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1

才华横溢

Apple发布会里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就是iPad Pro.

从命名上看,应该是从属于iPad的产品线/品牌之下的.
但从尺寸和配套外设Smart Keyboard来看的话,其实是类似与Surface的定位.

而Surface的定位,本身就是从pad向laptop进一步迁移的结果.
即使更偏向于轻娱乐的笔记本.

本质上来说,Surface应该还是属于笔记本的.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的话,iPad Pro就应该是归属Mac的产品线/品牌的.

没有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之前有了一个比较失败的Macbook路线的创立.

Macbook不如Surface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它采用了已有的笔记本设计.
即一体化.
这样就结果上来说,并没有减少笔记本对于娱乐需求的便携负担.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Surface目前的结构是结果上来说比较折中的且被认可的一种方式.

那么,为什么不是像iWatch一样另立一个路线呢?

考虑iPad自2014年以来各个季度的销量数据,实际上是逐步下滑的.
从2014年的大概季度13k的销量到现在不到12k的销量.
即使是在有新品release的季度,也存在的总量上的下滑.

所以,如果从考虑废弃iPad品牌的角度来说的话,与其另立一个品牌不如升级下,继续沿用iPad的称呼.
而且,从iPad的早期定位来说,就是介于手机和笔记本之间的一个路线.

原则上来说,也就是.
iPhone作为mobile的代表.
iPad作为轻娱乐的代表.
Mac系列作为办公的代表.

这样路线就差不多清晰回归了.

然后考虑Pencil和iPhone的3D touch.

这个本质上来说,是对交互从纯平面的横向领域到纵深方向的一个期望吧.

毕竟,现有的touch交互都是平面的.
而二维平面能提供的区别模式也基本上挖掘完了.
swipe,press,drag & drop.

所以,现在的UI布局方式大都还是平面展开的.

除了Google的Material Design在交互方面有向纵深领域拓展的倾向.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UI component惯用的Hero transition.

这个在web开发层面上看,是基于single page app做的一个交互切换策略.
而且从技术上来说,基本是resize的一些layout的transform/reflow.
但从实际引导效果来说,提供的是一种back/front的用户focus提示.

也就是某种程度的在平面做交互层次化的尝试.

而Pencil和3D touch则是直接提供给了用户一种突破深平面的交互方式.

虽然现有的宣传视频里多是一些popup tooltip类的应用.

但从结果上来说,还是给了一个明确的希望交互往纵深方向发展的尝试倾向.

不过这种压感方式的引导可能更容易让人把思维固定在垂直方向的velocity的一些应用上.

比如zoom in/out的加速浏览.
以及可能的把内容组织从列表改为cascade layout card之类的方式的导航等.

结果自然就是垂直方向的UI结构变得繁琐复杂.

所以,就垂直方向的交互来说,还是不太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拓展方式.

毕竟,多数touch screen的应用场景都是在一个主要的active view上面.
过多的纵深上面的安排,其实并没有提供太多的交互便利.
而且很容易把能够结构化/树状的交互层次变为凌乱的graph.

另一点就是,基于velocity的想法可能并不比现有的解决方式更优.
考虑Android切换task的UI交互.

所以就偏好而言,还是比较倾向于material design的paper/ink思路.

之前考虑过的一种形式是Hero transition的每个card其实是可以作为depth entry.
变为active的时候flip到背面又是一个新的canvas.

这样从UI层次上来说,还是一个树形结构,而且能够每个交互过程都是有一定延续的.
从风格切换上来说,也可以逐步替换掉色调之类的做渐适应.

本质上还是有一点single page app的思路在的.

实际上,现在的windows的平板模式或者说Metro的card的交互大致上也是这样.

不过怎么说微软呢.
虽然经常很多想法走在时代的前沿,但是拿出来的产品和成果却没能让人惊艳到.

Surface可以说是重新发明了平板.
但是估计如果这种类型成功了,功劳还是归到Apple头上.

Metro UI当时给了人灵光一闪的感觉.
只不过从结果上来说,Google借鉴地更好,因为本来就是偏向简洁风格的.
而偏向拟物的Apple最终也接受了这种风格.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微软改变了一个行业的思维.

更早点的则是智能家居/电器的概念.
可能2000年或者2004年就已经有prototype了,而当时智能手机可能还是一个高端的东西.

还有各种OS方面language方面的超前设计.

虽然很多都被后来者居上.
但是能有那么多次,而又好不顾忌地放手浪费掉.

大概就是所谓的才华横溢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