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叶念琛这个名字,在这么一个日子看了一部这么应景的片子.
少不了地要跟前几部做点比较.
比较的结果自然是有差异.
不得不说,叶导当年对爱情的描述确实让人惊艳.
开了些不大不小,却引人思考的结局玩笑.
当然,也正因为这种手法,才让他区别于众人.
一旦成为风格,人便很难抛弃所谓风格,走新的路线.
<<保持爱你>>便是如此一个例子.
只是,展现上,让人觉得生硬了许多.
有为风格而风格的影子.
也或许是受到邓丽欣的影响.
总觉得她走不了气质路线.
荧幕内外的表现注定只能给人脾气小姐的形象,很难将之于文静之类的词汇勾连.
喊"你走啊,我不想见到你"的一幕,你才恍惚看到了她应表现得一面.
其他时候,真的只是在看戏.
看演习的人演习.
整部片子,缺乏投入感.
即便有,也被邓小姐立马拉回现实.
铁三角,铁三角.
并不意味着即使缺了一角,也能依然坚挺.
少了边的三角,只能摇晃.
很难给人信心.
也或许正是对于片子本身的不太满意,所以才少见暑期宣传.
尽管选择在暑假上档,但宣传势力方面不能不说弱了很多.
与<<非常完美>>相比,宣传差不不是一个数量级.
或许是因为这是一部港产片.
有着自己的特色,不畏惧成为小众.
只在于有人欣赏.
这是文化和制度使然.
商业和艺术结合又独立的神奇土地.
总地来说,这是一部乏善可陈的片子.
只是还不到烂片的程度.
也或许,是有些审美疲劳了.
爱情三部曲给人的惊喜过于强烈,于是抱的期望过高罢了.
却望了,它带来的本只是惊喜.
所谓惊喜,前提在于你不熟知.
人的好奇很多时候总能战胜其他感官.
当播放条快到结尾的时候,心里盘算的已经不是剧情,而是时间.
等待导演什么时候将那个早准备好的伏笔个发掘出来.
看叶念琛的作品,更多的时候是在于看那最后的一段.
在于一种调侃而发人思考的爱情定义.
一种在铺成了华丽的爱情剧幕之后,忽然把舞台后面的杂乱展现的一种快感.
一种略带黑色味道的讽刺调侃.
一种不着边际的插科打诨.
叶氏爱情的思想在于,你看到的爱情都是戏.
不管是萤幕上,还是现实中.
演绎,某种程度上是爱情的动词化替代品.
如同小孩子扮家家酒.
有模有样.
但本质是扮演.
目的是找人打发时间.
所不同的在于,时间的长短.
2009-08-26
保持爱你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爽文
去看了好东西. 坦白说,多少是带着点挑刺的味道去的. 毕竟打着爱情神话和女性题材的气质,多多少少是热度为先了. 看完之后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声音就像小叶. 只要说点贴心的话就能哄好. 也是那种可以不用很努力了. 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避难所小圈子抱团就...
-
最近尝试了下海淘. 当然,方向上来说是从国内到新加坡. 先是买了个iPhone,算上运费和双重征税,到手比官方还是便宜个一两百新的. 换算回来也不多事10%的纯粹价格因素差异. 当然,之类有电商促销的因素. 也有比较基准是新加坡Apple Store售价的原因. 但如果同样比较A...
-
这两天看完了Netflix版的三体. 某种程度上来说,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尽管开始的时候对于第一集片头有些争论,但整体如果带入当下去看的话,还是有些梗的. 比如三体对于地球科技的发展速率的担忧,由此衍生的智子. 以及现有力量对比上的压倒性优势. 如果带入中美关系以及各自的历史阶段...
-
前几天Sora出来后才仔细看了下diffusion,发觉确实算挺取巧的. 按照naive的intuition或者说不那么现代的方式的话,可能需要segmentaion为基础的composite的方式去生成图片,即使扯点deep learning/network的,可能也是类似一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