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3

剑走偏锋


刚刚看了一条新闻,说windows之父将发行个人音乐专辑。
不得不感叹,这样的生活真是好啊。

即是一个领域的专家,而有能有自己的爱好特长,套用句群里的话说,人生的赢家。

想起也值不久前闪过的一则评论。
是关于华人对linux内核代码的贡献量的。
一个回复提到了西南邮电的某同学贡献了一行代码。

搜索记忆中,似乎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
百度了一下,是孔建军同学。
顺便提下,刚刚用搜狗拼音打出孔同学的名字时,居然是词组。

是这个名字普通呢,还是说作为名人收录了?

继续百度一下孔同学,貌似泡沫的味道重了很多。
不谈其贡献的是那些代码,但是从一些报导来看,尤其是那些官方报导,学校新闻,不无是当作一件相当光荣的事情。

想起一个词,一夜成名。
只是,同时也想起了那位所谓的韩国首席科学家。

家乡里有个民间故事。
大致是说,某人很穷,大家都叫他三斤狗。
乡里一个略带些鄙夷调戏的称呼。
某天半夜,其二字南洋回来,发了大财,于是村里的人就立马管三斤狗叫三伯公。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道出了一些势力的味道。
或许还有些跟风的意味。

有句话叫做人往高处走。
生物学也有适者生存之所谓进化论。

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弱肉强食。
每个人都需要争取自己生存的资源。

说趋炎附势也好,见风使舵也罢,也总归是一种本能反应。

当然,人也不全然是本能驱动的动物。
人之所以将自己区别于其他动物,大致是以自己有高等智慧为由。

而所谓智慧,也不免有些主观情绪在内。
尽管,以人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人的智能确实高于其他。
但,在其他方面却不及。

用人类自己的话说,只不过是一种生存技能。
像鸟会飞,马会跑,狼抓兔子一样,生存手段而已。

说白了,还是一种自我情感在陶醉。
也就是所谓的七情六欲,让人显得有些复杂。

在纵横交错的人类关系里,各种正面负面情感此消彼长,也就慢慢衍生出一种叫做道德体系的东西。
即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试图获取更好的生存条件,更佳的竞争能力,但是,彼此的相互制约约束了这种无休止的欲望。
于是,一个普遍的,或许可以成为潜规则的约定就产生了。

我们称之为道德。
在道德约束下,人的行为处于一个权衡状态。
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需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就是道德的约束力量,或者说普适约束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德和法制其实是同一类东西。
所不同的是,道德是一种不成文而有源远流长的东西,而法制则是成文且相对时间不长的东西。
因此,道德更多依靠的是一种意识上认同的约束遵循制度,不依靠强制力执行,是比较柔性的规则。
而法制则是强制力保证执行的产物。

于是,所谓道德沦丧,更多的时候,或许是一种意识形态转变的结果。
当多数人不认同某一个道德结论,也就是说,多数人意识上不接受这个道德规范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道德沦丧的时候。
一个普适的限制性约束不能保障多数人的利益,或者侵犯了多数人的利益的时候,它就脱离的普适规则的畴,从而成为“道德”之外的东西。

反观如今的一些道德现象,大概算是一个写照。
尽管传统上,依然保留这一些道德结论的坚持,但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强化记忆,或者说条件反射式的坚守。

如果说传统上的道德是值得坚持的,那么觉不是单纯的提倡一下复古,学习一下先人的行为就行的。
更多的,是需要重新建立一种社会认同,让这些道德约束成为成为一种多数人的利益。

也许谈论收益或者说利益有些赤裸裸,但是,经济学总是能很准确地描述人的需求。
而道德的缺失就意味着,作为一种“资本”投资,其回报率是令人失望的。

因此,如何让夜不闭户式的神话重演,只有思考,如何提高“道德”资本的回报率。
让人们乐于投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