选择会有倾向性.

但它的优势或者说亮点就在于这种前互联网时代的自主中立性.

你所看所遇见的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这种自由度的逐渐消失确实是因为它本身有一定的问题.

在现在Facebook/Twitter等各社交媒体/平台性大公司占据或者说统治几乎所有渠道的时候.
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感或者说道德约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需要对诸如conspiracy等做regulate.

在一定时期内,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像anti-spam等.

这种监管的一个问题在于,监管行为本身是没有监管的.

也就是说尺度是一个其实不太好测量和把握观测的东西.

因为本质上,它源于公司自身的自律.
而这种自律,又脱离不了公司的各方各面的存在的互相影响.

所以本质上来说,它始终是会又立场和观点的.

这样的话,相对的就会又冲突和对立面.

Telegram这种又能解决么?

不能.
但可能也能.

不能的原因在于,一个是echo chamber.
第二个是群组本身也会又自律规则,也不是无偏的.

或者说,完全无偏或者绝对无偏本身就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说它能的原因也在于它这种自律性.
它不同于平台公司的点在于,它的适用范围有限.

一个群组的自律规则在另一个群组未必是适用的.
也就是说,理论上来说,是存在一个容许某种意见存在的群组存在的.

这个就是前面所说所谓前互联网时代的connection自主选择.

它是一种局部又边界,但整体开放的一个形态.
和现在在给定条件下自由放任所不同的就在于这种可能性空间.

当然,它不可回避的就是有普世角度的极端组织/意识形态的存在.

但这点本身就不太可能被消灭和解决的.
即使在如今,也依然是存在.

因为本质上来说,意识形态这种东西是不太可能被完全审查掉的.
它可以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作为一个表现和传播的手法去影响和扩散.

诚然,开放性本身会给予这种负面影响更大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但至少可能还可以看作是一种另外的解决方案的希望.

毕竟作为一种后互联网时代,还可以有的选择.

只要不停下来,道路就会一致延伸.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