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回老家.
中午吃饭的时候,母亲跟父亲说,
"又不看电视,关了吧"
"这个跟原来的不一样,关了不是马上能开,要等一下"
于是想了想,这里其实有略微妙的变化.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电视的启动时间作为一个代价项考虑进来的话,改变了某些旧有的决策模式.
从结果上来说,就是增加了某些意义上的在线时间/使用时长.
这跟某些价格策略其实有点相似之处.
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压缩效用边际的做法.
只不过"启动时间"是作为一种额外附加的退出成本考虑进来的而已.
用一种简化方式的描述的话,就是
厂商revenue <= 用户utility + premium.
对于厂商来说,maximize revenue的策略自然是尽可能地把效用升水premium接管过来.
即
revenue = baseline + cutted_premium <= utility + premium.
->
baseline = utility + (premium - cutted_premium) = utility + active_premium
其中baseline是提供服务/产品的基础成本,active_premium作为仍可争取的效用溢价.
所以,换个角度,maximum cutted_premium的问题实际上就是minimize active_premium的问题了.
也就是某种形式意义上剩余价值问题.
于是,从压榨的退出成本的角度来说,只要没有达到更换的临界点,那么利润边际就是一直存在的.
也就是说,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即即使产品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改进改善,但只要用户还能容忍,那么就存在着一定的利润增长空间.
而从单纯的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的话,存在着一种做改进所带来的ROI不如压榨剩余价值来得高的情况.
就像Braess' paradox,增加节点并不一定能够让网络结构更优.
另一个思路就是.
如果把整个代价决策过程看作一个network structure,或者更直接地,把decision tree当作一个directed acyclic graph考虑的话.
某个成本/支出点的权重变化,带来的就是整个某种shortest path形式的graph结构变动.
所以,如果把开头的案例以另一个角度描述的话.
即,给定一定流量形式的input和一个candidate的revenue output,如果去构建一个系统,使得input和output匹配.
于是,如果假设能考虑到因素都是线性的,或者可线性话的,那么问题的本质就变成简单的neural network的training/regression了.
换个角度,其实就是吧graph的transition pattern以一种近似的压缩方式encode成network的layout matrix了.
反过来说,扩展一点,把deep network的deep借鉴过来的话,其实就是deep graph的概念.
不同层面的平行graph的连接结构之类的,以前大概谈过.
而这个思路的有效也就自然决定于input和output所考虑的维度的覆盖面的问题.
如果考虑的因素无限接近于真实,那么自然拟合能encode的模式信息自然也更多,更容易识别和归类.
反之,便是可能比较具有误导性.
尤其某些系统外未考虑的变量其实更有意义的情况.
比如考虑视频网站的贴片广告.
如果output的index目标是提高使用时长的话,那么策略模型可能提供出一种增加广告时长的做法.
比如一个30s的视频贴上90s的广告,那么这个index的增长率可能突破理论的100%,而达到90s/30s -1 = 200%.
考虑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情况.
如果把上面的index做个某个deep structure的一部分去做用户价值分类的话,那么由于付费用户没有这种理论外的额外增长率.
所以encode的信息可能是使用市场跟用户价值是negative的.
而在更高层的数据侧面就可能得出短小视频的高价值潜力的结论.
当然,这个只是举例.
具体的decision graph的organize/re-organize是怎样的结果,可能是比较麻烦的数据问题.
当然,抛开具体数据,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