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叶念琛这个名字,在这么一个日子看了一部这么应景的片子.
少不了地要跟前几部做点比较.
比较的结果自然是有差异.
不得不说,叶导当年对爱情的描述确实让人惊艳.
开了些不大不小,却引人思考的结局玩笑.
当然,也正因为这种手法,才让他区别于众人.
一旦成为风格,人便很难抛弃所谓风格,走新的路线.
<<保持爱你>>便是如此一个例子.
只是,展现上,让人觉得生硬了许多.
有为风格而风格的影子.
也或许是受到邓丽欣的影响.
总觉得她走不了气质路线.
荧幕内外的表现注定只能给人脾气小姐的形象,很难将之于文静之类的词汇勾连.
喊"你走啊,我不想见到你"的一幕,你才恍惚看到了她应表现得一面.
其他时候,真的只是在看戏.
看演习的人演习.
整部片子,缺乏投入感.
即便有,也被邓小姐立马拉回现实.
铁三角,铁三角.
并不意味着即使缺了一角,也能依然坚挺.
少了边的三角,只能摇晃.
很难给人信心.
也或许正是对于片子本身的不太满意,所以才少见暑期宣传.
尽管选择在暑假上档,但宣传势力方面不能不说弱了很多.
与<<非常完美>>相比,宣传差不不是一个数量级.
或许是因为这是一部港产片.
有着自己的特色,不畏惧成为小众.
只在于有人欣赏.
这是文化和制度使然.
商业和艺术结合又独立的神奇土地.
总地来说,这是一部乏善可陈的片子.
只是还不到烂片的程度.
也或许,是有些审美疲劳了.
爱情三部曲给人的惊喜过于强烈,于是抱的期望过高罢了.
却望了,它带来的本只是惊喜.
所谓惊喜,前提在于你不熟知.
人的好奇很多时候总能战胜其他感官.
当播放条快到结尾的时候,心里盘算的已经不是剧情,而是时间.
等待导演什么时候将那个早准备好的伏笔个发掘出来.
看叶念琛的作品,更多的时候是在于看那最后的一段.
在于一种调侃而发人思考的爱情定义.
一种在铺成了华丽的爱情剧幕之后,忽然把舞台后面的杂乱展现的一种快感.
一种略带黑色味道的讽刺调侃.
一种不着边际的插科打诨.
叶氏爱情的思想在于,你看到的爱情都是戏.
不管是萤幕上,还是现实中.
演绎,某种程度上是爱情的动词化替代品.
如同小孩子扮家家酒.
有模有样.
但本质是扮演.
目的是找人打发时间.
所不同的在于,时间的长短.
2009-08-26
保持爱你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一部未完成的适配
看完了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这部片片子比较有意思的是一开始那段自嘲. 秦昊关于既然拍了也播不了,只是私下小圈子里自嗨的事情又什么意义的质问. 片里导演也 讪讪地承认生活的现实. 到这里其实沿着原有的思路,把补拍和一些意外穿插进去,可能还是一个不错的文艺片. 至少于戏里戏外的导演来说...
-
最近在改一个SparkSQL AST解析相关的问题. 主要做一些权限管控校验重写的事情. 之前做过一版重写,现在反馈了几个问题. 一个是类似delete from table where子句的错漏. 一个是select from where not exists in (subq...
-
中午和人聊一些马克思和生产力的问题. 然后提到了生产力发展的另一种说法是生产力过剩. 某种程度上来说,基于允许一部分搭便车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确实形式上要求着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搭便车的成本,或者会所才能忽略掉这部分成本,形式上让生产能够继续下去. 只有从...
-
最近算跟风玩了下黑神话. 用的Geforce Now加月卡. 勉强到第二回打完沙国父子,回头准备去打地狼吧,然后20小时优先卡就被踢出去了. 难度对于个人这种没接触过的玩家来说还是挺大的. 一个Boss花个三四个小时很常见,或者说必然吧. 像第一个头目幽魂就卡了挺久. 后来学会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