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发了条带名字备注的截图.
早上起来的时候看到条关于隐私的吐槽.
于是想了想就删掉了.
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发散了下.
这里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到你手上之后,有没有权力继续流转.
更一般地可能是对于"可见"的信息的权力行使和所有问题.
尤其在一个属于"公共区域"的信息的所有权问题.
比如你翻一个人的微博timeline算不算一种侵犯.
尤其当对方把其当作一种树洞处理的时候.
这时候的窥视算不算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再比如,如果一个timeline是确然地愿意被看到的.
那么对内容的二次传播是否就是自由的呢.
毕竟能看到可能只是因为对方的一个公众子集,或者私有圈子.
又如,对一个原始受限受众的内容对第三方/非受限人群进行转述或者点评/评论使之有所感知或者获知的行为.
算不算对原有信息规则的一种破坏.
让事情更复杂的是,如果以上这些情况是在没有明显告知标记的情况.
比如微博的公开timeline,Google+的Public circle,Twitter的普通tweet,Facebook的非定向status update,微信的公开朋友圈等.
本质上来说,这里存在两个维度.
以graph的方式考虑的话,把"人"作为节点,信息作为一种traversal的话.
那么这就是一个directed acyclic graph.
更重要的是,由于每一条信息经过节点的时候,会根据节点“人”的决策,从而有不同的fanout/流出度/out degree.
如果更宏观地,把每个节点的各种可能的fanout方式列出来的话.
则,对于存在N个节点,每个节点i有k_i种fanout方式的这个有向图来说,就存在
\prod_i^n k_i种组合方式.
也就是说对于原来作为无向图/基础graph考虑的话,实际就会有\prod_i^n k_i种不同的可能的reality.
就像某种形式的多重宇宙的通俗概念一样.
而这只是某一条消息可能产生的事实graph的可能性集合.
这里imply的就是,对于每一条信息来说,它的最终构成的graph/流转途径几乎是不可确定的.
这是因为作为每个节点来说,所能控制的只是对下级的fanout.
而次级对于flowin的message是如何处理的取决于该节点自身的独立的activation function.
跟重要的是每一级的activation function可能会对对应的message做不同的流转特性方面的变更.
比如本来是某个私有圈子的信息,经过某个节点之后被放大提权到另一种流转级别.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做信息流向的控制,基本是不可能的.
即使考虑,比如某个origin O节点需要向某个subset S传递消息message M.
如果O要保证M按照O的设计只在S中间存在的话.
那么就必须要有一种方式保证对于M的S的各个activation function F存在某种形式的agreement.
或者更直接地,强制使用O提供的一个activation function.
这应该是没办法做到的.
如果放宽一下限制.
允许当前信息M_1被外延,但随后对作出例外fanout对节点进行移除处理,也就是通俗所说对删好友/拉黑方式的话.
那么就需要有一种机制去发现这个fanout节点.
一种方式是定义这么一个协议.
对于一个origin的信息而言,在初始fanout的时候,会带上对应的限制信息.
次级在收到消息之后,再次fanout的时候会带上次级的信息.
当其他节点发现次级信息不是origin信息的一个合法/合理子集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冲突了.
从技术上来说,要让消息在两者之间有辨识度,可以用RSA.
也就是origin和first fanout的节点之间做RSA消息.
而消息的传播渠道是类似blockchain这种具备immutable history的东西.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当fanout的节点本身也是一个隐私问题.
或者说不需要被传递reveal出来的东西呢?
也就是说,次级节点需要在不做到origin节点的fanout list的情况下.
构造一个这个list的子集.
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
给定origin O和对应的fanout list,L=[A B C]
对于C来说,此时要构造一个secondary fanout,SF=[...].
同时又不做到合法的子集是仅由ABC构成.
理论上来说,C可以构造各种可能的list然后向O询问是否合法.
但这个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且,同样地,通过不停的询问实际上是可以reveal O的原始意图的.
于是,一个微妙的点就是,似乎很难在约束一个信息流转的方式.
因为如果存在这种方式的话,那么就可以用同样的构造过程,使得这个信息按照约束相反的方式流转.
一个近乎完美的悖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