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夸夸其谈

昨天还是前天,手上的Nexus 6收到了例行的OTA.
完了之后,发现除了是个security update之外,还多了Android Pay.

说起来,Android Pay算是Google第二次做支付相关的了吧.
之前的是Wallet+Checkout的组合,现在Checkout没了,变成了Android Pay而已.

有趣的是,Checkout原来是一个可线上线下的解决方案.
不过相对来说偏向线上.
毕竟原型对手是Paypal这类为在线商家支付提供的解决方案.

现在的Android Pay则是针对线下的一个支付场景.

大概的思路应该是线上没有先手优势,线下大家起跑线都差不多吧.
而且手上有Android这个移动基础设施,多多少少有点先天优势.

原则上来说算是一个关于card的管理应用工具.
毕竟除了信用卡银行卡之外,各种会员卡礼品卡之类的也可以应用.
这点不由得让人想起Coin.

就个人来说,还是比较偏向于Coin这种实体卡形式的.

手机虽然说作为现代接入终端,计算能力和便携性都没什么问题.
但其多功能多角色的职能,可以说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一个简单的场景就是打电话的时候支付.

所以,终究来说,有些功能还是需要从手机上面decouple出来的.

就像现代的PC和video game console的关系一样.

通用和专用多少是有差别的.

而且就Coin独立存在的形式来说,至少免除了跟其他App混杂在一个运行环境的问题.
这点对于涉及钱的地方还是比较敏感的.

所谓环境越复杂,结果就越难以保证.

不过就Coin的具体产品形态来说,之于Android Pay还是有些局限的.
毕竟,后者能轻松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卡片.

虽然说这点局限性在于磁条和IC卡的技术代沟.

当然,除了这点Coin说到底还是一个开创者.
除了集成卡片这个思路之外,加入卡片的方式也较Android Pay更Google一些.

只要照片就能辅助完成.

而Android Pay还得自己填.

尤其是涉及gift card之类的.
开始以为是依靠Google的图像识别技术去匹配可能的候选.
后来看FAQ倒是取巧地扫条码.

这点多多少少有点失落.
到底看上去不太符合"人类希望"的风格.

不过像Android Pay这种东西,很难说不会走Checkout的失败老路.

从支付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带来太多的革新和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唯一的unify card的概念还是源自于Coin.

便捷程度上也很难跟其他可能的产品做出太大的区分度.
唯一可能让人放心的就是Google的技术能力至少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和隐私习惯的问题.

所以,本质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能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说有所启发的东西.

这大概就是创新的艰难之处.
尤其是基于一个follow别人思路的东西.

加上Android Pay的价值只是为Wallet的数据做桥梁的.
本身战略意义不及后者.

就算是要Cash Flow的数据,也不一定需要Wallet和Android Pay的存在.
有只是说更光明正大和方便精确一些而已.

虽然说对Google来说应该还是会有些底线的.
不像某些国内公司,拿了Android的各种权限,通过诸如读银行淘宝等短信收集消费行为数据.

Google的风格大概回事劝诱其他人通过它自己的支付接口或者给追踪SDK里加针对性的方法诱导第三方过渡数据.
所谓don't be evil的真谛.

说白了,就是为了一些数据而已.

毕竟这几年来稍微有点新意的模式都是基于数据做优化的.

像Uber和Airhub之类的,本质上来说也是基于结构化做的一种效率方面的social optimization.

不过相对来说,Uber在这方面可能藏着一些更深入的思路.

当你去看Uber的时候,会觉得不就是一个利用闲散时间和闲散社会资源做整合优化的一个东西么.
就跟它的follower lyft/滴滴/快滴之类的一样.

但看它经常做的另一件事其实是线下的一些cross promotion的活动.
看起来就像是跟某个品牌一起做的一个营销活动而已.

然而,如果换个思路,把Uber看作一种推广/推送渠道的话,可能就是另一种场景.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其实Uber不仅在提高社会效率上面做了优化.
而且在此基础上创造除了新的广告和推广价值.

如果把车流和人流同比为线上流量的话,那么cross promotion的意义就相当于流量经过各个站点是展示的广告位.
Uber则是代替Google做这个广告位的publisher.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Uber是在起一种线下的定向导流的价值再创造活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把Uber比作线下的Google也不为过.

因为本质上来说,出行这一点代表的是线下的一种流量.
而Google在网上所做的一切也是基于对流量的操控提取做到的.

现阶段的Uber可能还只是浅层的商家活动.
但本质上来说Uber是可以对这种流量做manipulate的.

就像Uber Pool.
虽然依然个是social optimization的问题.
但是技术上说是做到了merge network flow的.

而支持这个的必然是关于network flow的各种pattern的数据.

这个数据就好比网站的PV/UV,还是全时的数据.
如果再把每个地点看作一个URL/Web Site的话,做个pagerank也是不难的.

而且如果考虑时间分布,做个分时变化的dynamic pagerank也是可以的.

这个往大了说,可以优化交通.
毕竟现在的Uber的schedule分配应该是不会look forward的.
而且有时也无法look forward.

但如果有了一定关于路线的概率分布数据,那么区域性的资源优化利用和预规划也理论上是可行的.

这是从Uber的全局出发的角度.

而对于每一个地点这种线下website来说,也可以有一个时段性的refer和bounce数据.
更乐观点的是refer和bounce数据是可以撮合到一起的.

这点对地点商家来说,至少可以做一些跨区域的上下游的促销行为支持.
对于商业中心规划来说,也可以根据link in/out来做一些选址方面的优化.

如果把同样的思路apply到indoor navigation的话,对于一个特定的商业中心来说,就有可能优化一下商铺的分布.
或者商场的一些机构性调整.

当然,这种调整是一种相对于游客/顾客来说被动的调整.

顾客主动的调整的话,可以是商家/商场针对流量概率的一些预判做的动态活动引导.
至于目的是疏导流量还是提高转化,就看具体需求做不同的规划的问题了.

像参考Ingress和即将有的Pokemon Go.
在不考虑使用群大小的前提下,是很容易引导流量产生变化的.

所以对于Uber来说,它对这个领域social optimization的理解可能比其他人更深入细化一点.
一旦上升到抽象的network flow的问题,它的愿景可能就更广大一些.

简单想下,直接把Google在web方面的所作所为和各种优化apply到Uber身上,也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所以,就这点来说,原创者到底是原创者.

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想法,可能要么是天赋问题,要么是努力的问题.
而创造出新想法,那就真的是天赋问题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东西内里所隐含的真正逻辑可能只有自己知道.
尤其,如果一个东西重要的其实并不是结果,而是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

就像你拼命地烧钱补贴抢占市场,以为模式的终极模式是革命是垄断是定价权.
而这个模式真正重要的地方可能在你根本想不到看不到的地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